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采蘑菇的小姑娘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一年級下冊第7課巧巧手《采蘑菇的小姑娘》吉林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一年級下冊第7課巧巧手《采蘑菇的小姑娘》吉林省級優課
單元
主題
巧巧手 課題 《采蘑菇的小姑娘》 課時 1
教材分析 《采蘑菇的小姑娘》是一首敘事歌曲, 以它歡快的旋律和樸實清新的歌詞贏得了孩子們的喜愛。當我們唱這首歌的時候,“采蘑菇的小姑娘,背著一個大籮筐”唱腔和
念白真的非常接近,親切自然,容易上口。歌曲后半部分朗朗上口的襯詞 ,使歌中的小姑娘活潑可愛的形象栩栩如生。它給孩子們的童年帶來一抹燦爛的陽光,一
片美麗的天空。
教學目標
1、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
2、用打擊樂器進行節奏編創,使學生在音樂中體驗勞動的快樂。 3、表演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培養學生對勞動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選擇恰當的方式表現音樂。
教學難點
用打擊樂器進行節奏編創,聲響模擬、樂曲伴奏。 教學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節奏卡片 教 學 過 程
教學活動
二次備課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導入
1、師:老師給大家播放一首熟悉的歌曲,豎起你的小耳朵來聽一聽是哪首歌?可以跟著唱一唱(播放歌曲《大家來勞動》)
這首歌叫……?
沒錯,這首歌就是我們上學期學過的《大家來勞動》同學們真棒,不僅能猜到還能唱出來,看來我們上學期學的很扎實。 2、師:今天我又為大家帶來了一位愛勞動的新朋友,聽聽她在用勤勞的小手做什么呢?(播放歌曲)初聽 師:有誰知道她在做什么? 生:小手正在采摘蘑菇。 師:那她采的蘑菇多嗎? 生:多
3、師:歌曲中是怎樣形容小姑娘采的蘑菇又大有多的呢?我們再來聽一遍。(播放歌曲)復聽
生:多得像那星星數不清,大得像那小傘裝滿筐。 5、師:真厲害,采了這么多蘑菇的小姑娘是怎樣的心情呢?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下,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感受歌曲情緒。(播放歌曲)再次聆聽
設計意圖:完整聆聽歌曲,了解歌曲的意境及音樂情緒。
生:跟唱,打節奏,律動
師:你感受到小姑娘的心情了嗎?歌曲的情緒是? 生:自由答
師:非常好,小姑娘的心情是開心快樂的;歌曲的情緒是歡快、熱情的,體現出勞動創造幸福。
4、師:老師還有最后一個問題,小姑娘把勞動成果換成了什么禮物?又和誰去分享呢?我們再來聽一下(播放歌曲)
生:換上一把小鐮刀,再換上幾塊棒棒糖;和那小伙伴一起把勞動的幸福來分享。
5、師:你們知道這首歌曲的名字了嗎? 生:《采蘑菇的小姑娘》(出示課題)
6、簡介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感受她用自己辛勤的雙手換來的收獲。
師:這是我國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轉為兒童創造的歌曲,贊揚了從小生長在山中的小姑娘勤勞、善良的品格。
7、師:剛才老師所提問的問題同學們答的都非常好,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首歌曲是不是你們所聽到的畫面呢?(播放視頻) 三、學唱、表演歌曲
1、師:從你們的話語中,我感覺到你們都非常喜愛這個小姑娘,那么就讓我們帶著對小姑娘的喜愛和贊美再次聆聽歌曲《采蘑菇的小姑娘》,大家可以隨著唱一唱。
2、師:我們再來聽一遍,這次你們可以用動作模仿小姑娘快樂的采摘蘑菇的樣子。 四、樂器伴奏,編創節奏型 師:采蘑菇的小姑娘采了這么多的蘑菇,她還把勞動成果換成禮物和大家分享,她是不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吖?讓我們一起用打擊樂器為她喝彩吧! 我們先來手打一下這個節奏,哪位同學能給大家示范下? 木魚、碰鐘、響板、三角鐵、雙響筒 4/4 X X XX X│X X XX X│
1、按教科書提示的節奏型用所持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2、創編節奏型 師:同學們真棒,那我們能不能自己來創造合適的節奏型來為歌曲伴奏呢?誰來試一試?
創造出的節奏型用所持不同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同學們真棒,讓我們一起用自己擅長的方式來表演這首歌曲吧。
五、課堂小結 同學們,勞動是快樂的,而分享又是幸福的。在這一節課里,我們知道了有一位《采蘑菇的小姑娘》,既愛勞動又愛分享,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讓我們一起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唱出勞動的幸福吧~!播放《勞動最光榮》,結束本課。
節奏型做單一的貼在黑板上,選生上臺自由編創并表演。
有打節奏的,有跳舞的,有唱歌的。
板 書 設 計
采蘑菇的小姑娘 作曲:谷建芬
4/4 X X X XX
教 學 反 思
《采蘑菇的小姑娘》是一首敘事歌曲,也是一首優秀的兒童歌曲。歌曲在念歌詞的情景中尋找音調,親切自然。朗朗上口的襯詞,使得歌中小姑娘活潑可愛的形象栩栩如生。這首歌曲在本單元中是一首聆聽歌曲,為了孩子們能夠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意境,我從學生感受出發,從聽到模唱再到打擊樂器創編,讓學生時刻保持興趣來參加音樂活動。對于本堂課我有以下感受:
一、在教學設計時要緊扣目標,關注細節。 在幾經修改和思考中,我的教案經過三次改稿才終于比較滿意。因為在活動中我開始沒有關注到細節部分。如作曲家谷建芬老師介紹不夠突出,導致生在聽完后很難對作曲人有印象,但加上《春曉》這首歌曲后,生能夠迅速理解并熟記這兩首歌是一個作曲家。
二、教師要吃透活動內容,善于用情緒感染學生。
在活動準備中,一個重要的準備就是自己要非常熟悉音樂旋律和節奏。活動中應以積極的情感策略支持學生的主動學習,通過動作、語言、神態等方式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情感氛圍,也使學習的動機更強,效果更好,做到“親其師而信其道”。這首歌曲節奏明快,鮮明,所以老師在指揮學生時,自己首先要精神飽滿,富有激情,這樣才能感染學生。
三、在活動中讓學生發現學習,而不是一味的老師說教。
教師在教學中,不應再是直接的講授,將自己的思維強加給孩子,而是要善于合理運用間接引導,啟發孩子學習,引發孩子思考。通過問題的巧妙設置,讓孩子在主動建構過程中學習。因此,教師在教的過程中要講究教的藝術,精心設置,具有多樣性、針對性、呈現梯度的問題情境,從而使學生獲得真正的發展,同時,也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課我用了書上所呈現的五種打擊樂器,讓生提前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并適合這首歌曲的小型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然后再次模唱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情緒,表現小姑娘高興的心情。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