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們的小制作
所屬欄目:小學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口語交際《我們的小制作》第二屆小學青年教師小學語文教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口語交際《我們的小制作》第二屆小學青年教師小學語文教學觀摩活動
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口語交際
我們的小制作
——紙杯變變變
一、教材分析
《我們的小制作》選自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口語交際,是對第四組單元課文內容的擴展與延伸。選擇學生喜愛的小制作作為教學內容,內容開放,貼近兒童生活,旨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展開交際過程,在原有教材內容 “我們的小制作”的基礎上,聚焦切口更小,更貼近學生的廢舊物品改造“紙杯變變變”,圍繞學生的紙杯小制作展開口語交際的教學。讓學生充分地發表對紙杯小制作的看法,積極地把自己動手制作過程中獨特的創意、快樂的體驗,分享給周圍的伙伴,形成生活中真實情境下的口語交際。讓分享紙杯作品、學習制作紙杯,成為學生在課堂中口語交際的活動載體,真正點燃學生口語交際課中表達的興趣,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第一學段口語交際的學段目標與內容的要求是:1.學說普通話,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2.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容。3.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復述大意和自己感興趣的情節。4.能較完整地講述小故事,能簡要講述自己感興趣的見聞。5.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6.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二年級學生已經初步養成用普通話的習慣,具備基本的傾聽能力,因此在實際口語交際時,學生對于“紙杯小制作”這個話題是有話可說的,但是如何把自己感興趣的地方說清楚,如何主動地與同學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分享自己的體驗,卻是學生遇到真正的難點。因此根據上述教材內容的特點和二年級學生學習特點與要求,這節口語交際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定位于“敢于說,多元評;說清楚,問明白。課堂教學主要關注:激發交際興趣,展開交際過程,發展交際語言。
課堂中教師借助學生豐富多彩的紙杯小制作為交際話題,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創設真實的口語交際情境,將課堂轉換成現實生活場景,使師生成為活動中的某一角色,巧妙安排了”說一說”、 “評一評”、“教一教”三個生活情境展開教學。利用班級展示、海選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和參與熱情,讓學生能樂于分享,敢于表達。利用師生交際、生生交際、組際交際等多種交際方式,讓學生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學習從不同角度欣賞作品,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利用微課、鏈接課文、榜樣互學、小組共學等方式,學習用上“先……再……;第一步……第二步……”等連接詞把制作過程說清楚,并能耐心回答不明之處,把學習制作紙杯小制作的過程講清楚。讓學生在說、評、教的過程中體驗到互動、分享的快樂,同時也學習運用一定的語言支架,把說的過程逐步說清楚,說明白。
二、教學目標
1. 能簡單介紹自己做的小制作,生發創新思維,樹立環保意識。
2. 欣賞別人的小制作,能從樣子、創意等不同角度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產生科學探究、動手動腦的愿望。
3. 樂于分享自己的小制作,能大方地介紹小制作的制作過程。學會傾聽別人的講話,能針對不明白的地方提出問題。
三、教學準備
1. 課前指導學生獨立完成一個紙杯小制作
2. 準備“優秀紙杯小制作”海選評價單,錄制學生海選視頻
3. 拍攝學生“紙杯小制作”作品照片,錄制學生制作紙杯過程的微課
4. 教師準備學生作品展示臺
四、教學過程
(一)交際情境一:引出交際的話題,說說我的小制作
1. 依托教材內容,引出交際話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小制作嗎?美術課上都做過哪些小制作?
(出示教材內容)只要我們找到合適的材料,再認真想一想,動手做一做,就一定能做成可愛的小制作。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自己做的小制作,評一評誰的手最巧,誰說得最清楚。
2. 隨機師生交際,豐富介紹角度
大家看,生活中很多一次性紙杯使用后就被丟棄了,非常可惜,也不環保。我們班級的同學就利用這些廢舊的紙杯,做成了許多可愛的紙杯小制作。大家都把作品帶來了,你們把紙杯變成了什么呢?
師生交際預設:
師:這個小制作的樣子真好看!(評價指向可愛的樣子)
師:你的小制作做得真精致啊!(評價指向精致的做工)
師:這個小制作太有意思了,可真沒想到啊!(評價指向獨特的創意)
(二)交際情境二:多角度欣賞作品,評評誰的小手巧
1.欣賞別人的小制作
你們做得都很有趣,老師為了讓大家看得更清楚,把你們的小制作拍成了照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播放學生“紙杯小制作”作品照片)
在你們的手中小小的紙杯真的可以變變變呢!不僅可以變成漂亮的工藝品,好玩的小玩具, 還可以變成了實用的生活用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了很多樂趣!(播放幻燈,分類展示)
2.學習從不同角度來評價別人的小制作
誰愿意現場和我們說說自己的作品,其他小朋友仔細聽,等會兒請你們來評評這位同學的小制作。
師:聽了他的介紹,你們喜歡他的小制作嗎?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來評價:
樣子:這個小制作的樣子很特別。
做工:這個小制作做工很精致。
創意:想法太有創意啦,真是變廢為寶了呢!
教師小結:在評價別人的小制作時,我們可以從樣子、做工、創意……來欣賞,這些都是非常好的評價角度。(隨機板書:樣子、創意……)
3.在“同桌互評”的情境中評價對方的小制作
下面我們同桌兩個人互相欣賞,看一看哪個同學能從不同角度來欣賞。出示“同桌互評”的要求:
一個同學先介紹自己的小制作;另一個同學再夸夸別人的小制作。
4.在“組際互評”的情境中評價對方的小制作
“組際互評”的要求:
找到你的小伙伴,先介紹自己的小制作,再請小伙伴給你評一評。
(三)交際情境三: 說說制作的方法,問問不明白之處
1. 怎樣把制作過程講清楚,激發“熱情”學
這么多有趣的作品,到底哪個作品最受大家喜歡呢?課前我們進行了第一輪海選,想不想知道最終的結果,讓我們去看看吧!(播放學生海選小制作視頻)
2.怎樣把制作過程講清楚,通過“微課”學
這位同學的小制作這么受大家喜歡,想不想來學一學。那我們就請這位小老師來教教我們吧!(播放學生制作紙杯過程的微課)
師:你們聽明白了嗎? 這位小老師用了哪些詞語一步一步把制作過程說清楚的呢?(板書:先……再……)
3. 怎樣把制作過程講清楚,鏈接“課文”學
其實在第四單元中里也有介紹制作過程的文章,你們想起來了嗎?讓我們翻開書找一找,讀一讀。(請學生在實物投影臺中出示找到的地方)課文《充氣雨衣》、語文園地四《魯班造傘》。
4. 怎樣把制作過程講清楚,尋找“榜樣”學
哪位同學愿意現場做小老師來教教大家呢?(指名說)
師:這位小老師也把制作過程一步一步介紹得很清楚,和剛才這位同學介紹得有什么不一樣?(板書:第一步,第二步……)
師:這位小老師介紹以后,你們還有沒有不太明白的地方,可以問問這位小老師(組織生生交際,問答交流)
教師小結:我們怎么把制作過程講清楚呢?我們可以用上一些連接詞,比如:先……再……;第一步,第二步……;也可以不用連接詞。如果別人聽了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們還要耐心回答,這樣才算是一位好老師呢!你們愿意來試試看嗎?
5.怎樣把制作過程講清楚,創設“情境”練
出示合作要求:
(1)四人小組中輪流介紹制作方法
(2)根據評價單組內評出一位代表,準備全班介紹
(3)問問不明白的地方,幫這位代表說得更清楚
出示評價標準:
(1)說清楚:能把做的過程一步一步說清楚
(2)答耐心:能耐心回答不明白的問題
學生代表展示,師生互動,點評。
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分享了大家自己做的小制作,還當了小老師,同學們說得都很不錯!課后,你還想做什么小制作呢?
(出示教材),我們還可以用其他材料做一做,看看哪位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強,做得最好,還可以把自己做小制作介紹給別人,比一比誰說得清楚,明白。
五、板書設計
我們的小制作
——紙杯變變變
說——評 說——問
樣子、創意…… 先……再……
第一步、第二步……
六、設計意圖
1. 激發交際興趣,展開交際活動
為了誘發學生學習語言的興趣,增強表達的熱情,教師選擇深受學生喜愛的“紙杯變變變”話題,進行了“紙杯小制作展示會”活動,通過呈現學生作品照片、微課教學、海選錄像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敢說、樂說、會說。
作品展示,增強“愿望”說:課堂中呈現出學生作品照片,讓學生欣賞各種各種的紙杯作品,激發學生對小制作的喜愛,喚起他們在制作中的動手動腦的快樂體驗,增強學生參與感,生發主動交流表達的愿望。
海選評比,喚起“熱情”教:課堂中教師播放了海選視頻,給孩子設置了懸念,讓學生回到海選現場,充分感受欣賞、分享小制作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自己主動做做小老師,來教教大家制作方法。
微課教學,激發“興趣”學:利用微課技術,還原學生真實的學習場景,以微課小老師的新形式來教學小制作的制作過程,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讓微課成為學生的學習“興奮劑”,成為學生的優質學習資源。
2. 創設交際情境,培養交際意識
在教學中始終堅持讓學生在真實交際情境中實現真實交際,教師先后創設了三大交際情境,以 “說一說”、“評一評”、“教一教”不同的交際模式,學習從不同角度介紹和欣賞小制作,介紹小制作的制作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樹立主動交際的意識。
交際情景一:引出交際話題,說說我的小制作。采用師生交際的方式,豐富學生介紹角度,學習簡單介紹自己的小制作。在學生和老師的交流中,自然引導學生多角度欣賞、評價小制作,引發學生對環保、創意、科學、勞動的關注,落實全人教育理念。
交際情境二:多角度欣賞作品,評評誰的小手巧。采用生生交際的方式,讓學生介紹自己的小制作,還能從不同角度欣賞別人的小制作,實現同桌互評的雙向交流,并滲透日常欣賞評價的表達禮儀。
交際情境三:說說制作方法,問問不明之處。采用生生交際的方式,教一教自己是怎么做的方法,有不明白的地方還可以相互請教,通過教和問,實現四人小組伙伴互教的互動交際。
3. 豐富交際途徑,提升交際能力
為了能在交際過程中更好地提升孩子的語言發展,教師采用多種方法展開,層層推進,具體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欣賞作品,說說喜歡“小制作”的理由,把怎樣做的制作過程說清楚、明白,對于不明白的地方學會提出問題,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了語言發展。
通過“微課”學:如何讓學生學會當小老師來教一教呢?利用微課教學,讓微課成為學生的學習資源,突破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如何說清楚、明白的難點。同時在實踐練習中,也可以為學生反復播放,便于學生學習遷移。
尋找“榜樣”學:讓優秀同學現場示范說,為其他同學提供真實的學習情境,通過學生的互動點評,發掘優生是如何說清楚、說明白的方法,促進生生之間的交流學習,最終提升孩子的語言發展。
創設“情境”練: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鼓勵學生大膽地嘗試表達。通過師生說、同桌說、組際說等多種形式,教師充分關注學生生成的語言,進行及時點撥,讓學生在會說的基礎上,還能巧說,鼓勵學生個性化語言的表達。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