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瞬間的表情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嶺南版美術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7課《瞬間的表情》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單元 光與影的交響曲
第7課《瞬間的表情》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攝影的知識,掌握攝影的方法和捕捉畫面的技巧。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欣賞的方法,并運用所學知識記錄自己或者周圍人們的生活。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會關注生活,養成熱愛觀察的好習慣,發現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賞析攝影作品了解如何通過攝影體現人物的性格和細節的刻畫,并學會攝影的技巧。
【難點】運用攝影技巧捕捉人物瞬間表情,并體味瞬間情感。 三、教具準備
照相機、多媒體照片等。 四、學習方法
觀察比較法、演示法、發現法、討論法。 五、教學設計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前 準備 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試拍一些人物照片,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有一個初步實踐。 課余時間試拍一些人物照片。 讓學生習慣
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其主動
學習的能力。 課堂 引入
小游戲:聆聽音樂,做出表情。
教師總結并展示攝影照片中的表情,引導學生賞析,揭示課題——《瞬間的表情》。
嘗試體會音樂、攝影、美術的關聯與表現。 通過游戲, 鍛煉學生的聯想能力。 課堂 發展 (一)課前探究
說一說什么是攝影?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攝影一詞是源于希臘語,意思是“以光線繪圖”。攝影是指使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一般我們使用機械照相機或者數碼照相機進行攝影。 (二)具體分析 1.教師出示不同光的影攝影作品對比,引導
學生找出不同光線下,分別有什么特點?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課前探究 閱讀書本,初步認知。 (二)具體分析 1.認真觀看并領會攝影師關于用光的把握。用人造燈光初步體現不同受光下的人物表現效果。 (一)課前探究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具體分析 1.通過作品賞識,引導學生領會用光的技巧。
2. 教師出示不同構圖的影攝影作品對比,引導學生掌握構圖的基本原則。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3.出示攝影作品《渴望》,提出問題:你看到的是張什么樣的臉?(從“光線”和“繪畫”兩個角度)。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作者簡介:解海龍,1990年開始關注中國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狀況,用相機記錄希望工程。1991年,解海龍拍攝的希望工程紀實系列照片(其中有廣為人所知的《大眼睛》),成為希望工程的標志。 4. 教師繼續出示攝影作品《你是誰》,提出問題:
分析作品中哪是主體、客體與背景?教師組織學生分組
討論。
5. 教師繼續出示攝影作品《心靈的眼睛》,提出問題:作品運用怎樣的光線?教師組織學生分組討論。
6.攝影作品拍賣會 7.實踐練習 嘗試拍攝,用三種光源拍攝人物頭像。 2.認真欣賞,討論構圖的常規性和特殊性,領會攝影構圖基本原則。 3.小組分析《渴望》的用光技巧,體會攝影師的敏銳觀察力。學生說出攝影的廣泛性作用。 4.分析攝影師如何體現人物性格。 5.分析攝影師如何借助光線,表達大師的心靈。 6.評述作品 7.分組練習。 2.通過作品引
導分析構圖,解決問題。
3.結合課本內容進行分析學習。讓學生了解
攝影廣泛應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已成為記錄生活、科學研究和藝術創作的重要手段。
4.深入分析,
讓學生了解主題
的取舍和構圖的
經營,解決難點。
5.通過學生的
分析讓學生懂得細節的刻畫和把握瞬間的能力。
6.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7.培養學生合
作和探究精神。
展示與評價 展示每小組的優秀作品,組織學生評價作品效果,
指出優缺點,并給與鼓勵。
根據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攝影作品的賞析活動。 培養學生發現
問題,樂于交流
的良好習慣。
課后
延伸
學生課外分小組合作拍攝一組有情感的社會正能量的人物照片。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