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三章第二節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廣東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三章第二節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廣東省級優課
1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和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
2、能力目標:通過實驗和資料分析提高觀察、判斷、推理以及科學探究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掌握呼吸運動是由呼吸肌帶動,認同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2學情分析
學生已學過第四章第一節呼吸道的作用,對呼吸系統有一定認識,但本節的難點在于氣體的流動,肺通氣是負壓通氣,學生沒有學習過氣壓等物理相關知識,所以此處要用模型演示加深理解。
3重點難點
重點:1.外界氣體如何進出肺,肺內的二氧化碳如何排出。 2.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
難點:1.外界氣體如何進出肺,肺內的二氧化碳如何排出。 2.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過程。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溫習
【溫故】復習呼吸系統的器官及各器官功能
【導入新課】肺的功能是?
【學生回答】氣體交換
【導入新課】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
【學生回答】肺
【板書】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活動2【講授】演示講授
【提問】肺在哪里?
【學生回答】學生看書回答:胸腔
【導入新課】胸腔、胸廓、胸廓上下徑、左右徑、前后徑的概念,掌握肋骨、肋間肌
【演示實驗】一個空瓶子,瓶身相當于胸廓,瓶底相當于膈肌,問:1分鐘氣體能進出瓶子16次嗎?
【學生回答】不能
【提問】如何讓空氣每分鐘進出瓶子16次
【學生回答】打氣
【提問】很好,(拿出針筒)打氣抽氣可以讓氣體每分鐘進出瓶子16次,還有什么方法?
【學生回答】捏。
【導入新課】很好,捏瓶子也能讓氣體進出。自制模型加深對呼吸運動的印象。
【導入新課】引導出氣壓的概念。氣體從高壓向低壓流動。
【導入新課】【學生回答】吸氣:肺內壓小于外界氣壓;呼氣:肺內壓大于外界氣壓
【學生活動】什么引起肺內壓改變?肌肉收縮舒張。
活動3【講授】視頻講授
【提問】吸氣呼氣叫什么運動
【學生回答】呼吸運動
【提問】參與呼吸運動的肌肉叫什么?
【學生回答】呼吸肌(主要是膈肌、肋間肌)
【觀看視頻】死而復生
【提問】觀察影片“死而復生”中,呼吸肌收縮時,是吸氣還是呼氣。 【學生回答】吸氣
【學生活動】引導學生說出,平靜吸氣時,呼吸肌收縮,平靜呼氣時,呼吸肌舒張。
活動4【活動】體驗活動
【學生活動】雙手置于兩側季肋部,深呼吸,感受呼吸運動時,胸廓前后左右徑變化
【提問】引導學生自己推導出呼氣和吸氣時,肋間肌、膈肌、肋骨、胸廓、肺、肺內壓的變化
【學生活動】學生自己推導出上述答案,不要死記硬背。
活動5【練習】講練結合
【講練結合】請根據下圖判斷吸氣末和呼氣末胸廓容積哪個大?
【學生活動】觀察加上實際測量比較得出答案。
活動6【練習】講練結合
【講練結合】請判斷兩幅圖演示的呼吸運動, 哪個是“呼氣”?哪個是“吸氣”?
【學生活動】自制模型引導學生正確回答。
活動7【練習】講練結合
【講練結合】圖形題加深對呼吸運動的理解
【學生活動】觀察推理得出答案。
活動8【講授】板書
【板書】肺通氣(以上都是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稱為肺通氣)
【板書】肺換氣(接下來講述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稱為肺換氣)
活動9【講授】觀察推理
【觀察推理】書本“想一想議一議”
【學生回答】正確回答
【提問】哪些結構利于肺部的氣體交換?
【學生回答】1、肺泡數量多:氣體交換面積大
2、肺泡外有豐富的毛細血管
3、肺泡壁、毛細血管壁非常薄
活動10【講授】演示歸納
【歸納】肺換氣和組織細胞內呼吸過程
活動11【練習】歸納小結
【歸納小結】 一、肺與外界氣體交換(肺通氣)
二、肺泡血液氣體交換(肺換氣)
【學生回答】學生通過填空題的方式回答本節課的主要內容。
【板書】畫出肺換氣和組織細胞內呼吸過程,讓學生填寫氣體交換
【學生活動】學生上黑板正確畫出氣體交換
活動12【作業】布置作業
完成寶典訓練4.3.2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