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化學肥料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九年級下冊11單元第二課題一化學肥料 重慶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11單元第二課題一化學肥料 重慶市優課
教學目標
1. 知識技能目標:課堂自主學習,知道常見化肥的名稱和作用及植物缺乏時的對應癥狀。
2.能力方法目標:能利用物理或化學性質區分常見化肥,提高知識的綜合解讀、利用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辯論中認識化肥、農藥使用的利與弊,學會辯證的看待問題。客觀認識化學是把“雙刃劍”,從而指導自己父老鄉親科學種植。
2學情分析
首先,該部分教學內容位于第十一單元課題2。學生通過對“酸堿鹽”的學習,已經能從結構上分類認識,并知道它們之間的反應特征,這為本節內容中的理論知識學習提供了保證。此外,《化學肥料》部分的知識貼近學生的生活,對于農村孩子更是學有所用。這樣的課更能讓學生體會化學源于生活又回歸生活,并能為更好的生活提供科學的指導。最后,本節課的設計結合了當地特產“奉節臍橙”,更能激發學習的欲望,產生學習的成就感。
3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常見化肥的名稱及其作用,并能根據植物的癥狀選擇合適的化肥。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通過性質差異,自主設計簡易實驗區別常見化肥。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視屏播放,引入課題
播放由教師本人親自錄制的“采訪接果農種植臍橙經驗和疑惑”的視頻,引入本節課的教學主體內容:植物生長發育與“N、P、K”元素的關系。由一生長欠佳的果樹圖片發問:果樹出現“葉片發黃、植株矮小、果實稀少”的原因。要求學生以“植物小醫生”的角色帶著問題自學教程80頁表11-1內容,結合果樹的病癥做出診斷。
活動2【活動】自主學習,解疑答惑
經3分鐘自學后,請學生匯報自己的診斷結果并簡要說明判斷依據。教師結合學生的診斷小結氮、磷、鉀元素對植物生長的促進作用及缺乏癥,并簡介常見的氮肥、磷肥、鉀肥和復合肥。最后再展示幾張校園中植物的圖片,讓學生結合所學判斷它們缺乏什么營養元素,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活動3【活動】針鋒相對,趨利避害
本環節為學生辯論環節。 從上一環節的圖片中過渡,化肥的施用是提高農作物產量必不可少的保障,預防病蟲害還需噴灑農藥,引出辯論主題“化肥、農藥的使用利大還是弊大”。將學生分為正方、反方,在結合生活經驗和教材介紹討論搜集論據后進入辯論環節,教師作為辯論會主持人引導學生開始辯論。辯論后教師做簡短小結:如何正確使用農藥和化肥?
活動4【活動】對比歸納,設計實驗
在采訪中發現果農在春季施肥后將幾種化肥的包裝弄混淆,帶回樣品希望學生能結合這些化肥的特殊性質,設計簡易實驗進行鑒別。學案提供有常見化肥的性質比較,為學生涉及實驗提供依據。該過程學生將被分為6人小組,一小組為單位討論設計鑒別實驗方案,并合作完成鑒別實驗。該環節的設計旨在讓學生學會分析、整合知識,提煉有用信息并學會合作分析成果,同時還可提高實驗技能。學會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并在學生匯報實驗方案及結果后總結銨態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項,使知識升華。
活動5【練習】當堂檢測,鞏固知識
設計有一連線題,要求學生能根據植物的生長需求為農民伯伯挑選合適的化肥。
活動6【作業】應知應會,課后檢測
1.指導學生將課堂所學帶回家,帶到希望的田野上,指導父老鄉親科學種植。
2.完成教材85頁相應的課后作業或準備與學案上的反饋練習。
化學肥料課時2課堂練習
【課內檢測】——雙基鞏固
1.下列關于化肥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銨態氮肥不能與堿性物質混放和混用
B.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產量具有重要作用,應盡量多施用
C.復合肥料能同時均勻地供給作物幾種養分,肥效高
D.長期施用硫酸銨、硫酸鉀會使土壤酸化、板結
【解析】:本題考查了化肥在貯存和施用中的注意事項。銨鹽不能與堿性物質混放和混用,否則會降低肥效;復合肥含有多種營養元素,能同時均勻地供給作物幾種養分,肥效高;硫酸銨長期施用會使土壤酸性增加,板結硬化;硫酸鉀長期施用也會使土壤板結。凡事都有兩面性,化學肥料也不例外——化肥在提高作物產量的同時也會對環境帶來不利的影響。
【答案】:B
2.下列化肥不宜與熟石灰、草木灰等堿性物質混合施用的是( )
A.碳銨 B.尿素 C.硝酸鉀 D.磷酸鈣
解析:銨態氮肥,易與堿性物質發生反應,產生氨氣,從而降低肥效。
答案:A
【課后反饋】——總結升華
1.下列化肥中,從外觀即可與其他化肥相區別的是( )
A.硝酸鉀 B.碳酸銨 C.氯化鉀 D.磷礦粉
【解析】:磷礦粉是灰白色粉末,其余三種物質均為白色晶體。
【答案】:D
2.糧食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1828年,德國科學家維勒首次人工合成尿素,標志著化學肥料的誕生。之后化肥在全世界普遍應用,使糧食產量大幅度增長。
(1)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可測定大面積農田土壤中的元素含量,經測定某地農田含鉀量低,需向土壤中施用的化肥是___________(填序號)。
①NH4Cl ②NH4H2PO4 ③KCl
(2)有些化肥混合施用會影響肥效。要鑒別(NH4)2SO4中是否混入了NH4Cl,應先加入_________(填化學式)。
(3)農田施用化肥在提高糧食產量的同時也給土壤和環境帶來破壞,某地農田長期大量施用NH4NO3和NH4Cl,使地下水中NH4+、NO3-、Cl-大量增加。為了防止由此引起的地下水污染,你的建議是___________ ________。
【解析】:(1)土壤中主要缺少氮、磷、鉀三種元素,因此,農業上主要施用含氮、磷、鉀三種元素的肥料。土壤中鉀元素含量偏低,應施用含鉀元素的肥料。(2)鑒別NH4Cl,也就是鑒別Cl-,常用AgNO3和稀硝酸兩種試劑,但(NH4)2SO4也能與AgNO3反應,生成微溶的Ag2SO4產生干擾,所以鑒別前首先除去溶液中的SO42-使之轉化為沉淀,常選用Ba(NO3)2,但不能選用BaCl2,因其含有Cl-。(3)水的污染源之一是農業中不合理地大量施用農藥、化肥,為了防止水污染,應科學合理地施用化肥等。
【答案】:(1)③ (2)Ba(NO3)2 (3)根據農作物需要,合理施用化肥(合理即可)
5.大棚種植蔬菜在冬季需要補充二氧化碳。某同學在自家大棚內設計補充二氧化碳的方法:將工業廢硫酸用水稀釋后,盛放在塑料桶內,懸掛在高處。每天向桶內加適量的碳酸氫銨,它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銨、二氧化碳和水。
(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將塑料桶懸掛在高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應生成的硫酸銨在農村還可以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碳酸氫銨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硫酸銨。能夠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氣體的濃度。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所以應該把水桶懸高。硫酸銨是很好的氮肥。
答案:(1)2NH4HCO3+H2SO4====(NH4)2SO4+H2O+2CO2↑
(2)CO2密度大 (3)氮肥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