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五下年級“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廣東省 - 東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
25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是“國學泰斗”季羨林筆下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文章以清新優美的文字展現了德國獨特的異域風情,更寄予了作者對德國這一“第二故鄉”的深厚情懷。這也是五年級學生接觸到的第一篇季羨林的文章。怎樣讓學生在潛心會文的同時充分領略德國的風物民情?師者在處理教學時,借助多媒體資訊查閱了大量資料,并精心設計教學,制作了精美的課件,通過圖片、音樂、頒獎辭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渲染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參與熱情,使朦朧的想象與直觀的體驗相結合,從而更深刻地領會語言文字的魅力。良好地達成了現代信息技術和小學語文學科的整合。
第一課時
【教學理念】:
1.通過音樂和圖片等信息化手段的渲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初步感受德國的異域風情。
2.通過多形式的朗讀體驗、把握關鍵詞句的理解,領略德國這一“奇麗的景色、奇特的民族”,緊扣中心句,披文入情。
3.通過讀題置疑、找尋答案、回讀課題、總結學法等形式,引導學生初步感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一耐人尋味的境界。
【教學分析】: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是五年級下冊第七組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是出自我國的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筆下的一篇精美雋永的散文。本文不同于一般純粹寫景類的文章,而是娓娓道來景物背后的民族風情,作者先點明了德國是一個愛花的國度;然后回憶了早年在德國留學時親身感受到德國人非常愛花;接著用優美生動的語言,描述了德國家家戶戶窗口都開滿鮮花的情景,并抒發了自己的感慨:“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種境界“頗耐人尋味”;最后講述作者再次來到德國,又看到這番情景,表達了自己舊地重游的感受。在講述德國風景民俗的同時,用最精煉的語言點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長的哲理。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難。因此,根據單元訓練目標和本文寫作特點,指導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德國的民族風情特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課文,積累優美語言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并初步領悟作者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在現代信息化手段的輔助之下,運用音樂、圖片渲染氣氛,通過把握關鍵詞句、舉象、創境等手段,引導學生品味感悟語言文字的魅力,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潛移默化地受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教育,從而享受語文學習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重點指導“脊梁、嫣”三字的寫法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嘗試背誦第三自然段的部分內容
3.以“奇”為主導,梳理文脈,初步感受德國的異域風情
2
【教學重難點】:
品讀重點句段;感悟獨特風情
【教學過程】:
一、 課前談話,親近作者 1.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初,老師帶大家來認識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曾經在“2006年感動中國人物評選”中,這樣描述他——(課件出示,宣讀“頒獎辭”)這位白發先生是誰?請你用最響亮的聲音一齊來介紹他—— 2.學生輪流逐條朗讀簡介作者
3.師:是的,這位國學泰斗就是——(季羨林)!早在1935至1945年期間,季羨林先生就留學德國十年,就讀于著名的哥廷根大學。德國人民愛花養花的民族風情給季先生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四五十年后,當季羨林重回德國,見到了不變的美麗。不禁感慨萬千,寫下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文章。今天,咱們就來學習其中節選的一篇。上課—— 二、 初讀文本,學習生詞
1.讀題置疑:請齊讀課題——(生讀)注意:誰的花讓誰看?再讀——(生讀,強調“自己”、“別人”) 看到這樣一個題目,你有什么想法,或者說心里有什么疑惑、有什么問題嗎?(指名生說)
2.自由讀文:其實這幾位同學的問題都在講述同一個問題:德國人養花為什么是給別人看的?也許我們的疑惑能從文中找到答案,請同學們將課文自由朗讀一遍,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開始——(生自由讀書) 3.學習生字新詞:“小老師”帶讀(重點指導讀好“脊梁”)——理解詞意(示范“頗”字的理解,學生提出不懂的詞,師生共同解決)——指導難句朗讀。 三、 再讀文本,梳理文意
1.師:掌握了生字新詞,要讀好課文就不是難事了。老師和同學們合作來讀讀課文,我讀開頭和結尾的段落,請一、二大組齊讀第二段,三、四大組齊讀第三段。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德國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師生合作讀文) 2.交流匯報:課文主要寫了什么?文中哪句話最能體現德國給作者留下的印象呢?(指名生回答)題目往往就是文章的眼睛,結合課題來概括主要內容也是一種好方法。
四、 細讀文本,扣“奇”披文
1.師:德國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作者由衷地感嘆——(出示,生齊讀)究竟文中哪些地方讓作者感到特別“奇”的?(板書:奇)讓我們再次走進文本,默讀課文,將文中讓人感到特別“奇”的句子畫下來。(生默讀自學,師巡視) 2.從“奇”入手,品讀重點句段,披文入情。
預設1:“家家戶戶都在養花„„脊梁。”——這段話中,你覺得“奇”在哪里?(指名生說,師相機指導a“家家戶戶”——請如實地回答,咱們班哪些同學家有養花的請舉手(生舉手)那沒舉手的就是家里沒有養花的,這能算家家戶戶都養花嗎?(不能)“家家戶戶”什么意思?(每一家每一戶)就是說在德國每一家每一戶都養花,沒有不養的,和我們中國不一樣,怎么不叫人稱奇啊!b“脊梁”——請提起筆,在課文紙上跟老師來寫一寫這個詞(師范寫“脊梁”)“花的脊梁”是什么呢?請看(拿一枝花),這是嬌艷的花朵,這里就是“花的脊梁”。當花朵朝外開,花的脊梁就朝——(內),一條條“花的脊梁”朝內,才能有一片片的花朵朝外競相開放。他們養花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注意,老師讀
3
前面的話,你們讀書上的話(出示,師引讀,生接讀)也就是說,德國人在屋子里看不到爭奇斗艷的花朵,看不到嫵媚動人的花瓣,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花的脊梁、花的脊梁)奇不奇啊?(奇!)那就將這份感受送入到朗讀中,一起讀吧——(生齊讀,板書:家里奇)難怪作者會感嘆——(回讀中心句)
預設2:“走過任何一條街„„應接不暇。”——在家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那要想看到“花的臉龐”得去哪里呢?(生:街上)那我們就一起到德國的街道上去看一看——(課件播放圖片)畫面美嗎?(美!)比畫面更美的是文字,因為文字能帶給我們無盡的想象。請找找看,文中哪些文字描寫了德國街頭的美景?(指名生說,課件出示)請輕聲地自由朗讀這段文字,邊讀邊圈出讓你眼前一亮的詞語。(生自讀,師巡視)好,都圈出來了吧!誰來和我們分享一下(指名生說)——“應接不暇”這個詞在哪篇課文里見過?(《鳥的天堂》)形容鳥非常多,看見了這只,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這只又飛起來了,眼睛忙都忙不過來。那在這里,是指什么讓眼睛看不過來呢?(美麗的花,美麗的風景)哪些詞寫出了花的美麗?(生說:花團錦簇 姹紫嫣紅)多么富有意境的兩個詞啊!(出示)請大家抬起右手,一筆一劃地寫寫這個字(師示范板書“嫣”)閉上眼睛,用心想像,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是怎樣的景象呢?(師: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花團錦簇、姹紫嫣紅。生想象)說說,你眼前浮現了怎樣的景象?(指名生說)許多的花兒團團成簇地擠擁在一起,五彩繽紛,非常華麗。這就是——(出示圖片,齊讀:花團錦簇、姹紫嫣紅)這兩個詞把花的特點都寫出來了,你還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花”呢?(生說:百花齊放、爭奇斗艷、五顏六色„„)一條街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兩條街也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條條街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在德國,任何一條街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家家戶戶的窗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大片大片的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匯聚成了浩瀚無邊的——(花的海洋)這種比喻的修辭手法不僅寫出了花美,還寫出了花多,讓我們如同置身在——(花的海洋)那就讓我們走進“花的海洋”、“花的世界”,讀吧!(生齊讀)當文字所描繪的畫面浮現在眼前時,這些文字就不僅刻在了我們的腦海里,更刻在了我們的心里。請閉上眼睛,想象畫面,試著來背背吧——帶著想象來讀書、來背誦,也是一種記憶的好方法。透過字里行間的描寫,我們分明看到了奇麗的街景、奇麗的德國。難怪作者由衷地感嘆——(回讀中心句,板書:街上奇)
預設3:“我走在街上„„都開滿了鮮花。”——其實文中還有一處看似平常,卻讓人感覺意想不到的文字,它就隱藏在課文的最后一段,看你有沒有一雙會發現的慧眼。(出示)找對了嗎?一起讀吧!(齊讀)“又是”是什么意思?(又一次,再一次)從課文中我們得知作者季羨林是闊別多久回到德國的呢?(四五十年)四五十年,也就是半個世紀過去了,德國仍然像以前那樣,家家戶戶都養花,家家戶戶的窗口前都開滿了鮮花,街道上依然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我們完全可以相信,這樣的景色將會永遠延續下去。這怎能不令人稱奇呢?讀吧!(生齊讀,板書:永遠奇)就連我們也不得不由衷地感嘆——(回讀中心句) 五、 回扣課題,找尋答案
1.再次默讀課文,找尋課題置疑的答案
師:到了這個時候,我們剛上課讀課題時提出的問題答案找到了嗎?課文中有一處文字對這個問題給出了明確的解答,咱們再看看課文,找出這處文字。 2.創設語境回還誦讀,初步理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 師:好的,我看很多同學都找到了(出示),這就是問題的答案,讀——(齊
4
讀),再讀一遍,讀到自己的心里去——(齊讀,板書“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師:德國是一個奇特的民族,從養花這件事上可以看出他們有著——(生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崇高境界,正因為有著——(生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這種境界,才有了這道奇麗的景色,才有了這個奇特的民族,才有了這樣一個題目,讀——(生齊讀課題)這一讓啊,讓出了一片奇麗的景色;讓出了一個奇特的民族;讓出了這種——(生接:“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境界!請用你心底的聲音,再讀課題! 六、 總結學法,推薦閱讀
1.總結學習過程,提煉學法:當我們找到問題答案的時候,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們學習的過程、思考的過程,從讀課題到讀課文,層層遞進,步步深入。不僅通讀了全文,掌握了本課的生字新詞,還整體感知了課文內容,初步領略了德國的獨特風情。但是,文中還有許多的懸念等待著我們去探尋、去揭曉,下節課我們將繼續隨著季羨林先生的描寫,去細細品味耐人尋味的文字,去細細感知耐人尋味的境界。
2.推薦閱讀季羨林先生作品:《德國印象》、《留德十年》、《故鄉明月》„„
【板書設計】:
25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
人人為我 我為人人
奇
家里奇 街上奇 永遠奇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