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的音樂表現,星星變奏曲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下冊歡樂谷《我的音樂表現》《星星變奏曲》浙江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二年級下冊歡樂谷《我的音樂表現》《星星變奏曲》浙江省 - 紹興
人音2011課標版(簡譜)二年級下冊歡樂谷 《我的音樂表現》---------《星星變奏曲》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二年級下冊共編成八個主題單元,基本內容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充分考慮到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民族性,注重歌曲的可唱性與欣賞曲的可聽性,降低過難的識語要求和過高的技能技巧。此書在編寫中體現了以下的基本理念:(1)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學生個性發展,(2)以審美為中心,(3)以文化為主線,(4)加強實踐與創造。音樂教育本質是審美教育,離開了審美為中心的音樂教育將是一潭死水,美的感染,必須通過自身的體驗才能獲得,因此審美教育不僅要完整的體現在課程中,更要體現在音樂教學活動中。
設計理念 :這是一節《我的音樂表現》,那么我是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大膽的進行了探索。打破了音樂創作的神秘感。在音樂課堂中創設了一系列的情景,讓學生在自己參與的活動中,學習一些音樂創作的方法,并力求讓學生各抒己見,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使創作不僅不成為學生的負擔,而且為他們表達內心的情感欲望創造機會。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閃爍的小星》感受樂曲所表現的情緒,并通過演唱和肢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熱愛大自然之情。
2.通過簡單的四分、八分音符及三拍子節奏創編,讓學生體會了解,同樣的音樂,可以用不同的節奏表現不同的音樂情緒,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3.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及一系列情景變化,激發學生的創作欲望,引導學生在情景變幻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
教學內容:
1. 復習歌曲閃爍的小星星。
2. 編創四分、八分音符及三拍子的節奏,并體驗多聲部。 教學重難點:
1. 通過創設一系列的教學情景,讓學生有感而發,使學生習與創作,樂于創作。
2. 讓學生初步了解音樂創作手法,重組法加減法,同時體驗不同的節奏,所表現的不同的音樂情緒。
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鋼琴、紙張、自制樂器 教學設計:
一、 游戲導入,激發情感。
讓學生聽節奏鼓點進教室,教師即興更換 、 、 三種節奏。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游戲中進入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課堂氣氛,并初步感受三種不同時值的節奏。)
二,創設情境,感受音樂。 (一)創設引子
(1)呈現“夏天熱鬧的傍晚”畫面,教師引導學生編創各種聲響來體驗表現夏天的各種景象。
師:多么熱鬧的夏天啊,聽,傳來了什么聲音?
(2)教師用手指彈紙張,發出滴滴的聲音,好像在下雨;你還聽到了什么聲音?教師用手搓紙張,發出蟋蟀的叫聲,你能模仿出來嗎?
(3)學生創編各種聲響。
(4)教師提煉經典的、具代表性的、不同節奏的聲響,并引導學生進行多聲部的節奏練習。(并注重漸強和漸弱的體現,表現從小雨到大雨,最后又轉到小雨這一情景設計。)
滴答: 沙沙: 呼:
(設計意圖:創設生活化的情景,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表現力,為音樂劇的表演做鋪墊。)
(二)小星星散步(感受四分音符所表現的音樂形象)
(1)雨過天晴,一轉眼到了晚上,小星星們迫不及待的出來玩耍了。學生聆聽歌曲《閃爍的小星》(教師慢彈一遍),感受其中的音樂形象及悠閑的情緒。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節奏中的強拍,從力度上進行滲透,充分調動孩子的耳、眼、腦、肢體等,為后面的情景創設做好鋪墊,以達到最終的聲、形、情的協調統一,實現課堂空間、時間、師生關系等教學要素的重組,提高課堂效率。)
(2)出示節奏,讓學生選擇相應的節奏來表現小星星的情緒。
(3)教師彈奏《小星星》變奏曲,讓學生律動體驗。
(設計意圖: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玩中學。在不同的情境中,通過模仿小星星的律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和學習探究的欲望。)
(三)小星星迷路(感受八分音符所表現的音樂形象)
(1)下雨了,小星星突然找不到同伴們了,學生聆聽教師彈奏《小星星》變奏曲,感受不同的音樂形象及緊張的情緒。
(2)出示節奏,讓學生選擇相應的節奏來表現小星星緊張害怕的情緒。
(3)教師彈奏《小星星》變奏曲,讓學生聽音樂用自制樂器模仿下雨的聲響伴奏。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生活化的情景,引導學生感受八分音符所表現的心情,并通過彈紙、搓紙等不同聲響增加緊張的氣氛,讓學生更好地體驗和表現音樂。)
(四)小星星回家(感受三拍子所表現的音樂形象)
(1)學生聆聽《小星星》變奏曲,感受不同的音樂形象及愉悅的情緒。 (2)出示節奏,讓學生選擇相應的節奏來表現小星星找到同伴時候的激動快樂的情緒。
(3)教師彈奏《小星星》三拍子變奏曲,學生輕唱感受愉悅的情緒。 (設計意圖:營造寧靜的氛圍,通過三拍子變奏,讓學生感受不同節奏所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
(五)創設尾聲
(1)教師彈琴,并呈現二聲部,讓學生尋找異同點。
你覺得哪個聲部是小星星媽媽的聲音,哪個又是小星星自己的聲音呢? (2)教師扮演媽媽,學生扮演小星星,學唱二聲部。
(3)分組,一半學生扮演媽媽,一半學生扮演小星星,演唱二聲部。 (設計意圖:通過角色的變化引出對二聲部的學習,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形象地呈現了二聲部音色上的特點,讓學生學得輕松而又準確。并讓學生了解可以用這樣的形式來豐富歌曲,培養學生良好的聆聽習慣和互相合作的能力。)
(六)引導總結
三種不同的節奏原來可以帶給我們這么多的情緒體驗,請學生來總結一下。 悠閑 緊張 開心
三、音樂劇表演,提升情感
(1) 呈現故事畫面,教師講解音樂劇的表演要求。 (2) 學生表演音樂劇《小星星》
小星星散步(變奏、律動演唱) 小星星迷路(變奏、伴奏) 小星星回家(變奏、律動演唱) 演唱歌曲(注意三種情緒的變化)。
尾聲:二聲部。
(設計意圖:在演繹音樂劇《小星星》變奏曲時,再次感受不同的速度、節奏所表現的不同的音樂形象和情緒,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表現力。讓學生的歌唱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肢體表現能力都得到一定的發展。)
四、 課堂小結
師:今天我們一起在小星星的故事中感受了不同的速度、節奏所表現的音樂形象和情緒。其實,在音樂世界中,還有很多不同的節奏,希望大家在生活中都能用音樂的耳朵去聆聽、去尋找、去體驗。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