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植物媽媽有辦法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二上《植物媽媽有辦法》河北省 - 石家莊-國家級優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二上《植物媽媽有辦法》河北省 - 石家莊-國家級優質課
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3課
植物媽媽有辦法
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植物媽媽有辦法》主要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同時告訴小讀者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很多,仔細觀察就能得到更多的知識。本課的突出特點是擬人手法的運用,文中把植物和種子分別當作“媽媽”和“孩子”來寫,讀起來親切、有趣,此外本課自始至終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致。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以“大自然的奧秘”為主題,本課作為一篇介紹植物傳播種子方法的科普小作品,它以擬人手法、韻文的形式表現出來,朗朗上口,益于調動小讀者的閱讀興趣,增強他們觀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一)教學重點:1.在讀中感悟課文的韻律美,了解課文介紹的植物傳播的知識。
2.正確認識生字、書寫生字。
(二)教學難點:激發觀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識、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 二、學情分析
學習這篇課文的學生年齡一般都在7到8歲之間,該年齡階段的學生想象力、創造力顯著發展,但思維水平總的來說還是非常低的,思維過程還需要依賴具體的現象。感知系統較為籠統,往往只注意表面的現象和特征,隨著教學過程的深入,知覺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明顯發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大約在15-20分鐘。
因此,本著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充分的分析學情的基礎上,增加直觀的圖片,輔助學生建立思維對象。采用先梳理課文,再總結課文內容的形式,降低學生抽象思考總結的難度。增加多樣的閱讀游戲,采用多種方法隨文識字,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集中注意的時間,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歸納整理、隨文識記、游戲鞏固等多種環節掌握“植、如、旅、靠、備、紛、刺、底、炸、離、察、識、粗、得”15個生字,會寫“法”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觀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識、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 3.在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的交流中體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 三、教學準備
1. 學生準備:課前預習,讀順課文,初步解決生字詞的認讀問題。 2. 教師準備:課件、蒼耳實物。
3. 教學環境與設備:錄播教室、Hiteach設備、交互式白板、智能一體機、智能手機。 四、教學過程
(一)激情談話,導入新課
1.課前經典誦讀:學生背誦每周誦讀內容,朱熹《春日》。
師:在這個萬紫千紅,春意盎然的季節里,同學們你們想去春游嗎?生:想去。
2.板貼課題:今天老師就請植物媽媽帶領我們一起去探尋植物世界的奧秘,讓我們一起走進詩歌----植物媽媽有辦法。[設計意圖:課前放聲誦讀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初步感知春天是萬物復蘇,播種的季節。]
3重點指導寫字:觀察“法”字的筆順、筆畫、結構、占格。通過交流,加深印象,老師范寫“法”說明要點,學生書空。 師:接下來我們來書寫“法”,注意寫字我們的姿勢要怎么樣——(生答)頭正身直腳放平,還有“三個一”——(生答)一尺一拳一寸。咱們賽一賽看誰坐得最端正,字寫得最漂亮。注意“提筆即是練字時”在寫的時候先描紅,觀察字的筆順、筆畫、占格。(師巡視指導)[設計意圖:隨文識字引導學生樹立讀寫意識,養成良好的書寫姿勢。] 師: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這位同學寫的“法”,誰來點評一下。(HiTA拍照展示)[設計意圖:低段教學以識字寫字為主][信息技術使用及分析:直觀展示學生的書寫作品,方便及時指導,激勵學生提高書寫水平。] (二)初讀課文,掌握生字 1.初讀課文,認識字詞:
組織學生自由朗誦,在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多字,不少字,不錯字”,計時一分半。[設計意圖: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讓學生自主朗讀課文,既尊重學生的意愿,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信息技術使用及分析:運用智慧課堂的計時功能,讓學生把控學習節奏,高效完成自讀任務。] 2.生詞游戲,鞏固識字:
通過學生自讀、同桌互讀、小老師帶讀等多種形式學習生字詞,在活潑生動的形式中及時鞏固生字詞。
師:嘟嘟嘟小火車開動了,從你這里開。(隨機開小火車) 師:小火車現在開到山洞了,黑漆漆的,大家閉上眼睛,一會看到什么就大聲喊出它的名字。 (聚光燈功能)
師: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兩位特殊的生字朋友,誰知道他倆為什么特殊? 生:多音字。
師: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你能說說你知道的“為”的讀音嗎? 師:“得”字的讀音就藏在咱們的詩歌里呢,快找一找,找到了自動坐好。(生找兩個讀音)得可是個臭美的生字,他不僅有兩頂生字帽子,還有第三頂輕聲得。
[設計意圖:集中掌握多音字,在句子中熟練運用多音字,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他成為了一名優秀的老師。 遇到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 運動會上,他跑得很快。 八點我就得寫作業。
我得到了一個生字五角星。
[設計意圖:在游戲中鞏固識字,培養學生勇于挑戰的品格][信息技術使用及分析:運用智慧課堂的抽人功能,對學生產生心理暗示,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三)整體感知,重點理解:
1.自讀課文,小組討論:思考課文介紹了哪幾位植物媽媽?它們是怎么傳播種子的? 在課文中畫出來,讀一讀,再和同桌說一說。
師: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會傳播種子的植物?生:三種。(生回答師貼黑板貼)[設計意圖:低
段學生抽象概括能力還在成長階段,板貼可以有效的完善學生的思路,清晰的呈現課文脈絡。] 2. 分小節理解交流:
(1)蒲公英:重點理解紛紛、降落傘、四海為家。
A 理解“紛紛”。
交流關于蒲公英的印象,老師展示圖片,邊看課件邊引導:看它的果實還真是毛茸茸、圓乎乎、輕飄飄的,多可愛呀!他們的種子就藏在這毛毛里。當微風吹過的時候,這些種子就會怎么樣?(生答:飛走了)是怎么樣飛走的?(生答:一個接著一個)用詩歌中的一個詞就是——紛紛。[設計意圖:針對學生特點展示多樣的圖片,吸引注意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B理解“降落傘”。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降落傘嗎?誰能說一說他是什么樣的?看看老師準備的圖片(出示降落傘的圖片)誰能說一說一般在什么情況下用到它? 生答:從高處掉下來的時候。
師:是的,降落傘可以幫助高處落下的人降低危險,讓人安全著陸。可見蒲公英媽媽多么愛自己的寶寶啊!
C 理解“四海為家”。
師:小朋友們,現在你們就是蒲公英媽媽的孩子啦,帶著媽媽送給你們的降落傘,乘著微風紛紛出發,你們都想飛到哪里去呢? 生1:我飛到了上海。 生2:我飛到了北京。
生3:我飛到了歐洲。等等。
師:蒲公英的種子飛到哪里,就在哪里安家落戶,用詩歌里的一個詞就是——四海為家。 就讓我們把自己當成正在旅行的小蒲公英,懷著自由又快樂的心情全班齊讀第二小節。師指導:紛紛和輕輕要讀的輕柔一些,體現出種子輕飄飄的愉快的心情。
(2)蒼耳:重點理解鎧甲和蒼耳傳播的辦法。
A 利用工具書,理解“鎧甲”。 師:你讀得非常流利,請坐,有沒有同學說一說在這一小節中你覺得哪個詞不容易理解? 生:鎧甲。
師:遇到不會的詞我們怎么辦—查字典。
大家競賽,誰先查到鎧甲的意思就按下你的遙控器。生答。
師評:你真厲害,看來你已經熟練的掌握了查字典的方法。字典可是一個好老師,雖然他不會說話,但肚子里的知識不少,課后如果遇到不會的問題,大家可得多問問他。[設計意圖:鞏固音序查字法,學生能學會準確迅速的在字典里找到所要查的漢字。]
B 實物蒼耳,感受傳播方法
師:現在打開老師課前發給大家的小紙袋,里面就藏著一只真的蒼耳,看一看,摸一摸。 師:誰來說一說蒼耳是什么樣子?(有刺)摸上去呢?(很硬、很扎)用詩歌里的話就像穿上了——鎧甲,蒼耳寶寶有了這樣一件鎧甲,除了保護它不受傷害,最重要的是還可以掛在動物身上旅行呢。[設計意圖: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充分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通過直觀教具的演示,幫助學生自然而然的理解了課文內容,也激發了學生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
師:大家看(PPT),這是一株長滿蒼耳的樹,看誰來了——兔子。小兔子一蹦一跳地經過,蒼耳寶寶就掛在他們身上被帶去旅行了。我們把蒼耳媽媽的辦法總結為“動物帶”。 師:那除了掛在小兔子身上,你想它還可以掛在哪些動物的皮毛上?(貓、狗、小鹿、小熊…)師:會把他帶到哪里呢?(田野、果園、森林…)
師:多么巧妙的辦法呀,蒼耳寶寶搭著動物的順風車就可以去世界上各個角落安家落戶。現在它要出發了,看黑板齊讀第三節,用我們美美的聲音送蒼耳寶寶去旅行吧。 領讀、小組讀,在讀中感悟。
(3)豌豆:通過對話了解豌豆傳播種子的辦法,激發孩子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過渡:那沒有鎧甲的豌豆媽媽怎么送他的孩子去旅行呢?她又借助了誰的力量呢?誰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生:她借助了太陽的力量,把豌豆曬得炸出來。 師評:你總結的真好,豌豆媽媽原來借助了太陽公公的力量,我們總結為“太陽嗮”。(板貼) 師:讓我們一起看看豌豆寶寶是怎么離開媽媽的吧。(PPT一株豌豆樹)同學們豌豆要想出來,現在還缺少什么——太陽。(PPT出示太陽) 師:看豌豆寶寶蹦蹦跳跳的離開。你覺得豌豆寶寶離開媽媽的心情是什么樣子的?生:開心、高興。誰來把自己當成開心快樂的小豌豆來讀一讀?[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角色意識,更生動活潑的演繹課文。]
(4)小結:
同學們,文中向我們分別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不同方法,植物媽媽的辦法還有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細觀察。那里有許許多多的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它,那什么樣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生:細心的小朋友。 師:世界上有很多有趣的知識等著細心的孩子去尋找、去發現。誰想做細心、仔細觀察的好孩子,那就請你大聲的把這最后一小節讀一讀。(共讀)[設計意圖: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貫穿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激發學生養成細心觀察生活的習慣。]
師:植物的世界如此豐富多彩,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誰來試著背一背?(生背誦)[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展示的興趣,通過聲情并茂的背誦,讓孩子完整的回味課文內容,加深對詩歌的體會,增強學生自信心。]
五、板書設計
植物媽媽有辦法 蒲公英──風兒吹 蒼 耳──動物帶 豌 豆──太陽曬 法
六、附錄課文 《植物媽媽有辦法》 孩子如果已經長大, 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 牛馬有腳,鳥有翅膀, 植物旅行靠什么辦法?
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
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風輕輕吹過, 孩子們就乘著風紛紛出發。
蒼耳媽媽有個好辦法, 她給孩子穿上帶刺的鎧甲。 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 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媽媽更有辦法, 她讓豆莢曬在太陽底下。 啪的一聲,豆莢炸開, 孩子們就蹦著跳著離開媽媽。
植物媽媽的辦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細觀察。 那里有許許多多的知識, 粗心的小朋友卻得不到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