視頻標簽:力的合成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滬科版物理八年級7.2力的合成_福建省 - 漳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滬科版物理八年級7.2 力的合成_福建省 - 漳州
§7.2 力的合成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認識合力的作用效果;⑵知道什么是合力、分力,什么是二力的合成;⑶能計算同一直線上兩個力的合力,確定合力的方向。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通過探究“作用在同一直線上的二力的合成”的實驗,讓學生經歷提出假設、到驗證假設、直至形成科學理論的過程;⑵通過實驗,體驗“等效”原理在物理上的應用。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⑴體會研究問題由簡單到復雜的辯證思想;⑵培養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質。
教學重點:探究認識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的情況. 教學難點:合力在力的作用效果上的等效替代性
教學器材:彈簧測力計、彈簧、細線、圖釘、木板、白紙、吸盤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引入新課 (課間播放音樂)
師:課前與大家聽了一段音樂,你們都聽到哪些歌詞了呢? 生:一只竹竿難渡汪洋海,眾人劃槳能開起大帆船
師:其實在音樂的海洋里也能遨游著物理的帆船,那么這句歌詞所蘊含的物理知識就是
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力的合成(板書:力的合成) 師:昨天老師提前給大家發布了一份復習大禮包,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大家的完成情況(分
析答題情況,解析第二題) 二、合力與分力
師:大家看我這邊有一桶水,有幾種方法可以將這桶水提著。 生:雙手提水
師:這位同學是用兩個力提著。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單手提水
師:同樣的一桶水,用一個力提跟用兩個力一起提的結果是否相同? 生:相同
師:生活中與這個例子類似的現象還有很多。結合剛才的提水,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幾
組圖所描述的物理場景有什么共同之處? 生:有的受一個力有的受多個力
師:那么一個力與多個力共同作用所產生的結果有什么特點呢? 生:一個力的效果和多個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板書)
師:我們發現在這些例子中,一個力的效果與幾個力共同作用產生的效果相同。那么我
們就把這個力叫做這幾個力的合力,把這幾個力叫做這個力的分力。(板書) 師:有沒有哪位同學來分析一下這幅圖中誰是合力誰是分力? 生:F1、F2是F的分力,F是F1、F2的合力。
2
師:既然F1、F2與F作用效果相同,我們能不能用合力F來代替分力F1、F2呢? 生:可以。
師:說明合力與分力之間是什么樣的關系呢? 生:等效替代。(板書:等效替代) 師:好,看完圖片我們再來看實物。(吸盤沾水吸在黑板上,將彈簧掛在吸盤上)大家
看這邊有一根彈簧,我用兩個力拉彈簧,這兩個力產生了什么作用效果呢? 生:使彈簧發生形變/把彈簧拉長
師:能不能用一個力來代替這兩個力呢?我們請一位同學上來演示一下。 師:你能確定這個力就是剛才那個力的合力嗎?你應該拉到哪里呢? 生:不能/不知道/拉到第一次拉的位置
師:為了確定力的作用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做? 生:做標記
師:很好,我們在第一次拉的時候可以做上標記O(讓學生用兩個力成一定角度將彈簧
拉長)做上標記O。 師:用一個力代替這兩個力 生:(操作:用一個力將彈簧拉到O點) 師:大家看***同學做對了嗎?
生:對了
師:為什么要拉到O點呢? 生:作用效果相同
師:此時F1、F2就叫做F的分力,F就叫做F1、F2的合力。這種已知分力求合力的過程
我們就叫做力的合成(板書:力的合成) 三、實驗探究: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
師:生活中物體可能受多個力的作用,有的比較簡單,有的比較復雜。那么要求這些力
的合力我們應該從簡單的入手還是復雜的呢? 生:簡單的
師:通常我們在研究一個問題時都是從簡單到復雜,那么大家覺得上面的哪幾種情況比
較簡單? 生:第一、五、六 師:為什么
生:力是在同一直線上的
師:同一直線上的幾個力是最簡單的? 生:兩個
師:這兩種情況相同嗎?
生:不同,一個方向相同,一個是方向相反
師:接下來我們利用彈簧一起來探究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那么,同一直線就包括二
力同向和二力反向。(板書:二、探究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
師:我們實驗的目的就是要知道同一直線上分力與合力的關系,說明實驗中我們需要測
量哪些物理量?
生:F1、F2 、F合的大小和方向 師:(演示:兩個分力可以用固定在彈簧上的兩個細繩拉,這時候兩個力要成一定角度
還是要在同一直線上呢?) 生:同一直線
師:你要怎么保證這兩個力在同一條直線上呢?根據你們的實驗器材思考一下有
F2
F1
O F
3
什么方法?
生:畫一條線,讓細繩與直線重合 師:(操作:畫一條直線),當細繩與線重合時即兩個力在同一直線上 師:這時候用兩個力將彈簧拉長了,接下去要做什么呢? 生:做標記/
師:為了便于觀察我們過這個點做一條直線,那么交點就是彈簧伸長的位置。這時候我
們要記錄什么呢? 生:力的大小和方向 師:用什么測 生:彈簧測力計
師:因此實驗時我們用彈簧測力計拉。用兩個力拉完并記下讀數后接下來要做什
么呢?
生:用一個力拉彈簧 師:拉到哪個位置? 生:剛才的標記處
師:同樣記下此時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接下來請同學們分組動手操作,先做二力同向的
情況,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表格中。
(學生進行實驗,巡視中利用平板拍下學生的操作情況及實驗數據)5min
師:二力同向做完了,那么二力反向呢?方向相反的兩個力要怎么拉,請同學們討論一
下并上來演示。
生:將彈簧掛在黑板上讓學生演示(引導學生將細繩穿過彈簧)
師:用方向相反的兩個力將彈簧拉到某一形變刻度,記下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接下來請同學們自己操作(用平板拍下學生的操作情況及實驗數據)
將平板與一體機同屏,對比幾組實驗數據。請同學們觀察大屏上和你們自己測得的數據,分組討論同一直線上合力與分力有什么關系?
生: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大小之和,方向跟這兩個
力的方向相同。 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的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這兩個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較大的力方向相同。
師:那么這幾組數據與我們得到的結論是否符合呢?(在平板上畫出幾組與實驗結論不
符合的數據) 生:不符合 師:為什么呢? 生:有誤差
師:大家在剛才的實驗中有沒有發現存在哪些誤差呢? 生:彈簧測力計沒有校零
師:還有嗎?大家看一下上面這幾組圖,這是你們剛才實驗中我拍下的,大家觀察一下
他們的操作是否正確
生:第一幅圖兩個拉力沒有在同一直線上;第二幅圖彈簧測力計抬起來了 師:彈簧測力計抬起來,這是實驗誤差呢還是實驗錯誤了? 生:錯誤 師:這個操作是錯誤的已經不是誤差范圍內了,實驗錯誤就會導致最終結果也是錯誤的。
那么我們可以發現剛才的數據雖然與結論不符合,但是誤差大嗎? 生:不大
4
師:因此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我們可以認為同一直線上,二力同向時合力的大小等
于兩個分力相加,方向與分力方向相同,二力反向時,合力的大小等于兩個分力相減,方向與較大的分力方向相同(板書)
師:有么有其他的實驗方法來進一步證明我們的這個結論呢?那么在課前,老師提前錄
制了一段實驗微課,現在我把它發送到你們的班級空間,大家回家的時候再去觀看。 好,接下來我們來做一下這幾道題,現在我把題目發布給你們,大家可以開始答題。 (學生在平板上答題)
師:好,都提交了我們來看一下大家的答題情況,第一題有一個同學有8個同學寫錯。
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首先這兩個力方向向上,大小分別是40N和20N,我們把圖畫出來。此時,這兩個力的方向相同,因此合力的大小應該是這兩個力之和。 F合=F1+F2=40N+20N=60N,方向與分力的方向相同即向上。 師:接下來第二題發布給你們了,大家開始答題 (學生在平板上答題)
師:完成的同學提交。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大家的答題情況。有人做錯是什么原因呢?我
們先來看一下。 生:沒有寫豎直。
師:方向要寫完整。好學完今天這節課,大家能不能利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解釋一下課前的這句歌詞呢
生:一只竹篙只有一個力,眾人劃槳有多個力,且在同一方向上,因此形成合力能夠劃動大船
師:解釋得很好?磥泶蠹艺莆盏眠不錯,好我們這節課就上到這邊。
板書設計
7.2 力的合成
一、合力與分力
幾個力 一個力
分力 合力
二、同一直線上二力合成
1.二力同向
2.二力反向
力的合成 效果相同 等效替代
大。 F=F1+F2 方向:與分力方向相同 大。 F=|F1-F2|
方向:與較大的分力方向相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