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機械能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初中八年級物理第六章第四課機械能-北京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課例信息表
教學基本信息
課的名稱
機械能
學科 物理 相關
領域
能量 學段: 初中 年級 初二
教材
書名: 物理八年級全一冊 出版社: 北師大 出版日期:2014 年7月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通過“彈簧自己下樓”創設情境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了能量的概念,再通過問題的設置引發學生思考動能、重力勢能和哪些因素有關。做出相應的假設或猜想,并引導學生利用科學的實驗研究方法——控制變量法來驗證和檢驗,從而得到影響動能、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再通過滾擺實驗及問題的引導,讓學生理解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再通過上網搜索能量對人的危害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通過作業,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與人溝通的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活動教學設計表
單位:
案例背景情況
學 科
物理
年 級 初二
內 容
機械能
版本
北師大
媒體使用、學習工具
pad 課堂教學設計情況
教材背景
及學情分析
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標準》中有關本內容的要求為:“能用實例說明物體的動能和勢能以及它們的轉化。能用實例說明機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轉化。”。
“能用實例說明物體的動能和勢能以及它們的轉化”是指通過教師的引導運用實驗探究的方法使學生對生活中遇到動能和勢能的例子引起思考,從而建立新知識。學生對于能量的實例不陌生,如果采用講授的方式告知學生,
學生也可以接受,但學生的科學素養不會得到提升。因此本節課采用科學探究的思路引導學生探究動能和勢能的影響因素。側重點放在了科學探究上,培養學生的設計實驗和動手實踐能力。
2
初二學生邏輯思維有了很大的加強,但提取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仍然較差,同時形象思維作用并未減弱,心理特征決定他們對直觀的和具體的活動或環節比較容易接受和把握。我所任教的班級學生,除具備本年齡段學生的基本特征外,還具有好奇心強,有較強的動手欲望等方面的特點,部分學生具有較強的表現意識。學生有了機械功的概念,對常用的物理實驗方法如“控制變量法”、“類比法”等較熟悉,但是學生欠缺的是功和能之間的聯系與過渡和把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的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引導。
教學目標
重難點分
析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能說出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的概念。
2、通過探究實驗,概括和總結出影響動能和勢能大小的因素。 3、初步認識到動能和勢能之間的相互轉化,機械能守恒。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實驗中,控制變量法,比較法,轉化法的應用,培養了自主
探究能力和處理一般科學問題的能力。
2、通過滾擺實驗,認識并理解動能和勢能的轉化過程。 3、通過“彈簧自己下樓”引發學生對能量轉化的進一步思考。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探究影響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大小因素的實驗過程中,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敢于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團隊意識。
2、通過上網查能量的危害,提高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影響動能和勢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 教學難點:動能和勢能之間的相互轉換,以及機械能守恒的思想
教法和學
法 的選擇
教法: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實驗法 學法:探究學習法、合作學習法
3
教學流程設計
步驟1 情景導入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技術應用 設
計意
圖
同學們已經預習了機械能這節課, 下面大家看看這個自己下樓梯的彈簧下樓過程中都具有什么能量? 【演示實驗】自己下樓梯的彈簧 問:自己下樓梯的彈簧下樓過程中都具有什么能量? 為什么說它具有能量?
認真觀察思考并回答問題 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
調動學生興趣 吸引
學生注意力 建立知識間的聯系。
為什么說它具有動能?
生活中還有什么物體具有動能?
它動了
Pad
聯系實際生活。 給
4
歸納這些物體的共同點,我們給動能下個定義
【板書】動能:物體由于運動具有的能
【視頻】水刀
猜想:大家看這個視頻,猜想如何增加動能?說出猜想理由
你的猜想需要實驗驗證,如果給你這個器材,你怎么驗證你的猜想是否正確。
通過什么反應動能的大小?
怎么研究動能與質量是否有關?
怎么控制速度相同
從同一高度滑下質量大的小球和質量小的小球速度一樣嗎?我們來看看兩個不同質量的小球是不是齊頭并進就知道了。
學生給出動能定義
猜想并說出理由 物塊移動距離 控制速度相同,換不同質量的小球,看物塊被撞距離遠近。 同一高度滑下 思考 眼看為實
pad
出相應例子引導學生得出動能的概念
培養學生的設計實
5
【視頻】質量不同的小球,同一高度滑下速度相同
怎么研究動能與速度的關系,仿照這個實驗就可以,別忘了控制變量。
剛才同學還說紅筆具有重力勢能,為什么說它具有重力勢能?
生活中還有那些物體具有重力勢能?
這些物體都具有重力勢能,我們歸納一下重力勢能的定義 【板書】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視頻】打樁機 猜想:重力勢能如何增大? 我們用這個裝置研究你的猜想是否正確,通過什么反應重力勢能大小
因為它被舉高了,掉下來就可以做功
回答:高處的石頭、飛機、火箭、人
歸納重力勢能定義
寫學案
看視頻,猜想
思考并回答
pad pad 驗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6
呢?
大家看到了這個實驗裝置的下面有個彈簧,這個彈簧現在具有什么能量?
現在有彈性勢能嗎?
向下壓后問,現在呢? 演示松手后物塊被彈走
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具有彈性勢能?
看看這些例子,我們給彈性勢能下個定義
【板書】彈性勢能:具有彈性的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
【視頻】跳板跳水
猜想:彈性勢能與什么因素有關?
回答 回答 回答
思考并回答
思考并回答
思考并回答
看并猜想 Pad
7
用這個工具來驗證你的猜想,同組討論一下該怎么做?
現在我給大家分四組,大家進到自己的組里,每組會分到不同的實驗任務,自己的任務完成上傳后再完成其他的任務,做完后進入互評環節,那組的實驗做的快,做的好,大家就給那組點贊,獲贊最多的小組每個人都可以獲得一份神秘的禮物。
開始實驗
下面請各組派一位代表說說你們組分到的是什么任務,你們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總結得出機械能
習題1、
【演示實驗】滾擺
習題2、
【視頻】單擺
討論 實驗
歸納總結
思考、小組討論后給出答案
思考并說出單擺下降過程中什么能量減少?什么能量增加?由什么能轉化為什么能。
說出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
pad pad 讓學生體驗整個實驗探究過程。 通過滾擺實驗及問題的引導,讓學
8
回顧我們剛才講的水刀、打樁機、跳板,都是利用能量的,有沒有因為具有能量而對人們造成傷害的呢?因為具有什么能量,造成什么傷害?如何避免?大家上網查一查同組交流一下,待會兒再叫同學與全班交流一下。
【習題】三種能量和轉化
【作業】
總結:這節課學會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思考并回答
用pad當堂檢測
上網查能量造成傷害的例子,如何避免?
學生做出滾筒并比賽
pad pad
生理解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學生興趣
主要創新之處
1、解決了不同質量的物體從同一高度速度是否相等的問題
2、通過視頻讓學生思考與能量有關的因素是什么,而不是直接讓學生想,無從入手 3、讓學生錄制實驗視頻,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實驗上,避免了學生走神,還能及時發現學生操作中存在的錯誤,及時糾正,上傳后別的人也可以看到所有的實驗,更加高效
4、用pad當堂測試,及時高效的反應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看出誰做錯了,能有針對性的講解,學生還可以在提交后看解析,有些同學就不用老師講就明白了,可以做到當堂任務當堂清。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在家里的手機或電腦上直接就可以把課上做錯的題再重做一遍,節省了抄錯題的時間
9
5、讓學生制作安全小報粘貼在小區宣傳欄并向小區內人員講解,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與人溝通的能力 6、“彈簧自己下樓”,引發學生的思考,拓展學生的思維。
7、課后滾筒比賽,聯系科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