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溶液的濃度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九單元課題3《溶液的濃度》遼寧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九單元課題3《溶液的濃度》遼寧省優課
教學目標
1、認識溶質質量分數的含義。
2、能進行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3、認識溶質質量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4、感受化學就在身邊,化學正在影響生活,改變生活。
2學情分析
在本課題學習中,學生將進一步定量地認識溶液,體驗研究物質的定量方法,并進行基本的化學計算訓練。學生學習本課題所需的“百分比”“百分數”等數學基礎知識,理解“質量分數”不會有困難。但是化學計算是應用化學概念和原理的計算,學習的重心應放在準確理解、正確分析計算問題的化學原理、過程上。因此,在溶質質量分數的教學中,首先要引導學生理解概念,重視學生分析問題的思維過程,學會運用概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3重點難點
重點: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以及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難點: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創設情景,引出課題
【教師活動】
在“農業上防治果樹蟲害常用硫酸銅溶液配制波爾多液”的情景之下,展示A、B兩瓶硫酸銅溶液,引導學生找出相同和不同之處。
【學生活動】
從溶質和溶劑的種類等方面描述兩瓶硫酸銅溶液的相同之處;從溶液的顏色深淺、濃度等角度找出不同。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明確對于有顏色的溶液,可以通過溶液顏色的深淺初步判斷溶液的濃稀。
【教師活動】
在“醫療上常用到葡萄糖注射液”的情景之下,展示A、B兩瓶葡萄糖溶液,提問:“哪瓶符合要求?”
【學生活動】
學生結合已有經驗認為含糖量越高越好,且可以通過品嘗、測密度、等量溶液蒸干比較溶質多少等方式進行判斷。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明確在不知道溶液的配制清單時往往可以根據溶液的一些性質來粗略判斷濃稀。
【教師活動】
展示上述溶液的配制清單,引導學生從數據的角度判斷溶液的濃稀。
【學生活動】
結合溶質、溶劑、溶液的質量來分析、判斷溶液的濃稀。
【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從定性分析轉向定量分析,進而引出課題。
活動2【講授】圍繞核心,展開研究
【教師活動】
展示生活中一些常見溶液的標簽及體檢報告單。
【學生活動】
體會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有很多。
【設計意圖】
從生活走向化學,讓學生知道在眾多的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中,最常用的是溶質的質量分數,明確本節課的內容核心。
【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通過百度云學習平臺上傳的原創微課程視頻進行自主學習。
【學生活動】
帶著問題觀看微課程,然后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對微課程的自主學習、思考、討論,初步了解溶質質量分數的相關知識。
【教師活動】
圍繞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素材和開課時初步探討的問題設置題目,并利用plickers軟件及時知曉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而有針對性地點評、小結。
【學生活動】
結合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知識作答,利用手中的二維碼展示答案。
【設計意圖】
及時了解學生自主學習的具體情況,為接下來的個別輔導提供更有針對性的依據。同時,與引課時的問題相回應,幫助學生理解知識的發生、發展脈絡。
活動3【活動】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教師活動】
設置由易到難的闖關題目,并在學生完成過程中有求必應,提供及時援助。隨時打開學習平臺,關注學生的完成情況。同時對上一反饋環節中存在問題的學生第一時間進行個性化的輔導,掃清障礙,以確保闖關環節的正常進行。
【學生活動】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任選兩題,完成后拍好照片上傳至學習平臺對應的文件夾,互相批改、反饋、交流、修正。闖關過程中遇到困難可求助老師、同學或再次觀看微課程。
【設計意圖】
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輔導提供平臺,將適切的信息技術、優質的數字教育資源與課堂深度融合,使學生能夠更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使課堂效果更加優化。
【教師活動】
結合學習平臺上學生完成題目以及批改、反饋的情況進行整體上的總結和個體上的分析。
【學生活動】
結合教師的小結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并針對教師展示的個體案例進行積極的評價。
【設計意圖】
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及結果進行有的放矢的評價,充分肯定學生的優點,并策略地從正能量的角度指出不足及希望,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觀和科學的學習方法。
活動4【練習】聯系實際,深入研究
【教師活動】展示兩道看似孤立的有關溶質質量分數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題目,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加以完成,并進行積極的評價。
【學生活動】
一名學生利用ppt畫筆在電視屏幕上完成,其他同學寫在學案上。之后交流解題思路、互評解題過程。
【設計意圖】
給學生提供平臺,利用ppt畫筆完成解題,過程中可寫可擦、可圈可點,重點內容一目了然,為預設的理想教學過程的實現,提供了保障。
【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探尋兩個題目之間的內在聯系。在學生深入思考的基礎上將兩個題目中的重疊信息淡出,幫助學生看清問題的本質。
【學生活動】
透過題目表面看本質,猜測教師的設計意圖,在教師的引導下知曉題目的演變過程。
【設計意圖】
采取先展示分解問題再呈現合成問題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知識的演變、發生、發展過程,利于學生對知識間內在聯系的理解,形成“萬變不離其宗”的科學思想。
【教師活動】
引導學生聯想之前學習的化學方程式計算和本課的溶質質量分數計算,找出解決此類計算題的關鍵。
【學生活動】
結合計算體驗總結解題要點。
【設計意圖】
通過引導學生對前后知識進行聯系,幫助其將零散的知識點連成線、鋪成面,進而舉一反三。
【教師活動】
為想展示的學生們提供小白板,其他同學在學案上作答。過程中關注學生的細節,并針對閃光點進行評價。
【學生活動】
抓住上述環節中總結出的解題密鑰,完成題目,之后與白板上的答案進行對照、評價、修正。
【設計意圖】
教師適時適當的點評,對規范學生的答題過程及良好學習態度、習慣的養成均有深遠的影響。
活動5【測試】隨堂檢測
【教師活動】
選取生活中的素材作為背景設置題目,鞏固已有知識。
【學生活動】
從化學走向生活,利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感受化學的魅力所在。從化學走向生活,利用所學解決實際問題,感受化學的魅力所在。
【設計意圖】
通過具有鮮活情景的題目的設置,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實現學以致用。
活動6【講授】課堂小結
【教師活動】
對本節課的核心內容進行多角度小結。
【學生活動】
傾聽、領悟、內化。
【設計意圖】
深化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獲得超越原有知識的認知水平,同時使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得以升華。
活動7【練習】課后作業
【教師活動】
將分層次練習題上傳至學習平臺,供學生選做。
【學生活動】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題目,繼續定量研究之旅。
【設計意圖】
設置分層作業,滿足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的需求,為不同胃口的學生提供營養豐富的學習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