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密度知識,應用交流會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第六章第四節密度知識應用交流會-四川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級上冊第六章第四節密度知識應用交流會-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學密度知識的應用交流會教學設計
《密度測量交流會》教學設計
課 題 | 密度測量交流會 | 課 時 | 1課時 | 課 型 | 實驗探究課 | |||||
教 學 目 標 |
知識與技能: (1)能運用密度知識鑒別物質; (2)掌握兩種測量較大物體體積的方法——“溢水法”和“補水法”。 |
|||||||||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活動鞏固物體的密度的測量; (2)掌握“溢水法”和“補水法”兩種物理方法,拓展學生的物理思維; (3)通過評估與交流環節,學會對實驗方案、實驗誤差等進行分析和交流。 |
||||||||||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與他人交流和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和方法; (2)在探究過程中體會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通過實驗拓展學生的物理思維,提升學生的物理素養,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 |
||||||||||
教學重點 | “溢水法”和“補水法”的實驗設計 | 教學難點 | “補水法”實驗的設計 | |||||||
教學程序 | 教 師 活 動 | 學 生 活 動 | 設 計 意 圖 | |||||||
引 入 新 課 |
自制微視頻播放:體育課老師發現磁鐵竟然能吸引鉛球,并提出疑問“這個鉛球是鉛做的嗎?” |
同學主動參與課堂,討論怎樣鑒別鉛球是否是鉛做的。 |
從生活中發現問題,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這一教學理念,激發學生興趣 | |||||||
教 學 過 程 |
一、實驗探究 (一)提出問題 提問:怎樣用我們所學的物理知識來鑒別這個鉛球是什么物質做的呢? (二)設計實驗、制訂計劃 問題1:用什么儀器來測鉛球的質量? 【障礙1】:鉛球的質量太大,超過了天平的量程 |
學生討論方法:測量密度,查密度表。 學生利用礦泉水估測鉛球的質量 學生討論,選擇合適的器材(電子稱) |
直接提出需要學生解決的問題,直接進入思維狀態。 培養學生的估測能力,讓學生學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
|||||||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
問題2:怎樣測量鉛球的體積? 引導:在之前我們做實驗時,是怎樣測量固體的體積的? 【障礙2】:(教師演示)鉛球體積太大,無法放入量筒當中,怎么辦? 〖師〗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同時收集了解各小組的方案。 〖師〗對于學生想到的利用公式法要進行贊許和簡單評價; (三)進行實驗 教師巡視,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并收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四)收集數據、分析論證 教師搜集各組實驗數據并記錄于黑板以便學生分析。 得出結論:這些鉛球不是鉛做的。 (五)合作交流、評估 〖師〗分析實驗中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導致我們的測量數據產生誤差?在實驗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 介紹【鉛球的起源】 二、鞏固練習 【2013·成都B第6題】 〖師〗通過這節課,同學們有什么感悟和收獲呢? (六)拓展提高: 軟松木木球的密度能不能直接用這節課所學的方法來測量呢? |
學生回顧怎樣利用量筒測固體體積的方法并發現新的問題 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交流,尋找測鉛球體積的方法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方案:(學生可能想到的方案) (1)利用球的體積公式 ![]() (2)“溢水法” (3)“補水法” (教師作適當引導) 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 前三名小組匯報本組所測數據。 學生分組討論進行實驗中存在的不足和遇到的問題。 學生了解 對接中考,鞏固練習 學生自己從知識層面及方法層面等方面談收獲,談感悟。 學生課后討論,一方面鞏固本節知識,另一方面提出新的問題給學生思考 |
設置認知沖突,激起學生的解決問題的欲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激起學生小組合作討論的情緒 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逆向思維的意識并理解“補水法”的原理 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精神和動手操作能力 激起學生的競爭意識 前后呼應 培養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拓展學生知識 讓學生體驗戰勝中考題的喜悅 趁熱打鐵,多方面地發散學生思維,激起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欲望 |
|||||||
小 結 | 學生發言,談本節課的收獲。 | |||||||||
作 業 |
“松木木球的密度能不能直接用這節課所學的方法來測量呢?” 請同學們針對以上問題設計實驗方案。 |
|||||||||
板 書 設 計 |
密度測量交流會 1、實驗原理: ![]() 2、較大體積的測量方法: 溢水法、補水法 |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