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氣體的壓強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十章第三節《氣體的壓強》寧夏 - 銀川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10.3 《氣體的壓強》教學設計
課 題 氣體的壓強
課型
新授課
教 材來 源
蘇科版八年級物理第十章第三節
課時安排
第1 課 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并能解釋由于大氣壓強的客觀存在而產生的現象。
(2)學會測量大氣壓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了解大氣壓強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實例 教學重點
(1)認知大氣壓強的存在;
(2)大氣壓強的測量;
(3)能夠應用大氣壓強解釋生活中相關的現象。
教學難點 估測大氣壓數值
教學方法
實驗演示與討論相結合、探究教學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法。
教具和媒體
空飲料瓶 、熱水瓶、藥水瓶、注射器、可樂、紙杯、紙片、熱
水 、冷水、水槽、吸盤、彈簧測力計、玻璃板、膠頭滴管、多媒體課件。
教 學 過 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 、探究大氣壓強的存在 師:前面學習過固體能產生壓強,液體也能產生壓強,那氣體能產生
壓強嗎?
演示實驗1:用注射器往藥水瓶里
打入兩管空氣,然后把注射器的針
頭扎進藥水瓶的橡膠塞,發現藥水瓶中的藥水會自動的進入注射器中;如果抽出瓶內的空氣,發現藥水不會自動的進入注射器中。 師:是什么“力量”讓藥水“自動”
學生觀察實驗
現象。
創設問題情
境,使學生在
觀看的同時能夠參與,集中了學生的
注意力并激
發學生學習
熱情和探究欲望,引出學
習課題。
的進入了注射器中呢?
生:是空氣的力量,說明空氣能夠產生壓強。
師:空氣可以產生壓強,其他氣體能產生壓強嗎?
演示實驗2: 取一瓶可樂,正常情況(未搖動)下打開,可樂待在瓶子里;蓋上瓶蓋,快速搖動幾下,然后打開瓶蓋,可樂從瓶子里噴出來。
師:這個實驗你看到了什么現象?能得出什么結論呢?
學生小組討論分析,得出結論: 搖過的可樂,打開瓶蓋,可樂會噴出來。說明二氧化碳氣體可以產生壓強。
師:密閉在瓶子里的空氣可以產生壓強,二氧化碳氣體可以產生壓強,氧氣瓶里的氧氣可以產生壓強,煤氣罐里的煤氣可以產生壓強,這些都說明了氣體是能產生壓強的。我們生活在空氣中,而且地球周圍有著厚厚的大氣層,大氣對我
們有壓強嗎?請同學們自己動手設計實驗,證明大氣壓強是否存在。 [學生分組實驗]
1、“紙板托水”的實驗 2、 飲料瓶被“壓癟”了
3、 吸盤可以“吸在”玻璃板上
4、 膠頭滴管可以“吸起”一
段水柱。
學生分組展開討論。
學生分組討論進行實驗,然后交流展示,敘述觀察到的
現象并總結結論:空氣(大氣)內部存在壓強。
鼓勵學生發散思維
積極回答問
題。
此實驗突破了學生的傳統思維,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通過實
驗體會,培養學生樂于探
究的興趣,
增強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求知欲,讓學生
在動手、動
[總結歸納得出結論]
通過以上這些實驗證明:大氣存在壓強,通常把大氣壓強簡稱為大氣壓或氣壓。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現象都能證明大氣壓的存在,歷史上曾有一個經典的實驗,生動大膽的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大家看多媒體課件------“馬德堡半球實驗”。 結論:“馬德堡半球實驗”最早
證明了大氣壓強是存在的。
演示實驗3: 教師利用自制的教具,演示大氣向著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具體操作如下:一個空瓶子的子面八方上都鉆上小孔,粘上一個個小氣球,當把瓶子內的空氣都抽出來的時候,發現所有的氣球全部“跑到”瓶子里面了。
二、大氣壓強的測量
[設計估測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
16匹馬才能將馬德堡半球分開,說
明大氣壓非常的大。那么,大氣壓
究竟有多大呢?我們能不能用以前
所學的知識設計實驗測量呢? (器材:玻璃板、小吸盤、彈簧測
力計)
并提示同學思考下列問題:
學生討論大氣壓強的方向。
閱讀材料,利用吸盤切身體
驗。
學生積極思考
討論,設計并完成實驗。根據實驗結果粗略計算大氣壓
強值。
學生積極思考
發言:實驗原
理正確,但在
實際操作中比
較困難,彈簧測力計讀數困難或吸盤漏氣等。
腦、動口的合作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同時培養學生實驗探究和操作的能力、表達能力,綜合分析能力。
提升了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
實際問題的能力。
1、利用什么原理來測量? 2、具體如何操作?
分析得出結論: 【提問】如何才能更準確的測出大
氣壓的值呢?
1、帶領學生回憶前面實驗中一個重要的現象:大氣壓可以托起一定高度的水(液體)柱,以及液體內部壓強公式:ghP 2、引導學生總結出用“大氣壓托液體柱”測量大氣壓的方法;
早在17世紀(1643年6月20日),意大利科學家托里拆利也和我們進行了同樣的思考,并最早設
計實驗測量了大氣壓強值。因為水銀(汞)蒸氣有毒,不能在課堂上實際操作,同學們結合課本86頁的內容觀看“托里拆利”實驗視頻。 3、結合課本86頁的內容和視頻資料講解“托里拆利”實驗;
4、引出:760mm水銀柱對應的壓強值為標準大氣壓P。;
學生回憶實驗
現象和液體內部壓強公式
學生結合課本內容觀看視頻
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充分理
解“以液測壓”的思想。
三 氣
學生閱讀教材87頁的內容,回答大
培養學生的
閱讀能力,觀察能力和總
224)2(d
FdFSFP
壓 與 生 活 的 關 系
氣壓與海拔高度有什么關系?氣壓與沸點有什么關系?
結論:海拔高度越高,大氣壓越低;
液面上方的氣壓越低,液體的沸點越低。
學生結合課本內容觀看視頻
結歸納的能力。
四
課 堂 小 結
同學們討論一下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同學之間討論交流、團結協作完成。
復習鞏固新
知,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激發學
生學習科學的熱情。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