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紅蜻蜓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音樂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四課《紅蜻蜓》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一小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音樂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四課《紅蜻蜓》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一小學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唱歌曲,讓學生對多聲部演唱感興趣,體會合唱的魅力
2、能力目標:能用均勻的呼吸演唱歌曲《紅蜻蜓》
3、情感目標:能用自然圓潤的歌聲,深情的情緒演唱《紅蜻蜓》,感受日本民族音樂的藝術特征和表現的風格。
2新設計
3學情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歌曲由日本作曲家山田耕筰采用詩人三木露風的一首回憶童年情景的詩譜寫而成的。采用3/4拍、宮調式,全曲只有8小節,為上、下樂句構成的一段體結構。歌曲的主旋律起伏較大,音域達十度,本課的合唱部分老師有所改動。全曲雖短小,但曲調非常優美抒情,三段歌詞卻將美好童年的生動情景展現在人們的眼前,令人難以忘懷。通過“我”在晚霞中看到的紅蜻蜓而引起的回憶,親切而又深情地抒發了對童年時光的美好回憶。
(二)學生情況分析
學生建立了首調概念,可以在常用調上聽辨音高,視唱簡單旋律;能夠進行五度以內的音程構唱。
學生具有一定的鑒賞和表現經驗及演唱簡單合唱作品的經驗。四年級學生從未接觸過四度音程的合唱作品,聲部和諧、音色統一還需要調整,合作意識有待提高。
學習樂器(正在學、曾學過)的學生約占三分之一,每班都有校合唱隊的隊員,他們會在音樂學習中發揮作用。
4重點難點
1、用自然圓潤的歌聲,深情的情緒表現歌曲。
2、三個降號的識譜及附點四分音符的節奏。
5教學過程
5.1第一學時
5.1.1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紅蜻蜓
~步驟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導 入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資源 因為有上百人的聽課,為了讓學生很快的進入上課狀態所以先讓學生欣賞本歌曲并使學生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師生共同欣賞合唱歌曲紅蜻蜓一.提問:1、這首歌的演唱形式? 2、情緒是怎樣的? 3、他們的聲音怎么樣? 二.對學生的發言總結補充。 用心聆聽、體驗。 對問題自由發言 師生共同觀看一段視頻(“中日”童聲合唱——紅蜻蜓) 活 動 體 驗 導語:那我們現在也跟他們比一比,看看你們是不是也能唱的那么動聽。 一 、三度音程練習。 二、看老師的柯達伊手勢唱歌曲第一句旋律。 三、讓學生找出剛才所唱樂句中的附點節奏 唱,互評、老評,音準、節奏、音色。 , 1、唱準第一句旋律, 2、找出附點節奏 一、通過唱三度音程有三個目的1、練聲。2、感受二聲部。3、為后面學習歌曲二聲部做鋪墊。 二、看手勢唱旋律是解決識譜的難點 歌 曲 學 習 一、復習三個降號調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唱歌譜,注意附點音符和二分音符唱準確,及時糾正錯誤。 三、給打亂順序的樂句重新排列 四、 老師范唱,教唱歌詞 1、 打著拍子視唱曲譜 2、重新排列曲譜 3、讀詞 4、隨琴哼唱 通過樂句的重新排列向學生滲透作曲知識。 歌 曲 處 理 五、這首歌曲在那里換氣舒服? 六、看歌曲的旋律走向,忽高忽低為什么? 七、看老師的手勢唱出強弱 提問:怎樣更好的表現歌曲 (速度,力度,音色) 八、導語:這是一首二聲部歌曲。書上的二聲部比較難,老師改了一下。現在你們唱旋律聲部,我唱低聲部。 學習歌曲二聲部 5、每一樂句結束換氣 6、像蜻蜓 7、用自然圓潤的聲音齊唱歌曲。 8、唱二聲部 9、二聲部用“lv”唱 師生共同探討歌曲和二聲部演唱,讓學生在快樂學唱的同時挖掘音樂內涵,感受多聲部合唱音樂魅力。 發 散 小 結 一、這節課學習了日本民歌“紅蜻蜓“這首描寫童年生活的合唱歌曲。老師希望你們的童年也像歌中唱的那樣美好。 二、欣賞——三重唱(紅蜻蜓) 欣賞 放男女生(成人演唱)三重唱——紅蜻蜓 進一步體會歌曲,欣賞不同演唱風格的本科歌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