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木偶的步態舞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北京市海淀區小學音樂研討觀摩課錄像視頻《木偶的步態舞》清華附小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北京市海淀區小學音樂研討觀摩課錄像視頻《木偶的步態舞》簡案—清華附小 張家龍
《木偶的步態舞》
——小學三年級欣賞課教學設計 張家龍
一、教學目標 |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喜歡聆聽管弦樂曲《木偶的步態舞》,積極參與各種音樂實踐活動,在音樂體驗中感受音樂的情緒和特點。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完整聆聽、分段聆聽、再完整聆聽的過程中,通過聲勢律動、體驗探究、對比聆聽、自主創編等教學手段,引導和幫助學生感受音樂情緒,記憶音樂主題,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思維。 (三)知識與技能目標 1.能夠了解作品在節奏上的特點,體會音樂旋律、節奏、速度、音色等要素對表現音樂情緒的作用; 2.能夠分辨三部曲式的音樂結構,哼唱A段音樂主題; 3.知道作品是德彪西創作的。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樂曲特點的感受與體驗。 教學難點:記憶并哼唱A段音樂主題。 |
三、教學過程 |
環節一:課堂導入 1. 聆聽樂曲《木偶的步態舞》A段,學生談感受。 2.教師出示木偶教具,引導學生觀察木偶動作特點,跟音樂進行即興舞蹈表演。 3.揭示課題。 環節二:整體欣賞 1.初聽全曲。 2.學生感受音樂情緒,展開想象,自主提出問題。 環節三:分段欣賞 樂段A: 1.教師彈奏主題音樂,結合圖形譜,學生練習模唱。 2.出示樂譜,教師指導演唱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演唱主題旋律。 3.對比聆聽,探究節奏的變化對建立音樂形象的影響,進行切分節奏及頓音教學。 4.拍擊節奏,劃分聲部、組建“樂隊”,模擬演奏,體驗音樂,完整欣賞A樂段。 樂段B: 1.聆聽B樂段,感受音樂情緒、力度、速度變化。 2.交流與討論,結合A樂段進行對比探究。 3.板書圖形譜,探究后半拍起對木偶音樂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聲勢體驗。 4.想象音樂情境,復聽中進行綜合表演。 樂段A′: 1.聆聽A′樂段,啟發學生感受再現。 2.交流想象。 環節四:完整聆聽 播放完整樂曲,學生聆聽。 環節五:教學檢測 課件:樂曲的曲名是什么?曲作者是誰?他是哪國人?樂曲共有幾個部分?情緒怎樣?你能哼唱音樂主題片段么? 活動:學生回答,教學檢測。 環節六:拓展延伸 1.簡介作曲家及其代表作,欣賞樂曲鋼琴演奏視頻。 2.教學小結。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