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扁鵲治病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語文人版四年級29寓言兩則-扁鵲治病-湖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扁鵲治病》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扁鵲治病》是一則寓言故事,取材于戰國時期名醫扁鵲的傳說故事。對于四年級孩子而言,理解本文內容已經沒什么難度。選編這則寓言,一是使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因此,我把教學的重點定位在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系上下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基于以上分析,我認為本課教學應注重三點:
一是注重學生語文思維的訓練。針對主要內容“名醫扁鵲給蔡桓公治病,蔡桓公病死了”這一問題,引導學生質疑:“名醫”是不是名醫?病是不是太重?桓公自身是不是有問題?通過一個主問題,三次叩問把學生的思維一步步引向文本深處。這三次叩問,是指向核心素養的叩問。學生在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活動中,能夠辨識、分析、比較、歸納、概括基本的語言現象和文學形象,并能有依據、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發現,不僅豐富了對文學形象的感受與理解,豐富自己的經驗與語言表達;還發展和提升了語文思維。
二是注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對于“扁鵲”,學生是陌生的。教學中,老師可以自制微課,補充介紹扁鵲“起死回生”的故事、中醫四大診法“望聞問切”的知識„„生動形象的微課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不動聲色的把“中醫文化”植根于學生幼小的心靈。拓展環節,老師推薦文言文《扁鵲拜見蔡桓公》第一段,了解作者韓非,推薦閱讀《韓非子》中的其他寓言故事,讓簡潔明快的小古文為孩子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播下種子。
三是注重以生為本,讓學于生。采用小偵探破案的形式,引導孩子大膽質疑,然后梳理出有價值的問題,再圍繞重難點或自主學習,或小組討論,將課堂的時間還給學生。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發現者、開發者、欣賞者和組織者,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質疑,去文本中找證據,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詞句的意思。
2.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內心想法,感受名醫扁鵲神奇的醫術和高尚的醫德。
3.在歸納、推理中發展學生語文思維,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漸、諱疾忌醫。
4.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閱讀之情。 【教學重難點】
1.發展學生歸納、推理等語文思維能力。 2.理解寓言的寓意:防微杜漸、諱疾忌醫。 【教學準備】
1.制作課件、微課
2.制作表演課本劇的頭飾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二則寓言《扁鵲治病》,舉起右手食指,跟老師一起寫課題(師板書,生書空):“扁”的“戶字頭”這一撇是豎撇,要寫得長一些。“鵲”是喜鵲的鵲。
為什么是喜鵲的鵲呢?我們來看個微課——
原來是這么回事啊!來,讓我們一起讀課題——《扁鵲治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翻開書141頁,輕聲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生自由朗讀課文)
2.我們先來檢查字音是否讀準確了,第一行誰來讀?(如果他讀得對,咱們就跟他一起讀兩遍)
第一行:扁鵲、蔡桓公(正音:桓) 第二行:拜見、不理睬
第三行:腸胃、骨髓。(正音:骨髓);
第四行:敷燙、幾劑湯藥。(對比字形“腸、湯、燙”:觀察這三個紅色的字,你發現了什么?)評:你分析得非常正確,很多時候,我們可以用區別部首的方法來記住一組形近字。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指名概括)概括的真簡潔,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起因、經過、結果) 引導:今天,老師再教大家一種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補充課題法,誰再來試一試。
出示:( 什么樣的 )扁鵲( 給誰 )治病,( 結果怎樣 )。 概括后出示:(名醫扁鵲給蔡桓公治病,蔡桓公病死了。) 評: 真聰明,一點就通! 三、叩問質疑,發展思維
大家看,這篇課文主要講了:“名醫扁鵲給蔡桓公治病,蔡桓公病死了。”咦!有什么問題沒有?“名醫扁鵲給蔡桓公治病,蔡桓公卻病死了”?(引發質疑,產生探究問題)
預設:①“名醫”到底是不是名醫呢? 評:會提問題的孩子都是聰明的孩子
②“病”是不是太重了呢? ③是不是蔡桓公自己的問題呢?
老師整理了一下,同學們剛才提出的大概是這樣幾個問題,看看是不是? 今天,我們就來當一回小偵探,查一查桓公的案子。先帶著這幾個問題默讀課文,找出相關證據,注意先圈畫出關鍵詞句,再在小組內交流。(生按要求默
讀,小組交流)
全班交流: (一)叩問一:
1.我們先來調查 “名醫”的問題,你找到了哪些證據?
A1扁鵲在蔡桓公身邊站了一會兒,說:“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生:是名醫,從“站了一會”體會到的,普通醫生:抽血、B超、CT„„ 評:你很會讀書,不僅抓住描寫扁鵲動作的關鍵詞來體會,還能聯系看病的經歷來理解,真棒!
還有沒有寫他一看就知道桓公生病的句子呢?
A2又過了十幾天,扁鵲老遠望見蔡桓公,只看了幾眼,就掉頭跑了。 評:只是遠遠一“望”,就知病情,高啊!這就叫——(板書:望而知病) 過渡:你還有其他證據嗎?
B皮膚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展到腸胃里,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
生: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病情,扁鵲能用不同的方法來治療,他知道對癥下藥——名醫,不像現在的一些醫生,只會打針。
評:“對癥下藥”你概括的太好了,我們寫下來(板書:對癥下藥) C過了十來天……十來天后……又過了十幾天……五六天之后…… (如果學生找不出,直接出示:讀讀這些表示時間的詞,你發現了什么?) 追問:為什么不過20天來?不過2天就來?(因為扁鵲知道病情發展進程) 評:因為扁鵲知道病情以后的發展進程,這叫——(板書:料病如神) 小結:小偵探們,咱們理一理我們找到的線索,(看板書)扁鵲不僅能望而知病、對癥治病,還能料病入神,的確是醫術精湛啊!
2.可是,僅僅是醫術精湛就叫名醫嗎?(不是,還要醫德高尚) 那扁鵲醫德如何呢?誰找到了證據?
生:我從扁鵲一次又一次勸告蔡桓公的語言中體會到他醫德高尚。(板書:再三勸告,課件集中顯示扁鵲的三次勸告)
A.“大王,據我看來,您皮膚上有點小病。要是不治,恐怕會向體內發展。” B.“您的病已經發展到皮肉之間了,要不治還會加深。” C.“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腸胃里,再不治會更加嚴重。” 引導:
(1)扁鵲為什么再三勸蔡桓公治病呢?
(生1:他希望蔡桓公能早日痊愈,而蔡桓公又不聽勸,他心里急,所以一次又一次地勸告)請你帶著這樣的心情讀讀這3次勸告(評:你是個盡職的醫生!) (生2:就是冒著殺頭的危險我也要勸大王治病。)
師:為什么是殺頭的危險呢?(得罪大王會有殺身之禍,會誅九族) 評:真是伴君如伴虎啊!就算是殺頭也要救大王!請你讀。 評:你已經走進了扁鵲的內心!(你真是個慈悲之心的醫生啊!) 隨著時間的推移, 桓公的病情日益加劇,扁鵲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一次又一次的前來拜見,因為他知道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他不能見死不救啊!咱們一起讀(齊讀)
(2)像扁鵲這樣既醫術高明,又有慈悲之心的醫生,我們可以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他。(板書“妙手仁心”,齊讀兩遍)
3.老師還收集到了與扁鵲有關的小故事,我們一起來看:(微課:①起死回生 ②中醫“四大診法”——望、聞、問、切)
過渡:(回到主問題)這樣看來,扁鵲是不是名醫?(是)桓公的死與扁鵲有沒有關系?(沒)那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個疑問,是不是桓公的病太重了呢?(不是)
(二)叩問二:破案要講證據!拿出你的證據來——
1.皮膚病用熱水敷燙就能夠治好;發展到皮肉之間,用扎針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發展到腸胃里,服幾劑湯藥也還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醫生再也無能為力了。
(①皮膚-皮肉-腸胃-骨髓:由淺入深、由輕到重;
②能夠治-可以治-還能治-無能為力:病入膏肓,無藥可救)
評:你看,抓住這幾個關鍵詞,一下子就使案情有了突破性進展!就請你來讀讀這句話,注意這幾個關鍵詞。(指讀) 評:
2.如果蔡桓公要改變這個悲慘的結局,他應該怎么做? (生:應該從還是小病的時候就開始治。)
評:對啊,如果能夠在一開始只是微不足道的小病的時候(出示:微),蔡桓公就能夠引起重視,加以防治(出示:防),就能夠杜絕(出示:杜)這個病情的發展,從而得到有效控制(出示:漸),也不至于產生今天這樣的情況。這就叫做“防微杜漸”。讓我們一起再讀這個詞(齊讀),現在“防微杜漸”還用來比喻——(齊讀)。
過渡:(回到主問題)學到這兒,你們說桓公的病重不重?(不重)名醫是名醫,病又不重,那桓公是怎么死了的呢?(不聽勸告)
(三)叩問三:蔡桓公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你找到了哪些線索? A蔡桓公說:“我的身體很好,什么病也沒有。” B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有病的人治病…… C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沒有理睬他。
D蔡桓公聽了非常不高興。(生答后集中出示)
引導:對待扁鵲再三勸說,蔡桓公是什么態度?他心里會怎么想? (不相信、不以為然、越來越生氣、固執„„學生每說一種態度就請他朗讀) (當學生說到:蔡桓公不愿相信自己有病,不愿看醫生時,揭示“諱疾忌醫”) 小結:像他這樣不相信自己生病了,不愿意治病的情況我們也可以用一個成語概括,那就是“諱疾忌醫”(出示)在古時候,這個故事的題目就叫“諱疾忌醫”,咱們一起讀這個詞。后來,人們還用“諱疾忌醫”這個詞比喻——
過渡:(回到主問題)這節課,小偵探們已經查得很清楚了,蔡桓公最后落得這樣的結局,是誰造成的啊?(他自己)
四、角色扮演,再現形象
1.扁鵲一次又一次誠心勸告(出示扁鵲勸告),蔡桓公卻一次又一次充耳不聞,(出示桓公反應)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他們的表現,讀出扁鵲的焦急,蔡桓公的生氣。女生讀扁鵲的話,男生讀桓公。(評:多么鮮明的人物形象啊!老師還準備了道具,想不想演一演?)
2.指名演扁鵲、桓公、桓公左右的人
評:你們已經完全走進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謝謝你們的分享! 五、聯系實際,深化理解
1.創設情景,音樂起:五六天之后,蔡桓公渾身疼痛,不久他就病死了,桓公本來能夠好好地活著,享受著人間富貴,可是最后他卻死去了,一切對于他來說都沒有任何意義了。
2.出示:①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對蔡桓公說些什么呢?
(預設:你應該聽從勸告,要防微杜漸,不要固執己見;……) 評:剛學的成語就用上了,這就叫活學活用
3.出示:②讀了這個故事,你想對自己和身邊的人說些什么呢?
(預設:“忠言逆耳利于行”啊!要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要防微杜漸,不要諱疾忌醫!)
評:a結合寓言的學習,能夠對自己的生活有所啟迪和思考,真了不起!
b生活中,我們也要正確對待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及時克服。 c“金無足金,人無完人”,只要及時改正,就不算晚。 六、拓展延伸,初識古文
1.通過這個寓言的學習,我們明白了很多道理,在欣喜之余,我們還要感謝本文的作者──韓非。《扁鵲治病》這則寓言就是出自《韓非子》。(課件出示:豎版竹簡上的古文):這是原文中的第一段:
扁鵲見蔡桓公,立有間(jiàn),扁鵲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將恐深。”桓侯曰:“寡(guă)人無疾。”扁鵲出。桓侯曰:“醫之好(hào)治不病以為功。”
師范讀
師:能看明白嗎?那我要考考你們:我說一句課文中的句子,看看你們能不能找出古文中相對應的句子──
A “蔡桓公說:‘我的身體很好,什么病也沒有。’”(桓侯曰:“寡(guă)人無疾。”)
B “這些做醫生的,總喜歡給沒病的人治病。醫治沒病的人,才容易顯示自己的高明!”(“醫之好(hào)治不病以為功。”)
多簡潔,多明快的古文啊!孩子們,你們愿意一起讀嗎?(配樂齊讀) 2.你們看,多有意思的古文呀,告訴你們,在《韓非子》這本書當中,還有很多寓意深刻的故事,如:《愚公移山》、《濫竽充數》、《鄭人買履》、《老馬識途》„„同學們課后可以找來讀一讀。
【板書設計】
望而知病
扁鵲治病 料病如神
妙手仁心 對癥治病
再三勸說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