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節約與保護,水資源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星球地圖出版社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第二節節約與保護水資源-云南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星球地圖出版社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中國的自然資源中 第二節 節約與保護水資源-云南大學附屬中學(1)
第2節 節約與保護水資源
——學案
一、學習目標
(1)了解水資源的有限性及我國水資源的狀況
(2)了解我國水資源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3)懂得保護和合理利用水資源
二、知識點梳理
1、地球上最主要的水體是________水,我們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是指陸地上的______________。目前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它的儲量僅占全球淡水總儲量的___
地球上的水資源是____________的。
2、我國水資源總量_________,但人均占有量______。中國是個______水國家。
3、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_________,東部______,西部______,南方________,北方________。
4、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__________,夏秋______,冬春_______。
5、我國水資源在利用上還存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現象嚴重
6、如何解決我國水資源存在的四大問題(連線)
措施 所解決的水資源問題
A.跨流域調水 1.人均水資源不足
B.尋找淡水,控制人口 2.空間分布不均
C.節約、保護水資源 3.時間分布不均
D.興修水庫 4.浪費、污染現象嚴重
7、南水北調工程是把__________水系豐富的水資源,通過引水工程調到我國缺水嚴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地區。南水北調工程分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條調水路線,其中利用京杭運河的路線是_______線。
三、課堂檢測
1.我國生活生產中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來自于 ( )
A.河水和冰川 B.地下水
C.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D.淡化海水
2.我國水資源的時間分布規律是 ( )
A.夏秋多,冬春少 B.東南多,西北少
C.夏秋少,冬春多 D.南多北少
3.下列地區缺水最嚴重的是 ( )
A.東南丘陵 B.四川盆地 C.華北平原 D.東北平原
4.解決我國水資源季節變化大的措施是 ( )
A.跨流域調水 B.興建水庫 C.節約用水 D.防治水污染
5.解決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 )
A.跨流域調水 B.興建水庫 C.節約用水 D.防治水污染
7、解決我國水資源不足的途徑中,我們能直接參與的是( )
A.跨流域調水 B. 節約用水,防治水污染 C.興建水庫 D.海水淡化
《節約與保護水資源》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水是生命之源,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本節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水資源的分布,合理配置水資源,保護水資源。教材首先通過圖文材料闡述了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特點。由于水資源分布不均、水資源的多少與經濟活動對水資源的需求在地區上產生了差異,使得有些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這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影響,這就需要合理配置水資源。教材第二個主要內容:探究合理配置水資源,并且教材以南水北調為例,說明了跨流域調水的必要性。最后是水資源保護的內容。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目前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全國有400多座城市缺水,而且,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水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應該積極保護和節約水資源。在各類資源中,水資源是學生每天生活都要經常用到的資源,在水資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學習這部分內容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資源觀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地球上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況,辨證的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
(2)了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狀況。
(3)了解我國水資源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閱讀各類圖表,逐步培養和提高學生讀圖、用圖、析圖的能力
(2)通過學習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原因及解決途徑,培養學生分析、歸納等思維能力
(3)通過學習水資源利用狀況等資料,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具體分析、評價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導節約的資源觀,培養水資源保護意識。使學生能夠從我做起,以實際行動,保護和節約有限的水資源。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
A 我國水資源存在的問題。 B 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有效途徑。 (2)難點
A 我國水資源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之間的內在聯系
B 幫助學生樹立對淡水資源危機的意識,使學生能夠從我做起,以實際行動,保護和節約有限的水資源。 三、教學策略
本節課整合了商務星球版和人教版兩套教材,按課程標準巧妙設計。本節課的設計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教學內容順序做了適當調整,
以豐富的資料為切入點,創設教學情景,化抽象為具體。在教學過程中,采取“設疑-質疑”的教學方式,提出富有啟發性和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歸納,以化解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學會學習。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制作PPT課件。本課從圖片、資料、知識結構的展示做了精心的選取,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增大課容量,提高教學效率。 2、學生準備:
利用網絡或書籍,收集和了解有關水資源的資料。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導入語參考】 展示:昆明城區全景照片
師問:“大家看這張圖片,此情此景,熟悉嗎?” 沒錯,這就是你、我的家鄉——美麗的 昆明
很多文人墨客都用詩句贊美過昆明的秀麗山川。而其中耳熟能詳的就是孫髯翁的《大觀樓長聯》。哪位同學能背出長聯的前兩句?“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 ,喜茫茫空闊無邊„„!”
再請大家看這首“三面湖光抱城廓,四面山勢鎖煙霞,滇池岸邊渾如錦,春城四季滿鮮花” 師問“這兩首詩共同贊美的美景都是„..?” 滇池 滇池,煙波浩淼,碧波萬頃,按照風水的說法,它為昆明增添了源源不斷的生氣。請從地理學角度說說為何滇池為昆明增添了源源不斷的生氣?
充足的水源有利于灌溉,如此大面積的濕地,使湖濱土地肥沃,調節昆明氣候,氣候溫和;昆明被稱為春城。這些因素使得昆明成為了云南省特大城市
昆明因滇池而秀美,因滇池水而繁榮。 展示:昆明地區干旱的圖片
“猜猜是什么地方的照片?”還是我們的家鄉——云南 講述:2010年云南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災,三年大旱云南出現的景致:土地龜裂,農作物絕收。這個小女孩年僅6歲,她用她瘦弱的肩膀挑著兩瓶飲用水回家。而這,只是眾多飲水困難群眾的一個縮影。
沒有水,生產無法進行,生活變得艱難。
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起源、生存,延續都離不開水的滋養。今天,我們共同探討的主題就是水資源。 (二)新課講授:
1、了解地球上的水資源十分有限 補充資料:
據英國發展機構“眼淚基金”的一份報告說,2025年世界將嚴重缺水,到了2025年,世界三個人當中就有一個變成“水難民”被
迫離開家鄉。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是誰?”加加林。
加加林看到的是一個美麗的,藍色的„„星球。加加林說“人類給所在星球取錯了名字,應該叫做水球。”
設疑:“我們卻生活在一個缺水的水球。我們的星球為什么會鬧水荒?”
出示:《世界水體比例圖》讓學生通過觀察圖并思考討論,“什么是水資源?”“地球上水體儲存在海洋、陸地、大氣中。海洋水占97%,淡水僅占2。5%。,這部分淡水資源人類目前能否完全利用呢?” “目前人們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有哪些?”“目前人們直接利用的淡水資源所占比重?”
得出結論:地球上水是豐富的,但水資源卻是有限的 。 【板書】 有限的水資源 2、了解中國水資源現狀
(1)出示《世界七個水資源總量豐富國家比較圖 》讓學生觀察圖分析我國總徑流量和人均徑流量的情況,并思考討論,“世界水資源最豐富的七個國家中,我國位居世界第幾位?”“請大家再觀察我國人均量情況如何?這說明什么?”
得出結論:我們國家是一個貧水國家。我國水資源總量豐富, 但人均水資源不足。
【板書】我國水資源總量豐富, 但人均不足
(2)出示圖片:西北地區人們需要走幾里甚至是幾十里山路去取水,
很多學生上學的動力是“為了到有水的地方而努力讀書”。 然而,今年夏天廣州等154個城市因暴雨而發生城市內澇。
設疑:一邊干旱缺水,一邊水多成災,這是什么原因所導致的? 通過不同景致的強烈反差對比,讓學生分析其原因是我國降水空間分布不均,回顧“我國降水分布的總趨勢是?”“我國大多數河流水源補給是靠什么?”
通常人們用河流流量的多少來衡量水資源的豐歉程度,結合《中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圖》讓學生觀察圖并思考,“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的特點?”
得出結論: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東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總體趨勢有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板書】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
(3)出示“鄱陽湖枯水期的圖片”請大家猜猜這是哪里?(學生疑惑)請問我國最大的淡水湖泊是?(鄱陽湖)講述:這是枯水期的鄱陽湖。再出示“鄱陽湖豐水期的圖片”
設疑: 鄱陽湖不同的景致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通過不同景致的對比,讓學生分析其原因是我國降水時間分配不均。結合《哈爾濱、北京、武漢、廣州年降水量柱狀圖》讓學生思考,“圖中四個城市降水季節分配共同特征,什么季節降水多?什么季節降水少”“由此,推斷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特點?”
得出結論: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板書】我國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 (4)出示相關的圖片和資料,讓學生根據相關的圖片和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思考討論,“想一想,我國水資源在利用上還存在哪些問題?” 得出結論:我國水資源污染、浪費嚴重。 【板書】我國水資源污染、浪費嚴重
(5)出示“保護水資源的公益廣告宣傳畫”講述:“我們不能讓世界的最后一滴水是我們自己的眼淚。我們要怎樣行動起來?”出示“中國節水標志”并讓學生說說它的寓意?
設疑“面對我國水資源存在的四大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解決?” 3、根據我國水資源的現狀,所存在的問題,理解我們必須要合理配置水資源和保護水資源。
(1)設問:“針對我國水資源存在四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先讓學生相互討論思考,再以連線題的方式,讓學生根據我國不同的水資源問題找到其相應的不同的解決措施:人均水資源不足——尋找淡水,控制人口;空間分布不均——跨流域調水;時間分布不均——修建水庫;浪費、污染現象嚴重——節約保護水資源。
(2)設問:“我國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是哪個?” 出示《南水北調示意圖》并讓學生閱讀課本材料《南水北調工程》 通過分析討論,“這里的‘南水’指的是哪條河?”“為什么選調長江流域的水?” “工程中‘北調’調往哪里?”“這項工程分幾條調水路線?” “三條調水線路哪一條最容易實現?為什么?”“三條調水線路緩解華北地區缺水問題有幾條?” 設疑:“華北地區地處半濕潤地區,為何華北地區缺水嚴重?”出示《中國南北方地區耕地、水資源和人口對比圖》 ,
讓學生觀察圖分析我國南北方耕地資源和水資源的分配的情況,通過討論認識:我國南、北方水、土資源分配不合理,華北地區人口眾多,工農業發達、水污染等原因,導致華北地區缺水嚴重。
(3)設問:“你認為調水和節水,哪個更重要?我們生產生活應如何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情景設置----假如你是北方某農業廳廳長,在農業生產上怎樣節約和保護水資源?
在家庭生活中你是如何節約和保護水資源?(讓學生相互交流自己在家庭生活是如何節水、保護水資源)。
講述:中國走出水資源的困境是很有希望的,關鍵在于我們要去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保護水資源的小事。當千百萬人民都在努力做好這些事情時,它們疊加起來的大效果就能呈現。 4、課堂小結,板書呈現
5、課堂練習
6、輕松時刻,學生活動:依據大家所熟悉的《老鼠愛大米》的旋律,讓學生嘗試以《魚兒愛河糊》來改編一下這首歌。通過歌詞改編,提升學生情感,以表達我們對水資源的珍惜愛護之情。
七、板書設計
八、教學反思
本教案的設計亮點是:從學生的身邊入手,聯系生活實際,
激發學習興趣。以豐富的資料為切入點,創設教學情景,化抽象為具體。在教學過程中,采取“設疑-質疑”的教學方式,提出富有啟發性和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歸納,以化解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學會學習。本節課亮點體現在下列幾點:
1、有機整合“三維目標”,靈活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本節課,沒有放過任何一個激發學生情感的機會。從認知基礎到深入探究,巧妙地滲透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讓學生樹立對淡水資源危機的意識,使學生能夠從我做起,以實際行動,保護和節約有限的水資源。例如:本節課最后寓教于樂,以歌詞改編的學生活動結尾,這樣既將水資源的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又生動有趣,樹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倡導節約的資源觀,培養水資源保護意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