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狐貍分奶酪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22《狐貍分奶酪》青海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22《狐貍分奶酪》青海優課
22《狐貍分奶酪》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認識“酪、撿、倆、”等12個生字,會寫“奶、始、吵,咬”四個生字。
2. 圖文結合、聯系生活實際,了解“奶酪、拌起嘴、嚷著”等詞語的意思;聯系上下文,了解“笑了笑”所隱藏的含義,從而體會狐貍的狡猾。
3.了解課文內容,想象情境,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舊知引入,揭示課題,激起興趣。
1. 同學們,你們讀過哪些有關狐貍的故事?故事中的狐貍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匈牙利的民間故事《狐貍分奶酪》
2、出示“奶酪” lào正音,猜猜“奶酪”是什么。出示圖片簡單介紹“奶酪”(用牛、羊等的奶汁做成的半凝固食品。 ) 3. 齊讀課題。
過渡:狐貍給誰分奶酪?是怎么分的奶酪?我們一起到文中去看看。 二、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讀好長句。
1、請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邊讀邊圈出難讀的字,讀給同桌聽。 2、認讀詞語,隨機正音。
(1)出示詞語,先自由讀,再請生領讀(撿到、小哥倆、開始、拌
起嘴、幫助、嚷著、瞧了瞧、方便、結果、剩下、整塊)
(2)請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在黑板一側貼出來,學課文同時解決這些詞義。(預設:小哥倆、拌起嘴、嚷著) 3、再讀課文,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4、長句練讀,把句子讀正確、讀通順。
(1)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撿到一塊奶酪,高興極了。 (2)可是,他們不知道怎么分這塊奶酪,小哥倆開始拌起嘴來。 三、了解課文內容,想象意境,分角色朗讀。
1. 聽朗讀,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寫了兩只小熊撿了一塊奶酪,因無法平分而爭吵,最終被前來幫忙分奶酪的狐貍吃了個精光)
2、出示第一自然段
(1)過渡:這個故事是怎么發生的呢?請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讀懂了什么?
(2)發現熊哥哥和熊弟弟的心情。請學生說說他倆為什么事高興,隨機朗讀第一句。
(3)請學生發現后來它倆心情的變化,說說發生了什么事情。 (4)教學“拌”字,可聯系下文狐貍問:“你們吵什么呀?”幫助學生理解“拌嘴”即“吵嘴”的意思。
(5)引導學生發現熊哥倆原先很高興,后來發生矛盾,不高興了,課文用一個詞語把兩部分內容連了起來,那就是--------“可是”,它表示語氣的轉折。
(“倆”的準確讀音是liǎ,要與“兩”區分開。 ) (6)齊讀第一自然段。
3. 過渡:為了不讓對方多吃一點奶酪,小熊兄弟倆吵了起來,吵架聲引來了誰?那狐貍是怎么幫小哥倆分奶酪的呢? 默讀課文第二至十一自然段,數一數狐貍幫小哥倆分了幾次奶酪。 4.重點品讀第一次分奶酪的部分。
(1)那狐貍具體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請輕聲讀第二至六自然段,用橫線畫出狐貍的話,用波浪線畫出熊弟弟的話。 為什么狐貍是“跑”過來“問”?他心里會想什么?
(2)請學生讀狐貍說的第一句話,指導讀出假裝親近、好奇和熱心的語氣。
(3)請學生讀熊弟弟回答的話,指導讀出為難、焦急的語氣、 (4)請學生讀狐貍說的第二句話,想想狐貍說話的樣子。(笑了笑。) A.請學生做做“笑了笑”的表情,發現和狐貍的“笑”有什么不一樣。狐貍是真的幫小熊兄弟倆分奶酪嗎? B.請學生猜一猜狐貍這時是怎么想的。 C.根據狐貍的心思,指導朗讀句子。
他的兩個動作——“拿”“掰”,你覺得他會怎么“掰”奶酪呢? (5)小哥倆知不知道狐貍狡猾的心思?她們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請齊讀第六自然段。
A.隨機教學“嚷”,觀察字形猜字義,了解“嚷”就是大聲喊叫。 B.猜猜小哥倆此時的心情,指導感情朗讀。
5.學法總結:通過聯系上下文,展開自己的想象,體會童話故事中人物的心情,就能把故事讀得有滋有味。
6、四人小組合作練一練,分角色朗讀第二至六自然段。 7、分角色朗讀展示。 四、復習字詞,練習寫字。
1.回顧新學的生字詞語,開火車讀詞語進行鞏固。 2.出示“奶、始、吵、咬”,仔細觀察,發現字形特點。 3.教師重點指導“奶”的女字旁寫法和筆順,學生練寫。 五、課后小結,激發探究
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生字寶寶,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那么,狐貍把奶酪分得公平嗎?下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