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電動機,為什么會轉動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滬科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七章第三節科學探究電動機為什么會轉動_山東省 - 濟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滬科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七章第三節 科學探究電動機為什么會轉動_山東省 - 濟南
第十七章 從指南針到磁浮列車
第三節 科學探究:電動機為什么會轉動
課程標準
·科學內容
通過實驗,了解通電導線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 ·科學探究
☆能從日常生活、自然現象或實驗觀察中發現與物理學有關的問題,能書面或口頭表述發現的問題; ☆能對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現的探究結果進行推測與假設;
☆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具有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樂于參加與科學技術有關的活動,有運用研究方法的意識;
☆經歷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科學規律的過程,能與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和聽取意見的意識,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學習任務分析
電動機是電磁學知識的重要應用,本節是在學生學習了電流的磁場之后,進一步研究電流在磁場中受力的情況。本節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條科學規律(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一個生活發明(電動機)。 從一個普遍的科學規律的發現,到最終實際應用產品的發明,人類經歷了漫長而艱辛的探索過程。通過對這個過程的探究和學習,可以讓學生知道物理學在生產生活實踐中起到了重大作用,使孩子們對物理學具有神奇感、求知欲,產生并長期保持學習物理、學好物理的濃厚興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科學研究過程的艱辛,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學生現狀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電流的磁場,對電磁現象有著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電動機在實際中應用廣泛,學生對于生活中的電動機充滿了好奇,但學生對其內部構造并不熟悉,易憑經驗和感覺對現象進行解釋。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強,這就使學生較難理解本節換向器的作用。
學習目標
1.知道電動機工作時能量的轉化。
2.通過實驗,了解通電導線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 3.通過探究,能說出電動機轉動的原理。
學習評價
目標1——通過學生在活動1(感受電動機的轉動)中的表現及相應習題【形成性練習2】的解答情況進行評價,預期達成度100%。
目標2——通過學生在活動2(探究直導線在磁場中通電效果)中的表現及相應習題【形成性練習1】的解答情況進行評價,預期達成度95%。
目標3——通過學生在活動3(探究線圈在磁場中通電效果)中的表現及相應習題【形成性練習2】的解答情況進行評價,預期達成度90%。
學習重點和難點
1. 重點: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 2. 難點:直流電動機的構造和工作原理。
教法和學法
講解討論法 問題引領法 探究學習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17.3 電動機PPT,其中內嵌多個GIF動態圖片和兩個自執行交互式動畫文件 演示實驗器材:強磁場條件下的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演示器、單匝線圈電動機原理演示器 分組實驗器材:電動機模型,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演示器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對學生課堂反應的
預期 對學生課堂反應的應對措施 設計意圖 1. 電動機及其能量轉化(3分
鐘)
展示生活中的有電動機的用電器
提問:它們有什么共同特點? 提問:還有哪些用電器也有類似特點?
觀察用電器 回答:通電能動 回答:抽油煙機„„
總結: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表示肯定 表示肯定
學生通過觀察圖片,進一步體會并感受生活中的現象,引起學生對自然現象求知欲。另外,通過對生活電器的描述更能很快地讓學生進入學習物理的狀態。 2.電動機模型的構造和工作現象(7分鐘)
活動一:感受電動機的轉動 提問:觀察結構,認識哪些部件? 任務:小組合作,讓電動機轉起來
提問:是哪個結構在轉動?
提問:我手中的線圈為什么轉動?
電動機的線圈為什么轉動?
引導研究重點:為什么轉動 引導簡化法:把線圈簡化為直導線
回答:磁鐵、線圈
電路連接可能會出現問題
回答:線圈
回答:受力了
回答:受力了
引導和肯定
規范連接要求,課件展示實物圖
對研究對象形成真實的感受,激發興趣,產生疑問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解釋現象的能力,讓學生體會理論的重要
3.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15分鐘) 活動二:探究直導線在磁場中通電效果
提問:如何設計實驗?
有什么猜想?
演示實驗:鋁棒在磁場中通電的效果 任務:利用白盒子里的器材,小組合作進行實驗
提問:如何讓鋁棒反向運動 任務:學案中總結受力方向和哪些因素有關 提問:要是同時改變兩個影響因素的方向呢? 演示實驗:同時改變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
回答:直導線、磁場中、通電„„
回答:受力、動
觀察實驗,感到新奇
小組進行實驗,可能電路連線出現問題
回答:改變磁場方向,改變電流方向
猜想:可能受力方向不變
小組實驗探究 驗證猜想
引導排除外界的影響,讓直導體容易動
課件中出示實物連接圖 引導總結
讓學生經歷設計實驗、猜想的過程
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
培養小組交流合作的能力
4.電動機原理(15分鐘) 活動三:探究線圈在磁場中通電效果
演示實驗:單匝線圈在磁場中通電受力情況 接觸電源,小線圈在磁場中發生轉動,轉到某位置擺動幾下就不動了。
投影實驗圖。提問:為什么線圈不能持續轉下去?
學生描述現象
觀察、理解、可能會提出疑問„„
小組討論:
轉過平衡位置后,紅藍邊受力方向不改變,導致線圈無法一直朝原方向轉動下去
利用Flash動畫再現現象,詳細講解,從力的角度對線圈進行分析。
引導肯定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解釋現象的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能力
提問:如何讓線圈持續轉動?
提問:如何能及時改變電流呢? 演示實驗:帶有換向器的單匝線圈在磁場中通電持續轉動 動畫展示直流電動機模型:
介紹換向器
提問:換向器在電動機中起什么作用?
提問:這個模型是如何持續轉動的?
提示:閱讀課本上有關換向器工作原理的內容,思考換向器是如何改變線圈中的電流的?
小組討論„„
在平衡位置時改變電流方向即可改變受力方向。 觀察現象
小組討論:及時改變電流方向
小組討論:受力方向的及時變化„„
對換向器的構造進行明確,動畫演示一遍全過程,再讓學生進行分析
感受技術創新的關鍵作用
5.課堂小結(1分鐘)
總結本節課由發現普遍規律到發明實際產品的過程
總結、體會
體會科學和技術對人類社會進步的影響
形成性練習(4分鐘)
1.在探究通電導線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與什么有關系時,一位同學做了如圖1a、b、c的三個實驗,AB表示導線,導線上的箭頭表示電流的方向,F表示導線受力的方向, ⑴通過實驗a、b說明,通電導線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與 的方向有關。
⑵通過實驗a、c說明,通電導線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與 的方向有關。
圖1
2.如圖2裝置是一個___________模型,當接通電源,磁場內線圈abcd會________,這個過程發生的能量轉化是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能。
課后作業
實驗題:根據說明書和互聯網資料制作小電動機
思考題:
有人說“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實質上是磁場對磁場的作用”,請你結合奧斯特實驗發表自己的看法。
課后反思
我對《科學探究:電動機為什么會轉動》這節課的設計主線遵循“從生活走進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從讓學生意識到生活中電動機的存在,感受電動機的轉動開始,進入物理層面的探究,利用教師引導的簡化的方法來研究電動機為什么會轉動。在整個過程中,從探究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這個發現,到知道電動機這個偉大發明對人類社會的意義,學生的思路又從物理層面走向社會應用。
通過課堂授課和學生探究,我覺得有以下幾方面還是值得借鑒的:
1.經過課前大量調研和實驗,研究出了簡單、直觀、現象明顯的兩件演示實驗器材:強磁場下的通電導體受力演示器,強磁場下的通電單匝線圈轉動演示器。這兩件器材,簡單明了地幫助學生理解了本節課的重點——“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并對學生的探究實驗起到了啟發和糾正錯誤的作用;
2.應用自執行的Flash交互式動畫演示電動機有無換向器的轉動情況,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整個受力轉動過程,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直流電動機的工作原理”;
3.課后讓學生去經歷了制作小電動機的過程,學生的制作熱情高漲,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合作精神,同時也讓學生在實踐中去了解電動機連續轉動的原理。
我自認為本節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1. 由于本節內容較多,在讓學生經歷探究實驗的過程時間給得不夠充分,對少數學生來說顯得節奏過快;2. 由于課堂時間倉促,沒有太多機會讓不同的小組之間交流討論,若能設計在實驗環節讓先成功的小組和后成功的小組交流經驗教訓,會使得課堂討論氣氛更加濃郁。
上完課后還需要向其他老師請教的問題:本節是探究課,調研發現,感受電動機轉動后,學生提出的問題豐富而繁雜,如何引導到本節課的重點研究方向:電動機為什么會轉動上來呢?學生提出問題的這一環節在本節課的課堂上是否應該弱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