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盤古開天地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8課《盤古開天地》_重慶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盤古開天地》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專家、同行們: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第18課《盤古開天地》。下面我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作簡要的說明。
【說教材】
《盤古開天地》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專題是“燦爛的中華文化”。這個專題與第六單元的專題“壯麗的祖國山河”共同構成了本冊教材豐厚的文化底蘊。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為了圍繞“燦爛的中華文化”這個專題。《盤古開天地》想象豐富,脈絡清晰,文字敘述具體而生動,圍繞“創造”這個中心,講述了一個叫盤古的巨人,用斧頭開天辟地,用身體頂天蹬地,最后化作萬物,創造了美麗的宇宙的神奇故事。教學這篇課文,要使學生認識神話這種文學體裁,體會巨人盤古的獻身精神,感受我國古代人民的豐富想象力感受神話豐富的想象力,激發學生們熱愛祖國燦爛的傳統文化的情感。
說教學目標:
語文教學應關注學生多元世界的發展,課程目標要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三個維度來設計,要把這三個方面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因此,依據新課程對三年級階段目標及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和本課教材的特點,以及三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喜歡讀故事等特點,特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宇宙、黑暗”等13個詞語。
(2)能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掌握和了解學習神話故事的方法。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讀懂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真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加深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說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學生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能力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初步感知神話的特點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說教法】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讓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利用多媒體,引領學生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會運用電教媒體,直觀感受,激發情感和興趣。正確的教材處理是教學成功的基礎,科學的教法和學法的選擇則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本課我將主要采用“以讀為本”的教學方法,同時輔以“情景教學法、指導發現法”等。“閱讀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課是一篇想象豐富的神話故事,故事中優美的神話語言需要讀,高大的神話形象需要讀、深刻的神話內涵需要讀。只有通過層次讀、體驗讀、引讀、導讀等多種朗讀方式,再創設一定的畫面情景,給予一定的學法指導,才能達到實現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教學效果。
【說學法】
教無定法,學無成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學法也一樣。為了突出學生在學習發展中的主體地位,為了讓學生真真正正學語文,通過學會達到會學。在本課學習中,學生將在老師的主導下以“朗讀感悟、角色體驗、自主發現、小組合作學習”等多種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充分讀,體會,并發動學生相互評議、補充,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三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形象思維,有較強的表演欲望;三年級語文教學正處于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向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過渡的階段,本階段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在訓練中培養學生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
【說教學過程】
(一) 查預習 字詞過關
根據課程標準的安排,中年段要求學生認識漢字2500,會寫2000左右。具體到三年級上冊,要求學生認識200、會寫300。這樣的識字寫字安排,符合中年段學生學習重點與主要任務的變化──閱讀與習作的要求開始加強,識字寫字的任務逐漸減弱。所以對于的字詞的處理,我采用了預習完成,聽寫檢查的方式解決。
(二)解讀課題 知大意
上課伊始,開門見山,解讀課題。讓學生用朗讀分別強調“盤古、開、天地”這三個詞。朗朗書聲中,學生自然而然領會了誰干什么這個句式,體會到了漢語音節的音樂美,感受到了祖國語言輕重緩急的神奇。《新課標》要求“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其實,這種情感的培養是無處不在的,滲透在教學的每個環節,我這個解讀課題的設計就是一個小小的嘗試吧。
在這個提煉的過程中,學生初步感受到了文章的主旨。這是一種高效的讀書方法,對日益忙碌的現代人也十分受用。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會這種方法,學生將受益終生。
(三)品讀課文 想畫面
提煉中心后,就應該圍繞中心“讀中感悟、走進文本”了。現在,讓我們一起先走進“開天辟地”的神奇。
1、 領略“開天辟地”的神奇: 此環節中的情境創設簡潔自然,把學生一下子帶進了文本,為朗讀好這一段奠定了堅實的感情基礎。
層次朗讀、感悟神奇 :接下來,在連續的情感中,出示文字課件,層次朗讀。特級教師于永正說過:“正確的讀書方法不是盲目的讀,要讀得有層次、讀得有目的。”遵循這個指導思想,在這個部分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朗讀,學生通過“自由朗讀、感悟神奇;個性閱讀、體會神奇;體驗閱讀、內化神奇”,從字詞讀到內容讀到情感再讀到思想,層層遞進、環環緊扣、渾然一體。
2、感受“頂天立地”的頑強
(1)、角色體驗、感受頑強。
在這個環節,首先,讓學生角色體驗,學生變身盤古,邊讀課文邊做“頂天立地”的動作。在角色體驗中,他們走進了文本,讀懂了“頂、蹬”的意思,讀懂了盤古的高大,讀懂了盤古的頑強,這時,可能會有同學在親身體會后說:“好累喲。”如果有這個資源生成的話,就立即抓住,沒有的話就引導,讓學生體會,我們頂天蹬地一會就累了,那盤古呢,做了多久?
(2)、激情導讀、頌揚頑強。
順時我激情導讀“一百年過去了、一萬年過去了、十萬年過去了……”學生一次又一次接“盤古頭頂著天,用腳使勁蹬著地”。在一次又一次朗讀中,學生的情感一次比一次強烈,盤古頂天立地的形象也一次比一次高大。此時,無須太多的分析與講解,師生都已經和文本進行了高度的對話。
3、體會“化生萬物”的無私
朗讀結束后,我會抑制不住激情地引:“同學們,頑強的盤古最終還是倒了下去,他怎么樣了?”順勢進入“體會化生萬物”這個環節的學習。出示課件,我深情引讀課文中的排比的句式,排列成詩歌的形式,讀來瑯瑯上口,氣勢磅礴。教師、學生、文本三者的對話,通過讀,淋漓盡致的凸顯出來了。讀中,學生的語感得到了培養;讀中,盤古的無私得到了感悟;讀中,神話的特色得到了彰顯。朗朗的書聲中,還愁盤古的形象豐滿不了嗎?還愁初步感知不了神話的特點嗎?
(四)拓展新知 養興趣
國學經典是我國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個龐大載體,是我們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紐帶。古文,作為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朗朗上口,簡潔精辟,不僅是學好語言的基礎,也是書面寫作、人際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所以在拓展這個環節,我設計了用歌訣體誦讀《盤古開天地》的古文,在鮮明的節奏感中,培養孩子的民族認同感,激發閱讀中國神話故事的興趣。
《新課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葉圣陶也說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語文學習的目的就在于通過一定數量的范例語言讓學生獲得一種語言遷移能力,達到“自能讀書、自能作文。”因此,在這里,我設計了讓學生模仿課文展開想象復述課文,在小組內合作交流修改。這樣設計,要求明確,步步落實,一一到位。充分體現了小組合作的實效性,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和想象力。通過誦讀古文,講故事,神話在學生那里,已經是零的距離。在匯報的過程中,我除了適時指導語言積累外,還會通過我的評價與提醒,培養學生尊重別人、認真傾聽、真誠評價的好習慣。
五、層次作業、放飛個性
最后,遵循“我們的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我們的每一堂課都應該讓每個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這個教育指導思想,布置三個不同層次的作業,放飛個性。
【說板書】
靳家彥說:“板書是教師精心構思的藝術結晶,是濃縮的教學思路,板書設計在于精而準。”根據這個理念,我設計了這個板書,在我們學校,我們把它稱為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可以整理文章內容,抓住文章重點,還可以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所以,本節課,我借助思維導圖,理清了《盤古開天地》的題材、脈絡、表現手法,同時為孩子復述課文奠定了基礎。
【說課后反思】
回憶整堂課的教學過程,我覺得自己在引導孩子“讀”上做足了功夫,這節課通過多種多樣的讀的方式,激發想象,感受神話魅力。通過白話文、古文對比讀的內容,從另一個側面達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雖然自己精心準備了這節課,但是上完了之后,還是覺得有很多遺憾,也有許多的不足之處:
1、文章的情感基調沒有把握好。沒有撥動學生心中的情感,無奈學生只游離于文字,未能走進人物心中,與之同喜、同憂!
2、忽略了對學生朗讀的指導。教學過程中雖然有不同形式的讀,但在學生朗讀時,沒有抓住重點詞語,進行具體的指導,提高朗讀的質量,朗讀不夠到位。
3、感悟盤古的精神只限于表面,沒有真正融入內心。同學們剛進入三年級,認知水平還沒有上升到一定水平,他們的表達簡潔,無法真正所感、所悟。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仁:以上是我就神話《盤古開天地》一文所談的教學構想。大凡一堂成功的課堂教學,它都是由教學硬設計和軟設計兩方面構成的,本課也不例外。上面的構想僅僅是教學硬設計,在本課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努力地時時關注課堂,關注學生,捕捉課堂生成,將其作為新的教學資源為我的課堂增姿添彩。總之,力爭做到:每一堂課,上的永遠比說的好!謝謝大家!
盤 古 開 天 地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3.讀懂課文,認識神話這種文學體裁,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培養想象力,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教學難點:想象盤古身化萬物的神奇畫面,并能仿說一段話。
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教學準備:
1.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2.學生收集中國古代神話故事。 課前談話:
1.同學們,現在我們來做個猜猜看的游戲,看圖猜人物,開始。
2、談話:孩子們的課外閱讀真豐富。今天要上的課文預習了嗎?那我們就準備上課了。 教學過程:
一、查預習 字詞過關
1、小老師聽寫詞語
黑暗 下降 一丈 四肢 肌膚 遼闊 血液 滋潤 創造 2、看屏幕改錯,評價字詞預習效果。
- 2 -
二、初讀課文 知大意
1、引出課題
師:在古代中國神話中,還有一位巨人被稱為人類的老祖宗,他就是—— 板書:盤古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盤古開天地的故事。伸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師板書課題)注意盤字的筆順。先寫點,再寫橫,一筆一劃,把字寫工整。誰來讀一讀課題?(指導學生讀出誰干什么)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師:打開語文課本,再一次認認真真地把課文讀一遍。注意把每一句話讀通順,碰到難讀的地方反反復復的讀。開始。
征聲接龍讀課文,順便正音。(如果讀的效果不好,可以再讀詞語)
師: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能不能用書上的一句話來概括?把一個故事讀成一個句子。
師:這一句概括了整篇文章的內容,我們叫它——中心句。我們一起來讀。 師:有人說讀書更高的本領是能把一個故事讀成一個詞語。請同學認真地讀中心句,想一想你能讀成哪一個詞語?把這個詞語圈出來。來,誰讀出了什么詞語?(創造)。
師:有一天盤古醒了,他是怎么創造宇宙的呢?我們先來找一找這個問題的答案藏在哪些自然段里? 三、品讀課文 悟創造
1、品讀2自然段
生自由讀2自然段,思考這個自然段寫了盤古干什么?
- 3 -
師:孩子們,盤古一把斧頭就分開了天地,這個過程可以用一個成語來概括。想到什么詞兒沒有?(板書:開天辟地)
指導生讀出神奇的感覺(老師、男女生搭配讀,讀出畫面感) 2、品讀3自然段
小組合作讀3自然段,找一個概括,匯報。(可以請小朋友板書) 過渡:就這樣,盤古創造了天和地!天和地逐漸成形了,盤古也累得倒了下去。盤古倒下后,他的創造之路停止了嗎?他又做了什么?請大家默讀第四自然段,用書上的一句話來回答。
3、品讀4自然段
師:盤古雖然倒下了,但他并沒有停止創造美麗的宇宙。
師:(指著屏幕)看,這段話多美,它美得就像一首詩,讓我們像詩人一樣讀讀它吧。
他呼出的氣息,
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 他發出的聲音, 化作了隆隆的雷聲。 他的雙眼
變成了太陽和月亮。 他的四肢,
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 他的肌膚,
變成了遼闊的大地。 他的血液,
- 4 -
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
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 他的汗水,
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這一自然段有不少優美的短語,如“隆隆的雷聲”,你能找到類似這樣的短語嗎?在書上勾一勾。讓我們把它們記在心里吧。幻燈出示短語。齊讀
師:同學們,你們看到的神奇畫面難道僅僅只是課文里所寫的嗎?仔細看,你還會看到更多更多的畫面,大家想想盤古的牙齒、鼻子、耳朵、頭發、眉毛、手指頭、腳指頭、骨骼、經脈„„會變成什么?
請同學仿照上面的句式,將“他的( ),變成了( )的( )”補充完整, (學生自由準備,在導學案上寫下來。)
師:這排同學一個接一個地說!注意你在說的時候也要讓人感覺到很神奇喲,所以要注意說話時的語氣。
師:是啊,盤古,他用自己的身體化成了宇宙萬物,創造了所有一切的一切。ò鍟夯f物)孩子們也學會了創造,真棒!
同學們讀神話故事仿佛在讀一幅幅的連環畫,讓我們邊讀邊想畫面,把我們看到的,聽到的透過文字讀出來,這樣才能讀出神話故事的神奇,齊讀。
四、拓展新知 養興趣。
1、同學們,學到這里,我想問問大家,世上真的有盤古這個人嗎?這個故事都是真的嗎?這個故事是從哪兒來的?(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想象出來的。)
2、師:對,盤古開天地,這是一個——神話故事。像這樣的神話故事,有一本書上有很多很多。(課件出示《三海經》)
- 5 -
幻燈出示:經典神話故事《女媧補天》、《女媧造人》、《夸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倉頡造字》、《后羿射日》、
3、出示文言文,聽讀欣賞。
結束語:同學們,老師希望你們回去后,把這些神話故事找來讀讀,好好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豐富的想象力;丶疫可以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你可以用書上的語言,也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那就是你的——創造。 板書:
18 盤古開天地 開天辟地
創造 頂天立地
化生萬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