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青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青島市實驗中學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 激趣導入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引入大氣壓的概念,在導入部分,我請學生上臺與我共同完成物理的覆杯實驗,并以小魔術的形
式呈現,用時 2 分鐘。
1.將硬塑料片平放在平口塑料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來,放手后看到什么現象?
現象:硬塑料片落下
2.將塑料杯裝滿水,仍用硬塑料片蓋住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過
來,放手后看到什么現象?
二.三.四.五.六.現象:硬塑料片被牢牢的壓在杯子上
學生會驚奇于這一現象,這時可以就勢引入大氣壓的概念,再說明人
體的呼吸也是由于大氣壓力的存在而得以完成,引入本節課題。
這樣的導入極大的吸引了學生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也讓學生沒有知識儲備的大氣壓顯得不再神秘,為生物知識的學習
做好準備。
二.知識新授一)氣壓與體積的關系
這一知識也屬于物理教學,七年級的學生沒有知識儲備,加之其自身抽象性和對后面學習吸氣、呼氣過程的鋪墊作用,是教學過程中的難點。
綜合考慮,我改良了實驗裝置,通過演示做法、學生操作、問題串引導的方式,使學生小組合作,總結出氣壓與體積的關系,并進一步明確氣體的流動方向:從氣壓高處流向氣壓低處。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計劃時間 8 分鐘
通過實驗演示、親身操作、合作總結的學習方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以發揮,課堂參與度高,明顯的實驗現象可以讓學生很好的理
解抽象的概念,提高學習效果。
二)肺的結構與位置、胸腔、呼吸肌等概念學習這部分內容較為簡單,是解剖學知識的學習,學生理解較為容易,因此我采用微課的形式,將這部分內容提前錄制 ,在最短的時間內讓知識的講解生動具體,使學生明確胸腔包括胸廓和膈兩部分,膈
肌和肋間肌可以收縮和舒張。計劃時間 2 分鐘,三)活動體驗,總結吸氣、呼氣時胸腔的變化這一部分是本節回歸生物教學的內容,我采用活動體驗的方式,讓學生將雙手放在肋骨兩側,用力深吸氣,感受此時肋骨、胸腔體積的變化,小組內交流,代表描述吸氣時自己感受到的變化,即總結吸氣時,怎樣使胸腔體積增大。學生描述后,再播放吸氣時肋骨變化的視頻,變感受為可視,使描述的語言更加規范。再引導過度:吸氣時胸腔體積的變化僅由肋骨的運動引起嗎?再播放吸氣時膈肌變化的視頻,學生看后說出吸氣時膈有什么變化。最后學生總結吸氣時,都發生了哪些變化,胸腔是體積如何變化?引導學生一起總結
了吸氣。計劃時間 12 分鐘四)吸氣時肺的變化
經過前面的鋪墊和學習,引導學生思考胸腔體積的變化會對肺造成怎樣的影響?這一知識學生沒有儲備,我采用小資料的方式,將胸腔內膜壓的概念介紹給學生,在加上之前總結的氣壓與體積的關系,學生可以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推理出吸氣時,胸腔體積增大,氣壓減小,胸腔對肺的壓力減小,所以肺擴張,肺的體積增大,氣
壓減小,小于外界大氣壓,所以氣體入肺。
有了這一過度,學生對胸廓體積變化為何會引起肺的變化會更
好理解,不用死記硬背。計劃時間 3 分鐘
總結了吸氣后,可以讓學生自行總結呼氣過程的變化。計劃時
間 3 分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