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書法的結構之美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湘美版初中美術七年級下冊第7課《書法的結構之美》安徽省 - 蕪湖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一、教學價值和意義
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晶和象征,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通過書法教學,讓學生領會理解漢字文化以及書法藝術的崇高和深廣的哲思情理,可以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培養愛國主義思想情感,塑造完美人格。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意圖幫助學生了解書法間架結構的法則和特點。本課要點是研究點畫組合的規范和規律。教材用形形色色的自然萬物和建筑結構等比喻進行啟發,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用生動的形象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書法形態。教材分別用六個段落介紹書法結構的法則和審美特征如:“端正平穩之美”、 “均衡對稱之美” 、“疏密勻稱之美”、 "迎讓避就之美”、“主次分明之美”、 “形態變幻之美”。 三、 學情分析
東湖學校生源主要是城鄉集合的孩子們,三分之一的孩子生在農村。他們對書法作品、作品欣賞接觸較少,有的也僅在上學期《書法的點畫之美》一課中拿過一次毛筆。通過上節課《書法的點畫之美》的學習學生們已掌握最基本的拿筆姿勢和筆畫書寫方法。同學們雖然對書法接觸較少但與此同時也體現出對書法藝術及其濃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四、 設計思路
用生動的形象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書法形態,主要從書法結構的法則和審美特征如:“端正平穩之美”、 “均衡對稱之美” 、“疏密勻稱之美”、 "迎讓避就之美”、“主次分明之美”、 “形態變幻之美”。分別以形似物象對照,通過多個特殊現象發現一般規律,例字介紹、語言描述、觀察臨寫,體會漢字的書寫韻味。
五、教學組織策略 1.教學組織
工具材料:毛筆、書畫毛氈、毛邊紙、每人一份;硯臺、墨汁、課本若干。 課桌擺放:四-六人(一組)桌子相對合并。 2.教學策略:
(1)按分配的兩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
可以就“端正平穩、均衡對稱、疏密勻稱、迎讓避就”三個段落內容按順序展開,解決正書“篆、隸、楷”基本結構特征的認識問題。運用輔助線來分析建筑、生物與字形相似的結構特點,幫助學生理解端正平穩、均衡對稱、疏密勻稱等特征。這一環節需要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聯想遷移,通過圖片與字形的比對,感悟書法產生端莊形態的關鍵原因。“橫平豎直”是保證字形端正的基本原則,在篆書筆畫中尤其重
要。楷書的橫畫有一定角度的傾斜,這種整齊劃-的傾科在視覺感受上是平正的。“計白當黑” 是把握疏密勻稱特點的認識方法,筆畫之間的空白與筆畫同樣重要,它們都是字形結構的組成部分。書寫對稱字形對初學者來說比較困難,難在書寫過程中對字形的整體把握。“迎讓避就” 針對的是一個字左右部件關系的處理,是使兩個部件合為一體的手段,像中國建筑的斗拱結構緊密穿插,相互咬合。臨寫習作要強調書寫質量,分層練習(筆畫不宜過于繁復)。學生應注重臨寫過程中的感受,通過臨寫和交流獲得認識,體會漢字字形結構規律,感受書法結構的美感。這是本課教學活動設置的真正意義。 第二課時:
就“主次分明、形態變幻”二個段落展開。 “主次分明”指眾多筆畫在一個字的結構中呈現凸顯和映襯的關系,這種關系通常取決于筆畫的形狀大小和位置。“形態變幻” 指向臨帖或集字練習書寫的書法習作,力求幫助學生理解中國書法之所以能夠表現豐富形態的重要原因。就像一個人,他的面容、體形相對固定,但他的表情、姿態、言談舉止卻會產生豐富的變化。因此書寫出來的字總是隨著書寫者的不同,書寫者心情的不同,書寫環境的不同等原因發生變化。變化彰顯自然。臨帖或集字練習中遇到相同的字需要強調這種變化,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書寫習慣,同一個字常常會寫得非常相似。非常相似的字在同一篇幅中重復出現會顯得極不自然,這就需要我們通過變化形態去加以避免。印刷體卻不然,它是批量復制的產物,彰顯的是規整、劃一、重復的美感,難以反映不同的個性情感。“學習活動二”要求書寫同一個字的不同造型,是對例字進行主動的理解和認識。書寫過程應規范在行書字體和行書筆順范圍,并提示點畫用筆的提、按、轉、折等要求。 (2)教學評價
評價指標設定以認識理解書法結構的規律、特點為基準,并運用于賞析、書寫等學習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特別注重學生的真實感受和獨到見解。提倡學生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提升他們對書法藝術的認識能力。
六、教與學的方式方法
1、教法:采用激趣法、談話法、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為學生夯實知識基礎。實踐法,讓學生在知識積累下,切身感受結構法則,為學習提供感受和交流的過程。
2、學法:學習方法運用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從欣賞認識、分析討論、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再到多次操作中體會歸納知識。
重點關注學生的能力培養,讓學生自主研究點畫組合的規范和規律,適時點拔學生的思維,在開放課堂氛圍中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七、課時教案:
課題:《書法的結構之美》
學校名稱: 蕪湖縣東湖學校 教學內容:
研究點畫組合
的規范和規律
任課教師:
夏 璐 上課年級:
七年級下冊
學生人數: 40人 課 次:
第1課時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字形結構,并用形象的語言進行描述
過程與方法:能夠按照要求臨寫不同字體,并且能夠表述自己的心得體會; 情態度與價值觀:能夠按照所學書法結構的知識自覺規范平時的書寫方法。
重 點: 能用語言歸納出書法字體的結構法則。 難 點: 臨寫出不同字體的筆畫特點。
課 前 準 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毛筆、書畫毛氈、毛邊紙、每人一份;硯臺、墨汁、課本若干。 課桌擺放:四-六人(一組)桌子相對合并。一班分為5-6組。
教 學 過 程
教 法
學 法
一、形象導入,幫助學生認識抽象的書法形態結構。 師:(出示ppt)滕王閣和比薩斜塔相對比,滕王閣給人什么感覺?
小結:(踏實的美感反之不安惶恐)端正平穩之美。 二、端正平穩之美
1. 講述中國書法與中國建筑的一致結構規則。
中國書法與中國建筑有著一致的結構規則。建筑首要是必須牢穩,書法也首重端正平穩;中國建筑講求嚴格對稱,書法結構也崇尚均衡對稱;建筑講究空間分布的實用和通透,書法則“計白以當黑”,將黑白整體謀劃,追求實畫與虛白的和諧之美。
如果把一個字比作一座房屋, 我們可以找到柱子、橫梁、屋頂和地基等等。漢字中的筆畫就像房屋的構件,構架起虛實相間的結構關系。筆畫和筆畫之間的空白都是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整體。 2.分析字例。
列舉自然形態對應例字,分析例字:“山(篆書)”“至(隸書)”“臺(隸書)” “高(篆書)”,楷書“中”“千”“十”“人”“金”。
小結:例字端正平穩、均衡對稱(結構對稱)、疏密勻稱、布白均勻等特點。 三、均衡對稱之美
1.試著分析小篆 “帝”“奉”“無”“暴”的結構法則和審美特征。
激趣法、對比法
欣賞法、講授法
觀察法、聯想遷移法。
觀察法、歸納法。直觀對比感受抽象的書法形態結構法則和審美特征。
觀察、發現、感悟。
請小組間合作討論。
小結:以上幾個字無論筆畫多少,橫豎的長短以及弧度的大小,皆一一對稱,極富韻味。
2.學生嘗試分析楷書“蓋”、“且”,隸書“主”、“至”。例字的重心在哪里?楷書的橫畫略向右上傾斜,為什么同樣有平穩的感覺?
3.“學習活動”:臨寫對稱結構的小篆
嘗試臨寫下列對稱結構的小篆,力爭使左右線條相對稱。將自己的感受和臨寫的結果與同學互相交流。 4.教師點評。重點研究點畫規律和規范。 a) 分析同學們在書寫對稱結構的小篆時所遇到的困難以及解決辦法。
b)
以學生習作為例,講解以勻稱為原則分布點畫,把握疏密關系的結體方法的要點。
四、疏密勻稱之美 1.分析“群”“登”
師:請你們從點畫的分布、虛白的切割劃分、部件的組合是漢字結構來分析這二個字。
小結:“群”橫向筆畫間距都分布均勻。“登”橫豎筆都分布均勻,同時這個字也有疏密關系,疏密勻稱。 2.分析“妙”“張”部件組合的法則。
思考:下面兩個字哪個向而相犯了?哪個背而相離了? 小結:向而不犯,背而不離。 五、迎讓避就之美
1.分析“欲”“額”“鐘”“識”將點畫作巧妙的伸展和避讓,能使左中右部分親密無間,融為一體。
2. “禪”“與”“戲”“親”分析下列字左右兩部分之間的迎讓避就關系。
小組討論,每組請一位代表分析一個字例。
小結:點畫的分布、虛白的切割劃分、部件的組合是漢字結構的重要內容和手法。 3. 臨寫作品
教師巡回指導注意楷書書寫結構特點。 六、評價與總結
1.作品展示,自評互評。
學生互評:組織學生從“端正平穩”“均衡對稱”“疏密勻稱” 幾個方面互相評價習作,交流臨寫的體會。 2.總結:優美的字形結構,決不因筆畫的繁復和部件的伸展、相向而雜亂擁擠,甚至碰撞,也不會因為筆畫的稀少和部件的相背而空虛松散。左右部件的向背,要做到向而不犯,背而不離。重復點畫的排列分布要均勻有致,呈現一種理性的美。
對比法、討論法。 談話法
練習法、實踐法 觀察法 實踐法 討論法
實踐法、討論法、
合作學習 自主學習
探究學習、觀察法、發現法、歸納法。
自主學習法 嘗試分析字例,獲得知識經驗。
探索學習、合作學習法、觀察法,從臨寫、討論中間獲得直接經驗。 觀察法 歸納法 討論法、 合作學習
自主探索、練習、
經驗交流、歸納。
課后反思:
本課主要旨在幫助學生了解書法間架結構的法則和特點。
針對這一學情的學生,我更多的是用自然萬物和建筑結構等作比喻進行啟發,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用生動的形象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書法形態。這種方法貫穿本課的學習過程。
在例字分析中主要通過圖片與字形的對比,研究點畫組合的規范和規律,感悟書法產生端莊形態的關鍵原因。
在欣賞深度和臨摹書寫環節也是由易到難。如:
1.欣賞深度,從端莊平穩、均衡對稱、疏密勻稱的視覺欣賞到字結構筆畫間的搭配、安排。 2.臨摹書寫,從小篆字形較為一致,書寫運筆筆畫要求統一變化少,布白均勻。楷書字形變化較多,運筆提壓筆畫粗細變化,筆畫穿插講究視覺均衡。
課堂中每個環節都緊密地圍繞三維目標展開,課上整體學習氛圍較好。 不足之處:
1.針對此學情的學生們,課堂講授環節較多。沒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探索、討論、體會各種字體的書寫特點。
2.學生練習書法的機會較少,不能鞏固所學知識。 如何改進:
1.課前給出具體問題如:書法字體的種類有哪些?它們分別有哪些書寫特點?讓學生帶著問題課前自主學習。
2.課后要求學生們能學以致用,在平時的硬筆書寫中注意字形結構、穿插關系、位置安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