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好教育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第四屆“中國好教育”同課異構全國冠軍總決賽觀摩課《第一節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四屆“中國好教育”同課異構全國冠軍總決賽觀摩課《第一節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
第一節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
【課標要求】
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教材分析】
本節出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第一節前兩部分內容:一是對全球地表形態的塑造起主導力量的內力作用;二是對地表形態起“雕刻”作用的外力作用。
這兩部分內容從不同的空間尺度闡述內、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當今全球海陸分布的基本格局和地球的基本面貌,分析內、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表現形式以及對地表形態的影響,重點放在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的過程以及作用下地表形態的變化。前兩部分的學習,為進一步深化理解巖石圈的物質循環奠定了基礎。
【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見過多種不同的地表形態,并通過初中階段的學習,掌握了“五種基本陸地地形”的相關知識。在讀圖能力方面,初步具備了一些獲取信息的能力,但圖文轉換能力、表達與描述能力還不夠。因本節內容整體較比較抽象,第一部分——內力作用最為突出。學生空間思維能力較弱,在教學中則需借助一些模型、圖文材料、多媒體動畫、視頻等進行展示或模擬。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合作探究——沱江流域成玉的原因,正確描述內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和表現形式,理解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作用力。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內江市有玉的原因,理解外力作用的能量來源和表現形式,嘗試識別外力作用形成的不同地貌。
3、通過案例教學法,培養學生區域認知能力、獲取、整合信息與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形成“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地理思維方法。
4、建立內力和外力辯證統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態的觀點。
【教學重點】
1、內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及其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2、外力作用的表現形式及其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教學難點】
1、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作用力。
2、風化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教學方法】
活動元教學法、案例法教學法、讀圖分析法、演示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設備、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板書設計】
第一節 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一、內力作用
1、能量來源---地球內部的熱能
2、表現形式
(1)地殼運動
①水平運動——褶皺山系、裂谷帶
②垂直運動——地表起伏和海陸變遷
(2)巖漿活動
(3)變質作用
3、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
1、能量來源----太陽輻射能
2、作用方式
①風化
②侵蝕——侵蝕地貌
③搬運
④堆積——堆積地貌
3、對地表形態的影響---使地表趨于平緩
【教學過程】
活動安排 | 學生活動 | 教師活動 | 設計意圖 |
導入:沱江找石 內容:“現象:沱江找石熱,沱江有玉石”。 |
融入情境,提出疑問。 |
講述現象,展示內江大千玉。 |
激趣、引入、 埋伏筆。 |
【活動1】認識沱江流域 內容:根據材料一與圖1,說出沱江主要流經哪些城市。 |
1、獨立閱讀材料,提取信息; 2、請一位學生說。 |
1、提出活動要求; 2、請一位學生回答。 |
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能力。 |
【活動2】 探究沱江上游有玉的原因 |
1、觀看視頻,提取信息。 |
1、提出活動要求; 2、播放視頻。 |
1、初步了解玉石形成的一般過程,為分析沱江有玉做鋪墊。 2、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能力。 |
2、根據要求,完成活動任務1、2題。 ①小組交流、探究 ②請同學發言 |
1、提出活動要求; 2、巡視教室,了解學情; 3、點撥、指導。 |
1、鍛煉學生獲取信息、獨立思考的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合作探究意識; 3、化抽象為具體,形象的理解內力作用表現形式。 4、突出教學重點。 |
|
3、預習驗收 ——內力作用基礎知識 ①同學發言 ②全體同學用書本演示地殼運動 |
1、提出活動要求; 2、對學生發言進行點撥,歸納補充; 3、指導演示。 |
||
4、根據要求,完成活動任務第3題。 |
1、提出活動要求; 2、點撥、指導。 |
||
5、活動小結 內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地殼運動是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作用力。 |
對學生發言進行點撥,歸納小結。 |
突破教學難點 |
活動安排 | 學生活動 | 教師活動 | 設計意圖 |
【活動3】 探究沱江下游內江市有玉的原因 | 1、思考:巖層是如何在自然狀態下變成巖塊的? |
播發微課——風化作用 |
突破教學難點 |
2、根據要求,完成活動任務第1題。 ①小組交流、探究 ②請小組代表發言 |
1、提出活動要求; 2、巡視教室,了解學情; 3、點撥、指導。 |
1、培養合作探究意識; 2、通過具體案例,形象的理解流水作用。 |
|
3、預習驗收 ——外力作用基礎知識 |
1、提出活動要求; 2、對學生發言進行點撥,歸納補充。 |
1、培養合作探究意識; 2、通過具體案例,識別不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3、突出教學重點 |
|
4、根據要求,完成活動任務第2題。 ①小組交流、探究 ②請小組代表發言 |
|||
5、活動小結 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
|||
【活動4】課堂小結 |
1、分析內江大千玉的形成過程。 2、內、外力作用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3、再做課前活動對位練習第3題。 |
提出要求、 點撥、小結。 |
建立內力和外力辯證統一、共同塑造地表形態的觀點。 |
【活動5】課后實踐 |
內容:請同學們用今天學到的分析方法,搜集興義市一種典型地貌景觀相關資料(如:喀斯特地貌),探究其成因并將成果分享到學習群。 |
提出活動要求。 |
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