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孤獨的牧羊人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三下級下冊第6課牧童之歌《孤獨的牧羊人》吉林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三下級下冊第6課牧童之歌《孤獨的牧羊人》吉林省級優課
《孤獨的牧羊人》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什么是約德爾唱法。 2、了解什么是“襯詞” 2、能力目標
啟發引導學生能夠運用自身的語言表達對音樂的感悟;能夠通過音樂實踐活動,充分感受影視音樂的表現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
通過欣賞《孤獨的牧羊人》,讓學生感受這首作品歡快、活潑、詼諧的情緒,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體驗音樂作品的能力。教育學生要熱愛生活熱愛音樂。
教學重點:通過欣賞《孤獨的牧羊人》,讓學生感受這首作品歡
快、活潑、詼諧的情緒, 提高學生體驗音樂作品的能力。
教學難點:如何激發學生對不同民族音樂的學習興趣 教具準備::鋼琴 多媒體課件 年級:三年級 課型:欣賞課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1、 師生問好!
2、 吹奏葫蘆絲曲《瑪麗的小羊羔》《荷塘月色》 3、 演唱歌曲 二、新課教學:
1、導入:“同學們,我們剛才唱的那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呀?是哪個國家的歌曲?今天我請大家看一段和羊有關的木偶片! 2.視頻《孤獨的牧羊人》
師:“同學們,看完木偶戲,你覺得這段木偶戲在風格上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會引起我們哈哈大笑?
生:(一起講講風格特點:很好玩、幽默、風趣、滑稽) 師:你覺得這首歌曲中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來伊噢都”)請同學們再 欣賞這段音樂,并在(“來伊噢都”)處輕輕地合著拍子拍手。
3復聽歌曲《孤獨的牧羊人》學生體驗什么是約德爾唱法?觀看視頻。
“約德爾”唱法,它的特點是:真聲和假聲不斷的交替,一會高八度,一會低八度,形成了一個奇特的音響效果,讓人覺得特別有趣。牧羊人正是用了這種“約德爾”唱法,一邊放牧一邊歌唱,使得大家都聽到了他嘹亮而美妙的歌聲,他用歌聲向人們傳遞著快樂。
4. 請同學們跟誰老師來到“約德爾”唱法 的誕生地——阿爾卑斯山脈曲看一看。(播放阿爾卑斯山脈的風光片,讓學生了解產生這種唱法的環境。)
5、學生參與體驗“約德爾”唱法 學生跟老師學唱“來伊噢都”。 讀節奏(學習十六分音符)
學唱譜(學習“約德爾”唱法高低音轉換方法) 填詞“來伊噢都”要求吐字清晰
6教師和學生互動演唱,學生唱“來伊噢都”部分。 7.要求學生在唱“來伊噢都”部分邊打節奏邊唱。 8.師:歌曲中一共有幾個角色?
牧羊人農夫、餐桌旁邊的人們、喝啤酒的男人們、穿粉紅衣服的小姑娘,小姑娘的媽媽,城里的人們。
讓學生分角色扮演,體會歌曲中歡樂詼諧的感情。
小結:剛才同學們跟老師一起體會了真假聲的混合演唱,雖然在短時間內還存在音準的問題,但是,老師依然能感受到這首歌曲給你們帶來的快樂。請大家想一想:這首歌這么歡樂,為什么題目叫做《孤獨的牧羊人》呢?他真的孤獨嗎?(雖然牧羊人在人
跡罕至的上方放羊,但是他有一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心,而且他還能把這種樂觀的生活態度帶到歌聲里,感染更多的人所以牧羊人并不孤獨) 二、 拓展
1、 什么是襯詞?
襯詞是在民歌的歌詞中,除直接表現歌曲思想內容的正詞外,為完整表現歌曲而穿插的一些由語氣詞、形聲詞、諧音詞或稱謂構成的襯托性詞語。襯詞大都與正詞沒有直接關聯,不屬正詞基本句式之內,甚至很多還是無意可解的詞語,但一經和正詞配曲歌唱,成為一首完整的歌曲時,襯詞就表現出鮮明的情感,成為整個歌曲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 2欣賞帶襯詞的我國民族歌曲,鼓勵學生課下尋找更多帶襯詞的歌曲,下次課交流。
小結:美妙的旋律能夠溫馨我們的生活,浸潤我們的心靈。讓我們敞開心懷去擁抱生活,歌唱生活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