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統編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九年級上冊第4課《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河北省 - 滄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統編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九年級上冊第4課《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河北省 - 滄州
統編人教2011版九年級上冊
第4課《希臘城邦和亞歷山大帝國》教學設計
一、 教學分析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了解希臘城邦的概念和特點;簡述伯里克利時期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況;知道亞歷山大東征路線;初步了解亞歷山大帝國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2. 過程與方法
閱讀教材,了解、評價雅典民主政治;感知亞歷山大其人;描畫《亞歷山大東征路線圖》,填寫東征經歷的文明區域,以典型事例說明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3. 情感態度價值觀
初步認識民主政治對促進人類文明進步與社會發展的作用;學習亞歷山大堅毅勇敢的性格以及遠大的抱負;認識亞歷山大東征的侵略性、殘酷性,以及促進東西方文化大交匯的客觀進步性
(二)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亞歷山大東征對東西方文化的影響。
教學難點:雅典民主政治的內容及其特點;雅典民主制利弊得失的評價。
二、 教學流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授課意圖 導入 新課 假設初一24班班委選舉采用投票和輪流的
方式,由學生討論是否支持,從而引入民主
的概念,從而讓學生明白最早的民主政治來
源于古希臘,導入新課。
學生聽課并討論是否支
持新的班委選舉方式,
教師與學生一起探究引
入古希臘民主政治的概
念。 活躍課堂氣
氛,引起學生對古希臘民主政治的好奇心,從而激趣導入新課。 一、文明的典范—雅(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內容和評價
1、給學生兩分鐘時間閱讀課本前兩個子目,找到雅典與古希臘的關系,雅典民
1、學生閱讀課本,結合幻燈片地圖,找到古希
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
典民主政治
主政治的實現時間,以及內容。
2、通過帕羅斯的五段小故事具體探究雅典民主政治的內容和對它的評價。
第一:帕羅斯是個雅典郊區的農民,今年30歲,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他要去雅典參加公民大會,公民大會每十天就開一次,嚴重影響帕羅斯干農活,但他還是很愿意去。
提問:他為什么愿意去?
第二今天會議的內容之一是投票選出民主防礙者。每個有投票資格的雅典公民,在自己選區的入口處領取一塊陶片,陶片一人一張,寫下名字后,他把陶片交給工作人員。帕羅斯不識字,他只好請旁邊的一位體面的貴族寫,寫了誰也不知道。這次獲票最多的是一個貴族庫特森。他的名字一宣布時,整個會場一片歡呼雀躍,人們爭相譴責他的不利國家的行為:“他以為自己曾在對波斯人的戰爭中立下了功勞,就居功自傲,現對國家大事從不關心,總是關心自己的個人利益。”一個公民憤憤地說。
提問:這是什么法律?有什么好處?
第三:公民大會結束后,帕羅斯通過抽簽很幸運的成為陪審法庭的法官。
提問:什么叫陪審法庭?不識字的帕羅斯為什么能擔任公職?
3、積極影響:在同學們對雅典民主政治有一個大概了解后,通過雅典公民大會圖片和帕臺農神廟的展現,教師引導,由同學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為雅典帶來的積極影響。
臘的地理范圍,知道雅典是古希臘的其中一個城邦,找到城邦的概念; 與教師一起探究民主政治的實現時間和內容。 2、結合帕羅斯的個人經歷和雅典民主政治的內容,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究雅典民主政治的內容,充分體會到雅典民主政治確實能夠做到城邦的最高權力掌握在公民手中,是一個主權在民的城邦。
3、通過教師的描述,結合圖片,總結雅典民主政治為古希臘帶來了偉大的精神成就等積極影響。
學習找到課本上的基本知識點,鍛煉自主學習能力。
歷史課上學生接觸更多的是描述性事實和定論性語言,很難通過自主探究解決問題,通過情景再現,學生更近距離更直觀地接近歷史,體現課堂的生成性。
創設雅典公民大會情鏡,激發學生主動構建課堂的興趣。
一、文明的典范—雅典民主政治
4、過渡:既然雅典民主政治那么好,那你愿不愿意回到2000多年前的雅典?
5、繼續展示帕羅斯的第四段和第五段小故事。 第四:帕羅斯的妻子海倫也想跟丈夫去公民大會瞧瞧熱鬧。到了雅典公民大會的會場,在門口執勤的監察員看見帕羅斯夫婦,大聲地沖著帕羅斯喊道,“喂!你的妻子不能來這地方。” 提問:帕羅斯的妻子為什么不能進入會場? 第五:在法庭上,蘇格拉底為自己辯護,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學觀點。法官帕羅斯根本聽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竟然聽見蘇格拉底說象自己這樣目不識丁的人沒有資格參加審判?!被激怒了的帕羅斯決定舉手投他有罪!參加審判的法官投票表決,以略過半數的281票通過有罪處決。蘇格拉底拒不認罪,結果,第二次表決以360票通過了死刑判決。
提問:蘇格拉底為什么會被判處死刑?
過渡:出示兩幅圖片,一幅是雅典公民大會公民激烈辯論的場景,另一幅是古印度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提問學生為何在古代世界大多數國家都是奴隸制和封建大帝國的時候,古希臘卻有一個城邦實現的民主政治?
4、許多同學此時已經躍躍欲試,想穿越回2000多年前的雅典。 5、后兩段故事體現了雅典民主政治不完美的地方,學生通過讀故事自然而然地找到了答案。同時,通過第四個故事找到了雅典乃至古希臘公民的概念,結合教師講述,明白,除去非公民和婦女兒童,雅典只有成年男子才有公民權利,它是少數人的民主。 學生討論蘇格拉底之死,知道直接民主所導致的權力的濫用和誤用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致命缺陷,總結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學生觀察兩幅圖片,思考雅典民主政治的實現原因。
將學生徹底帶入情境,為下面的認知沖突做好鋪墊。
通過后兩段小故事,學生明白雅典民主政治是古希臘2000多年前開出的民主之花,它是偉大的,但又是不完美的,與當今時代的民主政治區分開來,對它進行全面的評價,突破難點。
在這里把課本順序做了一個倒置處理,先學習雅典民主政治,再探究其實現原因,在學生對民主政治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再去看古希臘的地理環境,既給學生充分思考機會,又能避免突兀。
(二)雅典民主政治實現的原因 1、出示兩則材料,由學生探究古希臘的地理環境特征。 “文明在這個地方碰見的是山嶺、狹窄的平原,小小的山谷和河流;這里沒有大江巨川,沒有開闊的平原流域;這里山嶺縱橫,河流交錯,幾乎沒有一個大面積的整塊。” ——黑格爾《歷史哲學》 材料:“我們環繞著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環繞著水塘。”--柏拉圖 2、教師給出一個三欄表,進一步分析古希臘的自然地理環境造就了古希臘人什么樣的生活方式。
1、找到古希臘的地理環境特點,感悟正是這種獨特的自然條
件早就了古希臘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思
想文化。
2、教師和學生一起探究歸納三欄表內容。 通過閱讀材料,分析古希臘地理環境特
點,理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明白正是古希臘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造就了雅典的民主政治,鍛煉學生分析材料,歷史信息之間的聯系能力。
過渡
強調雅典只是古希臘的幾百個城邦之一,而它的民主政治也僅僅出現在公元前5世紀左右,引出古希臘文明的幾個階段。出示材料:
古希臘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小國寡民的城邦的基礎之上的,當政治、經濟、文化的不
斷發展,最終突破了只適應于小國寡民的城邦制度(即奴隸制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要求建立大的帝國,獲得更多的土地與奴隸,而小國寡民的城邦體制無法適應這種需
求)的時候,等待它的只能是毀滅。——《世界古代史參考資料》
通過材料,學生分析,直接民主只適用于小國寡民的城邦,隨著希臘城邦之間為爭奪有限資源的作戰,希臘城邦和雅典民主政治同時走向衰落,從而引入亞歷山大東征和帝國的建立。
二、文明的傳播—亞歷山大帝國 1、對亞歷山大的了解:
出示撲克牌的幾個K,讓學生分辨哪位是亞歷山大。
2、制勝法寶 :馬其頓方陣。
由教師出示材料并講述,加深學生對馬其頓王國的了解,理解為何地處偏遠的馬其頓最終會在亞歷山大的帶領
下征服亞非歐三洲。
3、亞歷山大東征
引導學生在課本上找到亞歷山大東征路線,掌握基礎知識。
4、亞歷山大東征的評價。
出示材料和圖片,由學生分析亞歷山大東征的影響。 材料:亞歷山大雖然以解除波斯的奴役為號召,從小亞細亞到埃及一路贏得了當地人民的支持和擁護,但一旦遇到抵抗時,他是不惜大動屠刀的。城市被摧毀,幸存者被出賣為奴,財富被洗劫一空。 圖片:
1、請課下查閱資料的同學回答,認出梅花K是雄才大略的亞歷山大大帝。請同學講述你所認識的亞歷山大
2、學生聽課,拓寬知識面,對亞歷山大有更直觀的認識。
3、學生在課本上找到亞歷山大東征路線,掌握基礎知識。
4、學生通過文字材料找到了亞歷山大東征給亞非人民帶來的災難;教師出示圖片材料,尋找圖片的特點,學生又在圖片中看到了東征所帶來的東西文化的交匯和融合。
課程進展到此已經有35分鐘的時間,反復的閱讀和分析材料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疲勞,撲克牌的出現和馬其頓方陣使學生耳目一新,激發對亞歷山大的興趣,重新回歸課堂。
對于教學重點的突破,仍然采用分析閱讀相結合的方式,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初三內容更多,難度更大的的世界史的學習奠定基礎。
總結歸 納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古代希臘最具代表性的文明—雅典民主政治,對它進行了全面的認識和評價,分析了雅典民主政治實現的原因。而隨著經濟
的發展,當小國寡民被大帝國所取代,民主政治走向衰落,亞歷山大所建立的大帝國卻把希臘文化帶向世界各地。他雖然英年早逝,卻因自己
促進東西方文明交流的卓越貢獻而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希臘化時代。
明確本課
所學知識脈絡,用史家觀點升華主題。
布置作業
結合課上所學,
課下查閱相關資料,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作文《我眼中的古希臘》 三、教學反思
1、本課開始利用討論班委選舉的方式,在對雅典民主政治內容探究時,也使用了情景再現,讓學生充分參與進歷史中,更近距離更直觀地接近距離遙遠年代久遠的歷史,體現課堂的趣味性和生成性。 2、在對亞歷山大評價這一難點時,選取一段史料和兩幅圖片,引導學生自己分析,得出結論,既突出課堂主題,又鍛煉了學生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本課涉及內容較多,討論問題有一定難度和深度,在設計學生回答和分析問題時,有時不能很好地把握學生的理解程度,對材料的駕馭能力和對調動課堂氣氛的能力有待改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