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簡單磁現象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二章第一節《12.1簡單磁現象》安徽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12.1簡單磁現象》
一、教學分析
課 題
簡單磁現象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選自北師版,九年級物理第十二章第一節《簡單磁現象》。是
在小學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磁體磁、磁性、磁極、磁化等概念以及磁性材料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教材主要以實驗的形式呈現,讓學生觀察有趣的磁現象,建立相關概念。為下一節磁場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
學情分析
初中學生對磁現象并不陌生,在小學科學課上學過,而且小的時候就知道磁鐵吸鐵的性質。但是還停留在一些淺顯的認識階段,本節課主要從實
驗出發,引導讓學生通過實驗去探究并思考磁現象背后的規律。從而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磁的認識,為接下來認識磁場做好鋪墊。
學生準備
1、收集了解生活生產中有關磁的應用。 2、預習新課,完成預習作業。
教學目標
物理觀念
觀察有關磁的實驗現象,建立磁性、磁體、磁極、磁化等概念,形成物質觀念,通過實驗總結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形成運動于相互作用觀。科學思維與科學探究
通過實驗探究,思考磁現象背后的規律,形成科學思維及科學探究的能力。
科學態度與責任
通過閱讀教材,了解磁性材料的分類及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以及我國古代對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進一步感受學習物理是有用的,物理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教學重點 認識磁現象,建立有關磁的一些概念。
教學難點 理解磁現象背后的規律,深入認識簡單磁現象并解決問題。
教學策略
教法:轉換法、演示法、講授法 學法:觀察法、體驗法、實驗探究
教學環境 多媒體網絡教室
學時安排 1課時
二、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
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課題導入
同學們,我們平時都是用筆練習書法
今天,老師今天不用筆,向大家展示我的書法,請看……(用磁扣吸引鐵屑)
學生好奇、期待我的展示
點燃學生好奇心,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學習目標
1、通過觀察實驗,建立磁性、磁體、磁極,磁化等概念,并了解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
2、了解不同類型的磁性材料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熟悉學習目標
讓學生的學
習有的放矢
設置情境 “大海撈針”
“大海撈針”比喻事情很難辦成,今天我們就來挑戰一下自己。向玻璃容器內撒一些大頭針,請你選擇合適的工具將大頭針撈上來。(提供的工具有木棒、筷子、大鐵釘、磁鐵)
學生積極參與“大海撈針”的活動
設置情境,學
生能夠積極參與其中,并滲透“攻堅克難”的挑戰精神。
環節一: 認識磁現象
一、磁性和磁體:
現象:磁鐵能撈起大頭針,說明磁鐵能吸引鐵,科學研究發現,磁鐵還能吸引鈷、鎳。
概念:我們把磁鐵具有的這種性質稱為磁性。而具有磁性的物體稱為磁體。 二、磁極
現像:剛才這位同學只用磁體的一端撈大頭針,怎么做能一次撈起更多的大頭針呢?
引導觀察:哪些部分吸引的大頭針較多?說明了什么?
1.概念:磁體中磁性最強的部位稱為磁極。
2.磁極命名:翼形針總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磁體上指南的一端叫南極,又叫S極;磁體上指北的一端叫北極,又叫N極。
3.磁極間的作用規律: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三、磁化
現象:鐵釘能撈起大頭針嗎?怎么做才能讓鐵釘吸引大頭針?
概念:原來不顯磁性的物質通過靠近或接觸磁體等方式使其顯出磁性的過程叫磁化。
能被磁化的物質叫做鐵磁性物質。如:鐵、鈷、鎳。
學生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觀察現象,總結規律。
學生擼起袖子加油干,將磁體全部放入水中撈起了更多大頭針。 認真實驗
學生知道驗證學生不知道則探究(分組)
。
學生親自動手演示實驗,激發興趣。
環節二: 磁磁材料及應用
一、磁性材料: 能夠被磁化的物質,除了鐵以外還有鈷、鎳和許多合金,統稱為磁性材料。 磁性材料按其磁化后保持磁性情況的不同分為硬磁材料(永磁材料)和軟磁材料。
二、硬磁材料:
1.定義:被磁化后具有保持磁性的性質。2.列舉:高碳鋼、鋁鎳鈷合金、鈦鈷合金、釤鈷合金、鋇鐵氧體。 3.應用: ①制造永磁體
②磁記錄:錄音磁帶、錄像磁帶、磁卡、磁盤。 三、軟磁材料:
1.定義:被磁化后,不能長期保持磁性的材料。
2.列舉:硅鋼、軟鐵、坡莫合金(鐵鎳合金)錳鋅鐵氧體。 3.應用: ①制造變壓器
②電磁鐵和錄音頭的鐵芯 ③收音機中的磁性天線 注:
我國是稀土元素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含有釹這種稀土元素的釹鐵硼合金是一種新型的、優良的永磁材料,用它制造的永磁體的磁性要比一般材料強很多倍。
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磁性材料這部份內容,了解不同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
完成學案
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民族自豪感。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閱讀理解獲取信息的能力。
課堂反饋
1.下列使用的不是硬磁材料的是( ) A.錄音帶 B.電腦軟盤 C.磁卡 D.收音機的磁性天線
2.思考一個磁體分割成多個磁體,每個磁體有幾個磁極,動手嘗試一下,并驗證。
3.兩根外觀相同的鐵棒,請你說說如何區分哪根有磁性,哪根沒有磁性?
學生積極作答
后兩題將習題實驗化,幫助學生理解,加深印象。
分層考察及評價,使每位學生都得到發展,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你學會了哪些方法?
回扣導入,老師清晰記得,大家的驚呼聲你知道這個磁字怎么寫的嗎?揭秘,并回收鐵屑,加強節約意識的培養。
學生總結: 1.簡單磁現象。 2.磁性材料的分類及應用 方法:觀察法 轉換法
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自評與互評,使其反思自我的同時學會欣賞別人
布置作業
1、參考書上的做一做,自制一個指南針,觀看微課思考指南北的原因。
2、請同學們翻閱資料或在互聯網上查詢,寫一份有關我國磁學發展的
調查報告。
板書設計
§12.1簡單磁現象
磁體 N極 磁性 磁極
磁化 S極
硬磁材料 軟磁材料
教學反思
精心設計的導入,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設置情境“大海撈針”學生置于這種情境,解決問題的同時深入認識有關磁的概念。通過自主
閱讀交流討論的形式,了解磁性材料及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通過我國有關磁的發現及應用多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不足之處,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沒有讓學生充分活動。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