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沙槌和串鈴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小學音樂(簡譜版)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時《沙槌和串鈴》大連市實驗小學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小學音樂(簡譜版)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時《沙槌和串鈴》大連市實驗小學
沙錘和串鈴
教材分析:《沙槌和串鈴》是人教版小學音樂(簡譜版)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時的內容。
學情分析:同學們經過半年的學習能夠掌握響板、碰鐘等幾種打擊樂器的使用方法和簡單的節奏,并在歌唱、舞蹈等方面都具備一定的基礎,同時學生也形成相對較好的行為習慣。 教學目標:1.認識沙錘和串鈴,并掌握正確的演奏方法
2.學習歌曲《小雨沙沙沙》,能夠隨音樂舞蹈并用沙錘和串鈴為歌曲伴奏
教學重點:認識沙錘和串鈴,并掌握正確的演奏方法;根據所給節奏譜進行演奏 教學難點:能夠用沙錘和串鈴為歌曲伴奏 教學過程:
一、聽音樂進教室《小雨沙沙沙》伴奏 二、導入
春天大自然都有什么變化?
(溫暖的、花開了、小草發芽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多關注自然界的變化,善于觀察和發現。 二、學習歌曲 1.初聽歌曲
(1)為什么春天大自然會有這樣的變化?讓我們在歌曲中尋找答案。
(小雨)
(2)歌曲中還唱到了什么?
(小魚、小花、花園、魚池等)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聆聽歌曲歌詞從而為舞蹈的創編提供舞匯 (3)出示歌曲名稱 2.復聽
(1)聽音樂同學們用舞蹈來表現歌曲。
(2)教師提煉學生的精彩之處并根據舞匯引導學生表現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舞蹈和活動中記憶音樂。 3.再聽
教師提升:聽音樂隨老師一起舞蹈 三、沙錘和串鈴的學習 1.認識沙錘和串鈴
觀看打擊樂器、認識名稱 出示課題
2.體驗—聆聽沙錘和串鈴的聲音
玩一玩你手里的樂器,說說它發出了什么聲音? (沙沙、叮鈴鈴)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走進沙錘和串鈴,對二者有一個初步的認知 3.樂器演奏探究
(1)自主設計沙錘和串鈴的演奏方法 (2)展示你的設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沙錘和串鈴演奏方法的設計探究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 4.隨音樂初步表現
聆聽歌曲《小雨沙沙沙》隨著音樂玩一玩
5.學習沙錘的演奏方法
(1)教師范奏、講解基本要領
(一手一個沙錘,握在沙錘柄的中間位置,通常放在腰間,左右左右交替來演奏。) (2)學生跟隨教師模擬演奏
(3)教師范奏xx xx|并帶領學生模仿 6.學習串鈴的演奏方法
(1)教師范奏方法一并講解基本要領
(一手握串鈴柄的位置,另一手敲擊手腕) (2)學生跟隨教師模擬演奏 (3)教師范奏方法二并講解要領
(一手握住串鈴柄邊搖邊畫一個弧線) (4)學生跟隨教師模擬演奏
設計意圖:帶領學生學習沙錘和串鈴的演奏方法 四、為歌曲伴奏 1.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1)學生在小組內合作設計伴奏型來為歌曲《小雨沙沙沙》伴奏 (2)匯報展示,其他學生哼唱歌曲,生生互評
設計意圖:自主設計打擊樂器的伴奏,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探究力和合作力;通過生生互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2.根據節奏譜表現——初級難度 (1)學生自學
學生聆聽歌曲根據教師出示的節奏譜進行自主的練習 (2)教師指譜
教師指譜,學生全體進行展示 (3)學生演唱歌曲,邊唱邊演奏 3.根據節奏譜表現——中級難度 (1)自主隨著音樂直接演奏
(2)分析節奏譜的特點,學會觀察曲譜 (3)隨音樂準確的演奏
4.根據節奏譜表現——高級難度 (1)自己邊唱邊初步練習演奏 (2)教師慢速范唱,學生進行演奏 (3)加快速度隨音樂進行演奏
設計意圖:層層深入,引導學生由簡到難的學習節奏譜,為歌曲伴奏,不但進一步練習的兩種樂器的使用更提高學生的讀譜能力和表現能力。 五、展示
同學們分為舞蹈組和樂器組,隨音樂邊唱邊表現。
設計意圖:完整的呈現表演使學生體驗到音樂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六、總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