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一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遼寧省 - 沈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初中歷史九年級下冊第一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遼寧省 - 沈陽
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西班牙、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統治,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激起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統治和殖民掠奪的斗爭,19世紀爆發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獨立運動和印度的民族大起義。
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對歷史材料的探究學習,培養學生注意觀察和從歷史材料中獲取歷史信息、分析問題的方法與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侵略與擴張的正義性和民族獨立的合理性;認識杰出人物的影響及其愛國主義的優秀品質,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原因。人物:玻利瓦爾、章西女王。 難點:殖民地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原因和影響
3.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展示視頻新聞
新聞中提到的委內瑞拉,全稱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國名中的玻利瓦爾是1999年重修憲法時加入的,用以紀念開國英雄西蒙.玻利瓦爾。那么玻利瓦爾是誰?他又有什么樣的功績,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來學習第一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第1課殖民地人民的抗爭
(設計意圖:通過新聞材料,引發學生對所學相關知識的思考,自然進入新課。)
教師: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中國一帶一路建設,中委之間的交流日漸頻繁,許多中國游客到委內瑞拉及所在的拉丁美洲去旅游,領略異國風情,讓我們跟隨著小導游一起去看一看吧。
(設計意圖:利用旅游的方式,編排情景劇,其中重現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過
程及主要人物事跡,參與度高,既掌握知識也能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和表演能力) 板書: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有請小導游
導游同學: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美麗的拉丁美洲,我是你們的導游XX,今天將由我帶領大家游覽拉丁美洲,今天我們的第一站是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廣場,大家看,廣場上有一個莊嚴的雕塑。 游客同學1:這個雕塑是誰?
游客同學2:雕塑上面的人物跟我兌換的外幣上是一個人,導游,這是拉丁美洲的“毛主席”么?(展示)
導游同學:這個是我們南美解放者玻利瓦爾,19世紀初,在南美洲北部,玻利瓦爾宣布解放黑人奴隸,承諾勝利后分給起義士兵土地。大批印第安人、黑人混血種人參加起義部隊。1819年,玻利瓦爾率領隊伍,克服艱難險阻,越過常年積雪的安第斯山脈,打敗西班牙軍隊。玻利瓦爾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爾多等地,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
導游同學:好,讓我們前往下一站繁華的阿根廷,來感受一下這里的風光吧。 游客同學3:看,這里怎么這么熱鬧,這些人怎么都抱著足球?他們在干什么? 導游同學:阿根廷正在舉行南美解放者杯足球賽,這些都是球迷們。 游客同學4:這個比賽是為了紀念玻利瓦爾么?
導游同學:對,還有圣馬丁,在他們兩個的共同努力下,拉丁美洲大部分的國家都獲得了民族解放。他們共同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
時間過得好快。大家玩的開心么。我們的拉丁美洲獨立運動之旅到這就結束了。
教師:通過拉丁美洲獨立運動之旅,我們了解到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過程,那么玻利瓦爾和圣馬丁為什么要反抗殖民者的統治呢?(結合導學案材料分析原因)
展示課件,合作學習,分析拉丁美洲獨立的原因。
材料一: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瘋狂地掠奪貴重金屬,到處尋找金銀產地。16-18世紀西班牙掠去了約250萬的黃金和1億公斤的白銀。葡萄牙從巴西運走至少有價值10億美元的黃金和金剛石 小組匯報:殖民者瘋狂掠奪拉丁美洲的金銀
材料二:《西屬拉美殖民地社會階層示意圖》土生白人是早期殖民者以及宗主國移民的后裔,是經過長時間的繁衍而形成的一個頗具影響力的社會群體,成份有地主、神甫、中小軍官和官吏、律師等。在殖民時期的美洲,土生白人一般被排斥于教會和國家的高級機構之外。 小組匯報:土生白人沒有政治地位
材料三:美國,位于北美地區,美國建國前,曾長期遭到英國的殖民統治。1775年,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美國人憑借一萬多臨時拼湊的民兵打敗了橫行四海的英國人,經過北美人民的艱苦抗爭,終于在1783年9月3日英國承認美國
獨立。美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對以后歐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動作用。
1808年拿破侖·波拿巴入侵西班牙,任命他的胞弟約瑟夫·波拿巴為西班牙政府首腦。拿破侖通過解除西班牙皇家的政治實權,給南美殖民地獲得自己的政治獨立奮起斗爭提供了良好的時機。
小組匯報: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教師:在亞洲有一個國家被稱為“英國王冠上最明亮的寶石。這個國家是? 學生:印度
教師:讓我們一起領略下印度的別樣風景(展示課件)
風光的背后,隱藏著深深的傷痕,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早在17世紀就開始 了。
教師:到19世紀中期,印度三分之二的土地被英國所占領,印度人民的生活又是如何?
展示材料一:為了滿足英國國內工業的需要,英國殖民當局要求印度農民多種棉花,少種糧食。英國把印度的棉花加工成布匹再返銷印度。 1818—1836年英國輸入印度的棉紗增長5200倍,印度的紡織業被擠垮了。
材料二:1814—1835年,印度輸入英國的棉布從125萬匹跌到30多萬匹;而同一時期英國輸入印度的棉紗由不足100萬匹增加到了5100萬匹以上……往日工業發達和人口稠密的城市,如號稱“印度的曼徹斯特”的達卡城,遭到了毀滅性打擊,1824—1837年人口從15萬減至3萬。
材料三:悲慘的情況在商業史上是無與倫比的。棉織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材料四:1770年孟加拉一次饑荒,死亡人數占當地人口的三分之一。
_______英國駐印度總督本丁克
結論:殖民者對印度的經濟掠奪
材料一:英國政治上以種種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領地。規定王公死后若沒有兒子繼承王位,領地就歸英國所有。 結論:英國殖民者對印度的政治統治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并分析材料,了解印度民族大起義的背景。) 展示:
1857年年初,英國殖民當局發下了一種用涂有牛脂和豬油的紙包裝的新子彈,使用時必須用牙咬開。當時,駐印度的英國軍隊中有大量的印度土著雇傭兵,簡稱“土兵”。這些印度土兵不是印度教徒,就是伊斯蘭教徒。印度教徒視牛為神圣,伊斯蘭教徒則忌食豬肉,現在,殖民當局發下這種新子彈,顯然是對他們宗教信仰的侮辱。他們憤慨萬分,印度教士兵手捧恒河水,伊斯蘭教士兵面對《古蘭經》,發誓要向英國殖民者報仇雪恥。這是起義的導火線涂油子彈事件。
學生:幾名同學表演涂油子彈事件,了解印度民族大起義的導火線。 教師:英國的殖民統治激化了印度社會的矛盾,人們被迫奮起抗爭,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了。
教師: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章西女王是這次印度民族起義中杰出的女英雄。
展示:《章西女王像》
學生:女生齊讀感受章西女王精神
教師:從齊讀當中感受到章西女王什么精神?
學生:因為章西女王是為了印度的解放事業而犧牲的,她的行動代表了廣大印人民的利益;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講述章西女王的事跡,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敢于為國獻身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師:轟轟烈烈的印度民族大起義為什么會失敗呢?請結合印度民族大起義形勢圖分析。
展示:《印度民族大起義形勢圖》
學生:在印度民族大起義中,有三個起義中心,密拉特、德里、章西,他們各成體系,沒形成統一領導,使得他們前后不能呼應,不利于戰爭的開展。 教師:印度民族大起義雖然被鎮壓下去了,但是英軍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印度民族大起義具有怎樣重要的歷史意義,請同學們結合課本內容分析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歷史意義。
學生:印度民族大起義沉重的打擊了英國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這次起義也是19世紀中期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教師:民族解放運動: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和一切被壓迫民族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壓迫剝削,爭取民族解放,維護民族獨立的革命運動。 總結:殖民地人民的抗爭(課件表格) 習題鞏固、鏈接中考
1.工業革命后,西方列強瘋狂擴張,進一步激化了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矛盾,反侵略斗爭此起彼伏。以下斗爭以反對西班牙殖民統治為目標的是 A、19世紀中期印度民族大起義 B、美國獨立戰爭 C、太平天國運動 D、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2 .比較章西女王和玻利瓦爾的歷史功績,可以看出他們的相同之處是 A、反抗殖民統治 B、為民族獨立而戰死 C、摧毀了殖民統治 D、贏得了國家的解放
3 .下列歷史人物都曾經領導過本國人民進行反抗侵略的斗爭,成為本民族的英雄,其中,不屬于抗擊同一個殖民國家的是
A、林則徐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爾 D、華盛頓 材料題
圖一:17世紀初,英國殖民者借經商貿易之名,以掠奪性的剝削來壓榨印度人民,以武力來蠶食和霸占印度國土。印度民眾對立情緒不斷增長,終于爆發了大起義。1857年5月10日,起義首先在密拉特爆發。各地士兵和民眾紛紛響應,不到4個月,起義的烈火迅速燃遍幾乎整個北印度。起義勢力以德里、坎普爾和勒克瑙為三大中心。
圖二:西班牙殖民主義者在拉丁美洲的殘暴統治和大肆掠奪,引起當地除歐洲白人以外的所有人民的強烈不滿和反抗,并由此引發了拉丁美洲殖民地的獨立運動181 3年,玻利瓦爾領導委內瑞拉人民舉行起義,從此開始了艱苦卓絕的獨立斗爭。
1816年以后的十年間,玻利瓦爾率領起義軍隊,不屈不撓,英勇作戰,由北向南,轉戰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等地,橫掃南美大陸上的西班牙軍隊,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
(1)根據文字介紹分別寫出印度和拉丁美洲人民反抗的殖民國家。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