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太陽出來喜洋洋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蘇少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太陽出來喜洋洋》江蘇省 - 南通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蘇少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太陽出來喜洋洋》江蘇省 - 南通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了解民歌的 2.用清晰,明亮的聲音演唱歌曲。 3.掌握歌曲中出現的波音及跨小節切分音。
2學情分析
《太陽出來喜洋洋》是一首四川民歌,描寫的是四川的山民們砍柴時唱的山歌。形式簡單,情緒樂觀爽朗,表達了山民們熱愛勞動、熱愛山區生活的情感。音樂清新質樸,旋律比較自由,民歌采用了上、下兩句式的樂段結構,其調式為五聲調式。句間夾用的陳詞“羅兒”、“郎郎扯光扯”等,來自喚牛的吆喝聲和鑼鼓聲的模仿,流露出歌者愉悅自得的心情,使這首山歌更加生動形象,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3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歌曲的民歌風格,體會其中的真摯感情。
難點:1.用歡快、熱烈的情緒表現歌曲。
2.波音的演唱。
3.跨小節的切分音。
4教學過程
4.1第二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太陽出來喜洋洋
T:“回憶我們剛剛過去的暑假,同學們肯定去過很多好玩兒的地方,能跟老師分享一下嗎?”
師:“老師曾經去過咱們四川的九寨溝,那里的草木青蔥,萬壑爭流,到處都是迷人的景色,但吸引老師的不僅僅只是九寨溝美麗迷人的景色,還有那高亢 、明亮的四川民歌。下面我們就來聽一聽今天要學習的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聽完告訴老師,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 歡快、高興、自豪的)
師:“四川是一個多雨多山的省,那邊的人們有時候一連好幾天都看不到太陽,所以當人們看見太陽出來的時候那種喜悅激動的心情是難以言表的。”
師:“下面我們再來把歌曲聽一遍,注意一下歌譜中都出現了哪幾個音?”
( 1 2 3 5 6 )
師:“民歌通常都是由這5個音構成音調的,由這五個音構成的調式叫做五聲調式。常被稱為“中國調式”或“民族調式”。
師:“我們再來看看,歌譜中出現的“ ”這個記號,你們有誰認識這個記號的?”
師:“這個記號就叫做上波音記號,歌曲中某個音上出現了這個記號的時候,在唱歌過程中先唱這個音再唱這個音的上方音,然后再迅速回到原來的這個音,比如“re”上面有波音記號,就唱成“re-mi-re”
(學生試著唱一唱)
師:“剛才我們初步的了解了歌譜,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歌詞,看看這首歌是人們在干什么的時候唱的。
( 砍柴,唱歌兒.......)
師:“同學們看的非常仔細,《太陽出來喜洋洋》描寫的是當地人們砍柴的熱鬧場景,那我們再來看看這首歌曲你們有沒有注意到這首歌的歌詞跟平時我們接觸到的歌詞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 襯詞 )
師:“同學們說的非常正確,歌曲中出現的 羅兒 歐朗羅 啷啷扯光扯 歐羅羅 就是民歌運用較多的襯詞,它們類似于語氣助詞,沒有什么特殊的含義,目的是為了突出歌曲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同時又渲染了歌曲氣氛,活躍歌者情緒,加強歌唱語氣。那下面我們就來把歌詞讀一讀,我來讀前面的,你們讀襯詞部分,我們把太陽出來以后那種激動的心情讀出來。”
( .......... )
師:“同學們讀的非常的棒,下面我們來跟著鋼琴來把歌曲哼唱一下。”
( ......... )糾正不對的地方
師:“剛才我們跟著老師的琴聲哼唱了歌曲,那我們來試著將歌詞填進去唱一唱吧。”
( ......... )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四川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民歌可以分為三大類 山歌 號子 小調,有興趣的同學下課可以再做一些了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