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免疫,計劃免疫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第八單元第一章第二節免疫與計劃免疫-天津市實驗中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第八單元第一章第二節免疫與計劃免疫-天津市實驗中學
免疫與計劃免疫
一、概述
本節是人教版《生物學》八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第一章“傳染病和免疫”第二節的內容,是新課標確立的“健康地生活”這一主題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位于傳染病及其預防一節之后。傳染病的預防措施之一是接種疫苗,那么,疫苗為什么可以預防一些傳染病呢?這就涉及到免疫的相關知識。
本節內容的概念多,名詞多,又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如抗原、抗體、特異性免疫等,因此,怎樣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和具體化,是本節面臨的最大難題。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
(1)、理解掌握人體保衛自身的三道防線的名稱及功能。 (2)、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文字和圖片資料來提高分析說明問題的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2)、通過對比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從理性到感性認識的創新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免疫知識的學習,確立"對傳染病積極預防"的思想,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2)、通過學習免疫對人體的利和弊,學會一分為二地辯證地看待問題。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的區別。 2、教學難點:
(1)、非特異性免疫與特異性免疫的區別。 (2)、抗原、抗體與吞噬細胞間的關系。 四、學情分析
學生七年級下學習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已經結合人體生理的內容學習有關衛生保健知識,但不系統和全面;學習免疫的知識必須以七年級下冊人體結構、生理及上節課傳染病等知識為基礎,學習本節內容,還可以為學生日后珍惜健康,關愛生活,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打下基礎。
八年級學生仍然是感性思維強于理性思維,學生不易理解本節內容,多次使用形象生動的卡通動畫,盡量把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和具體化。另外,八年級學生已初步具有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本節課教學中,主要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為基礎,結合中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課上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分析歸納、班級交流
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其主體作用。 五、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以“泡泡男孩兒”的事例入手,從例子中讓學生感覺到我們的免疫系統對于人體抵抗外界病菌的重
要意義,激發學生對其如何保護人體產生濃厚的興趣。
充分利用課本上資料,通過小組合作討論的方式讓學生分析解釋資料中的現象,并概括相關知識內容。通
過帶著問題閱讀教材,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利用多媒體手段,呈現一些器官結構的形狀、位置和功能;以形象的動畫設計和卡通圖片,使“特異性免
疫”“抗原”“抗體”等抽象、枯燥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并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縮短了抽象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從而在突破教學重難點的同時,培養學生形象思維和發散思維的能力。
通過舉例說明免疫對于人體是具有兩面性的,引導學生辯證看待問題的同時,要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自制多媒體課件及相關素材。 學生準備:復習傳染病的知識。
五、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引入新課
展示圖片:手部受傷后會出現紅腫現象;有的人遇到花粉會出現過敏;小的時候我們都注射過疫苗;骨髓移植病人要住在隔離空間內。這些例子大家了解為什么嗎?都和我們機體的哪個系統息息相關呢?
這與人體的免疫有關。
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病原體,理想的環境是我們與他們完全隔絕,而事實上我們每天都與他們生活在一起。即使這樣我們也可以健康的生活,這是為什么呢?
是的,我們的機體內存在著免疫大軍,保衛著我們。他們是如何工作的呢?
都與免疫系統有關
創設與學生實際生活緊密相連的問題情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免疫與計劃免疫》第一課時。
人體的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皮膚和黏膜。
人之所以能在有大量病原體的環境中健康的生活,是因為人體具有保衛自己的防線,那么究竟有哪些防線呢?
請大家快速翻閱本節內容,看一看我們人體有幾道防線?
每道防線是誰在發揮作用呢?又有何特點呢?今天我們就按照這樣的思路來學習本節課的內容。
【思考】大家想一想,我們身體哪些部分是首先接觸空氣呢?
【舉例】俞灝明和Selina燒傷的例子,為何燒傷病人要在隔離房內?
【動畫展示】我們每天脫落的角質層,其實也是在幫助我們將細菌向外推擠。 【圖片展示】前兩個病菌在干什么?第
三個病菌怎么了?為什么會這樣?說明皮膚有什么作用?
除了皮膚我們還有哪些部位直接暴露于空氣中呢?
我們的皮膚是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屏障,但是我們的面部有鼻子、眼睛之類的孔,如果病菌經過這些孔進入人體之后又會經歷什么?
【圖片展示】呼吸道黏膜上的纖毛將病
帶著問題認真閱讀,積極思考。
人體有三道防線
我們的皮膚。
燒傷病人的皮膚被破壞,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線被破壞,易被環境中的病菌侵襲,發生感染。
這說明我們的皮膚有阻擋細菌進入的作用。
前兩個在試圖破壞皮膚進入體內,而第三個病菌倒下了。說明皮膚的分泌物有殺菌作用。
眼睛、鼻子和口
回憶鼻涕和痰的形成過程
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 菌掃地出門,以什么形式排出體外? 大家還記得呼吸道的作用嗎?
【總結】同學一起填寫學案,總結第一道防線的組成和功能。
如果第一道防線沒能抵擋住細菌,那么我們的機體又會有何策略對抗它們呢? 【圖片展示】人受傷之后,傷口周圍為
什么會出現紅腫的現象呢?吞噬細胞吞噬病菌時,傷口周圍會出現紅腫現像。 你見過吞噬細胞嗎? 【動畫展示】展示顯微鏡下吞噬細胞的形態及其作用。如果你身體有炎癥,哪一種細胞數量會明顯增多?那吞噬細胞是怎么回事兒?(是白細胞的一種) 展示吞噬細胞通過毛細血管吞噬細菌。 【提問】人體的哪些組織器官中分布有吞噬細胞?
不通過顯微鏡我們能不能看到吞噬細胞呢?吞噬細胞吞噬病菌時,自身也會受到損傷,聚集在傷口處,形成膿液。
狗會經常用舌舔傷口,這對傷口的愈合有一定的作用,怎么解釋? 這些殺菌物質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機體內的細胞也會出現損傷、衰老和死亡,那么這些細胞機體如何處理呢? 【總結】第二道防線及功能,并在學案上將相關內容補充完整。
【討論】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線有何共同點呢?(概括非特異性免疫的概念及特
黏膜上有纖毛,對病菌有清掃作用。
有炎癥。吞噬細胞(白細胞)
吞噬作用。
白細胞會增多。
血液、淋巴結、脾臟、肝臟等
其唾液中含有溶菌酶
溶菌酶溶解細菌的細胞壁,或將病毒失活。 由吞噬細胞處理。
貫通的能力。
培養學生總結知識的能力。
利用圖片動畫適時地呈現學生陌生的細胞,并加以應用,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學生非常想搞清楚、弄明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第三道防線: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點)
當侵入人體的病菌前兩道防線未能阻擋住,那么人體是不是就束手無策了呢? 【問】大家還記得天花嗎?人體是如何
預防天花病毒的呢?
以天花病毒感染為例,說一說天花病毒攻破前兩道防線后我們的免疫系統如何應對?大家說到的抗體是由誰,在什
么樣的情況下產生的呢?抗體到底是什么呢?
課件展示各器官形狀和位置;免疫細胞指的是淋巴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 在過程中講解抗原、抗體概念。 介紹抗原抗體結合的專一性,及免疫系統的記憶性。
【學以致用】接種過水痘疫苗或者得過水痘的人,能夠抵抗流感病毒的侵襲嗎?
概括第三道防線的特點,比較與前兩道防線的區別。(說出特異性免疫的概念及特點)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能解釋這個問題嗎?以流行性感冒為例子,說說在感冒流行的季節里,有的同學能始終很健康的學習、生活,而有的同學卻未能幸免?有的時候不吃藥感冒也會好。這是為什么呢?
我們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又如何讓我們遠離疾病呢?
回憶牛痘疫苗的接種,使機體產生抗體的過程
由學生描述機體對抗病菌的過程。
學生填寫學案上的圖表,比較兩種免疫方式的區別。
六、板書
免疫與計劃免疫(第一課時)
人體免疫的三道防線
第一道防線
組成:皮膚和黏膜
功能:阻擋、殺菌、清掃
第二道防線
組成: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
功能:殺菌、吞噬病菌 第三道防線
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功能:抗原刺激淋巴細胞產生抗體,由吞噬細胞吞噬復合物
非特異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
(后天性免疫)
培養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