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挑山工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11單元“快與慢”《挑山工》福建省 - 泉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11單元“快與慢”《挑山工》福建省 - 泉州
《挑山工》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挑山工》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第11單元“快與慢”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通過挑山工登山,雖然身擔重物、走的路程比有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揭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哲理:無論做什么事,只要堅持不懈的朝著一個目標,腳踏實地的做下去,就一定能達到目的。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詞句,感受挑山工的形象。 3、學習人物的描寫方法。
4、體會挑山工向著目標,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梳理結構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挑山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挑山工有了哪些了解?
挑重物、走折尺形路線、路程大約比游人多一倍、 可是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2、接下來的文章中,記錄了作者在登山途中與挑山工的幾次相遇,并對挑山工進行了細致的描述。
自學要求: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3、4、5自然段,找一找作者在哪些地方遇到了挑山工,每一次相遇挑山工在干什么?
理清相遇地點:
山腳下(啟程)——回馬嶺(抽煙)——五松亭(整理挑兒)——極頂小賣部門前(交貨)
這幾次相遇的情景,作者是這樣描述的! 出示句子:
我們發現那個挑山工就坐在對面的草茵上抽煙。
我們爬上半山的五松亭,看見在那株姿態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兒的正是他。 在前邊的山道上,我們又幾次超過了他;但是總在我們留連山色的時候,他又悄悄地超過了我們。
在極頂的小賣部門前,我們又碰見了他,他已經在那里卸下擔子交貨了。 讀一讀這幾個句子,你發現了什么?
分小組讀,注意帶紅色的字。讀到這兒,你想問什么問題? “奇怪的是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比游人慢?”
你們的問題就是作者說的“不解之謎”!這個謎團在哪一次相遇中得到解答?(五松亭)作者對這一次相遇的描述與其他幾次有什么不同? 二、 聚焦對話,感受形象
1、哪些句子是寫人物對話的,請同學們找一找。
2、我們先來看看第3段中的人物的語言描寫的句子。(課件出示2句話) (1)他告訴我,他家住在山腳下,天天挑貨上山,干了近二十年,一年四季,一天一個來回。
(2)他說:“你看我個子小嗎?干挑山工的,給扁擔壓得長不高,都是又矮又粗的。像您這樣的高個兒干不了這種活兒,走起路晃悠!”
探究一、同樣是對話描寫,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直接引用、間接轉述) 師:第一句,用第三人稱間接地把人物說的話的意思轉述出來。
第二句,直接引用人物的語言。
既然是攀談,那么就會有問有答,我們來試著再現一下當時的情景,師生對話„„
這就是攀談,拉家常似的閑談,有問有答。可是文章中,作者并沒有這樣具體的描述,對話被省略了,特別是作者的話,為什么呢?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補充數據,體會勞動的艱辛,驚人的毅力。 指名朗讀(句子2),這句話挑山工是怎么說的?關注神態描寫,你讀出了一個
怎樣的挑山工?(開朗、樂觀、吃苦耐勞)
像這種能夠體現人物鮮明的個性的語言描寫,作者就直接引用。
4、剛才我們通過語言描寫感受了挑山工的形象,那么在作者眼中的挑山工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找出外貌描寫的語句,讀一讀,談談你的體會。匯報、交流 出示語段:
矮個子,臉兒黑生生的,眉毛很濃,大約四十來歲,敞開的白土布褂子中間露出鮮紅的背心。(特點:又矮又黑)
褂子脫掉了,光穿著紅背心,現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特點:身材健美) 讀,談體會,齊讀
小結:挑山工典型的長相和打扮,在青山綠樹的泰山中有特殊的美感,這樣的描寫與作者是一位畫家有關。 三、理解理兒,體會精神
在和挑山工的攀談中,作者解開了心中的謎團,我們看看作者和挑山工的這一段對話吧! 出示對話:
我:“我看你們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們前頭去了呢?你們有什么近道嗎?”
挑山工:“我們哪里有近道,還不和你們是一條道?你們走得快,可是你們在路上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停下來唄!我們跟你們不一樣。不像你們那么隨便,高興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實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樣,兩天也到不了山頂,就得一個勁兒往前走。別看我們慢,走長了就跑到你們前邊去了。你看,是不是這個理兒?” 1、師生分角色讀。
師:請問,你們有什么近道嗎?生„„師:換個說法? 師:那為什么常常跑到我們前頭去了呢?生:……
2、 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樣?從這段話中找到關鍵詞,圈畫出來。
結合課文找一找游人和挑山工不一樣的地方,同桌合作完成表格,小組交流匯報。
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之處: 比較項目 挑山工
游人 負重 挑著沉甸甸的物品 輕裝 路線 折尺形 直上直下 行程 比游人多一倍 比挑山工少一倍 速度 快
慢
原因 一個勁兒往前走
東看西看、玩玩鬧鬧
對比結論
挑山工屢次超過了行人。說明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就能后來居上。
我們對比得出的結論就是挑山工說的理兒!
3、 誰來再讀一讀挑山工說的話?挑山工是怎么說的?生讀„„ 為什么得意?生„„
課件:這段話是用對比的方法講理的。 四、感受結尾點明中心
1、這一趟泰山之行,馮驥才深深地為挑山工的話所折服,為挑山工的執著所感動。回來后他畫了一幅畫。(出示圖片和語段)
板書:話——畫
2、對照插圖讀一讀這段話,它指什么?
哪一句話是對這幅話的描述?哪一個詞最能體現這幅畫的精髓?(登攀)
這登攀的精神就是挑山工的精神。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我需要這種精神。 板書:話——畫——登攀精神
3、讀名言,感受登攀精神。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古往今來,凡成就事業,對人類有作為的,無一不是腳踏實地,艱苦登攀的結果。——(中國科學家)錢三強
五、拓展馮驥才的散文作品特點
板書設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