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水資源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第三節水資源》天津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第三節水資源》天津市第四十三中學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水資源的概念和主要水體;
2、利用圖表、數據等資料感知水資源緊張的現象,并嘗試分析水資源緊張的原因及對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3、認識到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的特點以及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
4、結合實例說出我國跨流域調水的必要性。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圖釋導學,引導學生閱讀地圖及各種數據圖表,知道水資源時空分布的特點,總結其對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提高學生讀圖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以問題為載體,以情景為主線,以“多元互動”為手段,利用情景激趣法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3、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以課堂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習,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協作和團隊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節水意識,增強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初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逐步養成關心和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
2、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發展的關系,懂得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2學情分析
學生在本章已經學習了土地資源,也知道了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分布不均,因此,課堂中一定要促使學生養成關心和愛護資源的行為習慣。南水北調工程今年抵達學生的家鄉天津,與學生生活關系密切,使學生能夠感受身邊的地理事物,學習有用的地理知識,利于激發學習興趣。作為八年級的學生他們好奇、好表現、求知欲強,已經初步具備了讀圖、用圖、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學中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教學手段給學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另一方面要努力構建學生合作、交流、展示的平臺,在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獲取成功的幸福體驗。
3重點難點
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及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的對策。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實事引導入境
導入點題:天津市通過南水北調工程已于今年成功向長江借水。請學生思考天津缺水嗎?
學生活動:學生借助生活中的觀察和積累,說出天津缺水的原因。
設計意圖:以生活密切相關的時事導入新課,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本課的學習開了一個好頭。
活動2【活動】自主探究獲知
景觀差異:出示7月的天津市區的內澇,2010年5月和2012年5月天津七里海水域遙感圖像,南水北調的景觀圖,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如此多的景觀差異?
學生活動:四個同學為一個小組,利用學案資料包,確定案例,選擇工具圖表,運用分析方法,得出水資源分布特點,展開合作學習。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周邊熟悉的景觀變化,自主選擇合適的圖表,小組探索水資源時空分布變化。
活動3【講授】交流點悟構建
問題引導:根據“中國降水量分布圖”、“”中國主要河流凈流量圖”、“天津降水量柱狀圖”和“天津近五年降水量變化折線圖”,探究中國水資源時空分布規律。
小組學習任務:
① 水資源的季節分布規律?
② 水資源的年級變化規律?
③ 水資源的空間分布規律?
學生活動:此部分學習任務主要是在老師的引導下,自己讀圖總結規律,完成學案。
設計意圖:通過降水量柱狀圖、年平均降水量圖、降水量分布圖三圖,分析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合作突破難點。
活動4【活動】循例反饋應用
誰是真的:請根據三個資料,推測以上兩幅地圖是真是假,并說明理由。
學生活動:此部分學習任務主要是依靠看圖分析人類活動對水資源水量的影響。小組活動結束后,選派代表發言。
設計意圖:根據人口密度分布圖、工業分布圖、水資源配比圖,判斷我國嚴重缺水地區的分布情況,讓學生發現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影響。
尋找措施:以小區停水措施引導學生思考,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的解決途徑。
學生活動:由小區停水想到的儲存和調運,引出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的方法——興建水庫和跨流域調水。
設計意圖:在了解我國水資源問題的基礎上,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實例類比讓學生自行分析出解決水資源不足的途徑。
活動5【活動】實事拓展提升
珍愛水資源:展示中國水資源總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置,以及天津水資源現狀。
學生從心靈上受到沖擊,感受到水資源的緊缺。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家鄉水資源的嚴峻形勢,使學生感受到保護水資源的責任重大。
節水大擂臺: 男生女生節水知識比賽。
學生活動:學生自己發言,提出節水措施,男女生分開計分。
設計意圖:從學生身邊的生活入手,讓學生結合已有經驗有話可說。
活動6【講授】總結
播放保護水資源的視頻,總結本課知識要點,呼吁學生要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總結知識要點,建構知識體系,加強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