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小公雞和小鴨子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5.小公雞和小鴨子-貴州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5.小公雞和小鴨子-貴州省級優課
《小公雞和小鴨子》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這是一篇引人入勝的兒童小故事,課文通過小公雞捉蟲子給小鴨子吃,之后小鴨子又救助不會游泳的小公雞的故事,告訴我們伙伴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本導學案設計重在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讀文識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加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識字教學中,引導學生發揮主動性,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教學輔助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圖片引入,激發興趣
1.談話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只可愛的小動物,這兩個小動物非常可愛,你們想知道他們是誰嗎?我們來猜一猜。(出示課件謎語)板書課題:5.小公雞和小鴨子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發生在他們之間的故事。 設計意圖:課堂伊始,以介紹新朋友的方式導入,揭示課題,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二、識記生字,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一讀,遇到不熟悉的字畫出來,多讀幾遍。(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
2.檢查生字。師:小公雞和小鴨子帶來了一些生字朋友,你們能讀準它們嗎? (出示詞語)
(1)指導朗讀,注意讀準兒化音“一塊兒”、前鼻音“信”字等 (2)指名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 (3)齊讀
三、圖文結合,了解內容
1.教師范讀讀課文,生思考: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幾幅圖? 2.讀第1自然段,學生跟讀,指導讀好兒化音"一塊兒"。 說說“一塊兒”這個詞還可以說成什么? 3.結合插圖,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大家思考問題。
①小公雞和小鴨子來到什么地方? ②他們一塊兒做什么?怎么樣? ③誰幫助誰干什么?
(2)說說小公雞是怎樣捉蟲的。他捉到了很多蟲子,心情怎樣?(高興極了。)
(3)指導朗讀,讀好句子"小公雞找到了許多蟲子,吃得很歡"。讀出高
3
興的心情。
(4)小鴨子為什么捉不到蟲子?
(5)課件出示小公雞和小鴨子的圖片,讓生進行對比。
(小公雞的最是尖尖的,腳趾是分開的,跑得快,容易捉到蟲子。) (小鴨子的嘴是扁扁的,腳有蹼連著,不容易捉到蟲子。) (6)想象: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會有怎樣的心情?指導朗讀句子"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急得直哭"。讀出著急的語氣。
(7)想象對話:小公雞捉蟲子給小鴨子吃,小鴨子會說些什么呢? (8)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交流:小公雞和小鴨子又來到哪里?小鴨子為小公雞做了什么? (2)小鴨子對小公雞說了幾句話?都是什么意思?(兩句話。兩個意思:①小鴨子要到河里為小公雞捉魚吃。②小鴨子不讓小公雞下水。)
(3)指導朗讀。小鴨子會怎么勸小公雞?讀出勸說的語氣。 (4)小公雞為什么捉不到魚?(小公雞的爪子是細尖的,無法撥水。小公雞不會游泳,也就捉不到魚。) (5)出示句子:
句1:小公雞不信,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2:小公雞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 ①讀一讀,有什么發現? ②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從中讀出了什么?(小公雞是悄悄跟著的,小鴨子不知道小公雞下了水。)
4
③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4.學習第4自然段。
(1)小公雞不聽小鴨子的勸告也下水了,結果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2)小鴨子是怎樣做的?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鴨子奮力搶救小公雞?(忽然、聽見、飛快) 5.觀察插圖,想象對話。
小公雞被小鴨子救了以后,心里會怎么想?他會對小鴨子說什么?小鴨子又會對小公雞說什么?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指導第一學段的學生能通過閱讀,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在這個環節中,通過圖文對照,想象畫面;詞句比較,體會情感;角色體會,感受內涵。從而讓學生獲得教益。 三、總結全文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2.小朋友,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①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習性;②我們要像他們一樣互相幫助。)
3.設計意圖:讀后要有所收獲,因此在這一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從故事中獲得啟示,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四、布置作業
講一講。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設計意圖:通過講一講,使學生再一次鞏固知識,并且得到內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