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書法的結構之美
所屬欄目:初中美術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湘美版七年級下冊的第7課《書法的結構之美》山西省 - 大同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7.書法的結構之美 教學設計
1 .教材分析
本課《書法的結構之美》是湘美版七年級下冊的第7課,是承接《書法的點畫之美》而設計的教學內容;是以“欣賞•評述”為主,并結合“臨寫”于一體的綜合課型,主要學習書法間架結構的法則和特點。教材用行行色色的自然萬物和建筑結構等作比喻進行啟發,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用生動的形象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書法形態。
2.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新生較多,書法基礎不一,對書法的結構理解也不是很深;多數同學缺乏正確良好的書寫習慣;因此,這節課從復習書法的點畫之美入手,通過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認識建筑與書法有著一致的的結構規則,進一步學習感受漢字的結體法則,體會書法的結構之美(端正平穩、均衡對稱、疏密勻稱),結合例字的練習讓學生深入理解感悟,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欣賞書法間架結構的法則和特點,初步認識書法的結構之美。 2.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字形結構,按要求臨寫不同字體。 3.運用所學書法結構知識養成自覺規范書寫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書法“端正平穩”“均衡對稱”“疏密勻稱”的結構之美。 難點:通過臨寫“小篆”,加強對字形的整體把握,自覺養成規范書寫的良好習慣。
【評價任務】
1.通過多媒體課件和小組討論對比分析學生對“端正平穩”“均衡對稱”“疏密勻稱”的認識,評價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針對目標1。
2.通過教師示范引導,精講點撥,最終每個同學都能夠分析字形結構,且能運用臨寫的方法加強對字形的整體把握,評價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針對目標2。 3. 通過集中展評同學作業,并進行自我評價和互評,同學之間能夠做到取長補短,自覺養成規范書寫的良好習慣,評價學生領悟程度和習慣養成針對目標3。
教學環節
(第一課時) 教與學活動
評價任務
一.導入環節
導入語:同學們,回想一下在上學期我們
在哪節課學習了書法的形態,質感,節奏之美?
——《書法的點畫之美》
以及我們了解了書法漢字的演變過程及運用的點畫特點,我們來看一下自學案,一起來回顧一下:
漢字發展的演變過程:
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這些書體都有哪些特點呢?接下來有一個選詞填空老師想請一位同學上來填一下空:誰愿意來?
同學們,你們知道學習書法最主要的三要素是什么嗎?
筆法,結構,章法,上學期我們了解了書法的筆法,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書法的結構之美》
教師板書課題:書法的結構之美
通過設問激發興趣的同時,讓同學們對書法結構有一個簡單的認識。
二.自學環節 (一)請同學們先來欣賞幾幅建筑圖片,邊看邊思考:
1.中國的傳統建筑有什么特點?
2.中國書法和建筑有沒有相同的規則? 3.要修建一座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二)自學檢測反饋 1.出示問題學生回答。 2.其他小組補充并糾錯。 (三)質疑問難
1.肯定學生的自學結果。
2.你在自學過程中遇到哪些疑惑? (四)合作探究
重復筆畫的排列分布應怎樣,左右部件的向背應做到怎樣? 自學課本,小組討論,通過欣賞對比分析漢字的重心平穩、均衡對稱、疏密勻稱。
討論時小組成員都認真參與的給予評價,在全班分享的再獎勵評價,以此鼓勵更多同學參與交流。
三.后教環節
同學們,通過自學,你們已經初步了解了書法的結構之美,現在我們進行深入學習。
一.教師出示金字塔圖片,金字塔有什么樣的感覺?金字塔是三角形具有穩定性平穩性,“人”“金”向左右伸展,互相撐住,重心下移,這樣底部增大。還有“全”“三”字等這些字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下邊的橫畫都特別長,這種結構因為底盤大,所以非常平穩。
二.教師出示平衡木比賽圖片,讓同學們聯想類似結構的字。
教師演示兩條腿走路,一條腿翹起來,就重心不穩。運動健兒為什么能夠穩穩的站在平衡木上?因為他身體居中,不偏不移,垂直挺拔,左右兩側輕重平衡,可見,書法的結構之美還有力學的美感。欣賞人與平衡木,如“中”、“千”、“十”需要雙手進行平衡。
三. 欣賞一只漂亮的蝴蝶圖片,問學生兩對翅膀最大的特點的是什么?(對稱) 同樣對稱的字有:“帝、奉、無、暴”等字
小結:可以看出,中國的書法不僅和我們的建筑是相通的,他和自然萬物也是相通的,比如:人體,蝴蝶,都遵循端正平穩,均衡對稱的特點。
板書:端正平穩 均衡對稱 游戲:人體擺字
請出一個小組的同學抽兩張卡片,不得用語言表達只能用肢體表達,下面的同學進行猜字。
“木”“妙”“人”“十”“八”“川” 當堂練習:
學生嘗試寫楷書字體:“王”“中”“千”“金”“人”老師巡視輔導,學生上講臺進行示范書寫。
四.我們知道中國的傳統的建筑擁有嚴格的對稱結構,嚴肅,方正,井井有條,漢字的造型結構也是如此。我們再來看“滕王閣”除了對稱平穩的特點還有什么? 學生:每一層樓閣的空間分布疏密也是相等的
很好,建筑講究的是空間分布的實用和通
1.教師講解書法結體的方法,針對學生能否認真聽講,能否主動參與學習,積極回答問題或者提出不同的建議給予適時評價,從而達成目標 2.
注重字形結構的分析,小組成員要積極討論交流,對能否有實效的交流討論進行評價,還要對他們是否達成過程性目標評價。
透,那么書法則講究“計白以當黑”追求虛實關系,我們看兩個字“登”“群”篆書,除了具有形體修長的特點外,還有什么特點?
學生:橫向和縱向的間距疏密程度也是相等的。
小結:雖然字體當中,有筆畫多與筆畫少的分布,但兩者結合在一起還是通過點畫的疏密、虛實劃分,呈現一種理性的美。這說明書法的結構和建筑一樣,都具有疏密勻稱之美,這是書法結構的第三種美。 板書:疏密勻稱之美。
五.書法門診
老師出示“王”“皇”“三”“至”“張”“妙”幾個例字,讓同學們從端正平穩,均衡對稱,疏密勻稱等方面找出不足。
四.訓練環節 當堂訓練:
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1.臨寫篆書“古”“六”“自”“高”。 2.要求:獨立完成,并能體現結構的美感。
3.作品展評,選出部分優秀作業,生生互評;師生點評。
(從端正平穩之美、均衡對稱之美、疏密
勻稱之美進行評價)
總結:我們這節課主要學習了什么?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字正人先正 人正心必正 人人正能量 做好中國人
完成當堂訓練要求。
1.對學生能否領悟書法的結構之美通過作業給予評價。 2.展示:小組展示作品,對作品進行評價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好的方面:1.按照設計思路順利完成了本課時的教學任務,過程比較流暢,學生動眼、動腦、動手的意識較強,學習氛圍也較濃厚。2.在導學案設計方面,能把握教學重點難點,圍繞教學目標,引導學生不斷探究。3.由情景引入學前反饋、導入教學目標,再由“整體感受”,讓學生在“米字格”中臨寫“中、金、人、千”等例字,較好地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求知欲望。4.在合作探究環節,通過課件展示,加深了學生對“均衡對稱之美”和“疏密勻稱之美”的認識,效果也較理想。5.在展示交流環節,無論是學生分組臨寫還是派代表到前黑板臨寫,都較好地展示了學生的書寫功底和臨寫技能。
不足之處:1.由于學生“書寫”功底上存在的差異,個別學生不能按照“導學案”的思路,參與到相關教學環節中。2.有些學生在合作探究環節“沉默寡言”,未將自己的感受表述出來;學習小組內的作品未得到充分地展示,“互動”“互評”意識還不強。今后教學中要多注意這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