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在葡萄架下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湘教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下冊7.在葡萄架下-云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湘教版小學音樂五年級下冊7.在葡萄架下-云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在葡萄架下》(湘版簡譜五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目標:通過學習,使學生加深對新疆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及風土人情的了解,感受到新疆人民喜慶豐收、載歌載舞的歡樂心情;
2、過程與方法:通過游戲和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情緒,運用“聆聽——模仿——自主學習——體驗——表現”的有效學習過程,輔之以聽唱、示范、對比等學習方法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自主學習歌曲;
3、知識與技能: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教學中巧妙地引導學生關注歌曲中的切分節奏、附點八分節奏和休止符,以及下滑音、上波音、漸強等極富哈薩克族特色的音樂記號;模仿基本的新疆舞蹈動作并用聲勢動作表現歌曲。
課標分析:
新課標指出音樂課要為學生提供審美體驗,陶冶情操,啟迪智慧;開發與創造性發展潛能,提升創造力;傳承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開發對世界音樂文化豐富性和多樣性的認識和理解;促進人際交往、情感溝通及和諧社會的建設。這種集人文性、審美性和實踐性為一體的課程性質應當體現在音樂教學的方方面面。
新課標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的多樣性;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等基本理念。
【情感·態度·價值觀】依據新課標的基本要求,本課力求豐富孩子們的情感體驗,培養其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提高其審美能力,陶冶其高尚情操,尊重藝術,理解各民族音樂文化的多樣性。
4
【知識·技能】本課主要針對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在感知音樂節奏和旋律的過程中體驗到二拍子的律動感;在感知力度、速度、節拍和音樂記號等音樂要素的過程中感受到歌曲鮮明的民族特征;在劃分歌曲基本段落的過程中,感知其結構,并表述所聽音樂情緒的對比與變化;能用正確的演唱姿勢、自然的聲音和準確的呼吸方法有表情地參與演唱,并能對指揮動作做出恰當的反應;能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其演唱的自信心,在演唱表現中享受到美的愉悅,感受到美的熏陶。
【過程·方法】孩子們通過體驗、模仿、探究、合作以及綜合表現等形式,學會自主探究性學習,掌握歌曲學習的一般方法,為學生發展音樂才能提供空間。
教材分析:
《在葡萄架下》是一首
拍,具有鮮明新疆哈薩克族音樂特征的歌曲。具有
強烈推動感的切分節奏、極具特色的下滑音、上波音的運用使歌曲的民族特色更加凸顯。全曲為帶尾聲的兩段體結構,四小節一句。第一樂段有四個樂句,一、二樂句完全重復;第三樂句向上四度展示,音調上揚;第四樂句結束在帶連線的四拍長屬音上,突出了哈薩克民歌的音調特征。第二樂段也有四個樂句(第五至第八樂句),切分音再一次強調了音樂的律動性;第七樂句出現了休止符,使不斷向前奔流的音樂迂轉回來,富有情趣;第八樂句中出現了上波音,結束在長音上。尾聲做了漸慢再回原速的處理,這也是新疆地區少數民族歌曲的特點。
教學重點:
用自然歡快的歌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教學難點:
1.唱好、唱準樂句中的切分節奏、下滑音和上波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階段
師生問好
6
導入階段
音樂游戲
師:孩子們,仔細聽,說一說這三個音,哪一個音時值更長?力度更強?
師:這三個音組成了一個什么節奏? 師板書:切分節奏
師:模仿老師的節奏,拍一拍。
再聽一聽,讀一讀。
注意嘴唇自然合攏,稍收緊,口腔留有產生共鳴的空間。
師:請把這幾個音帶到節奏中唱一唱:
要求:唱得輕巧、靈活、有彈性。
學生聽音,說一說;
引導學生說出切分節奏;
學生邊拍、邊讀,邊觀察、邊模仿;
學生說一說怎么唱會讓歌聲更好聽?并按半音上行練聲。
用聽一聽、說一說、拍一拍的方式,感受切分節奏強烈的推動感;
用讀一讀、唱一唱的方式,將“嘣”帶入節奏中,不僅模仿了手鼓的聲音,還起到了練聲的效果。音; 2.第七樂句休止符加連音線的演唱。師:接下來,請跟隨老師的舞蹈,來到一個瓜果飄香,連空氣中都彌漫著甜蜜滋味兒的地方。
師:這是什么風味的音樂和舞蹈,你從哪里感受到的?
師生一起律動:動脖子、繞手腕、聳肩等;要求:下巴微微抬高、后背挺拔、眉頭輕挑、眼神有感染力。
學生觀看老師舞蹈,并在前奏、間奏、結束的部分,與師一起拍手伴奏;
生說一說; 生動一動; 女生動作優美舒展,男生舞姿矯健瀟灑。 老師的舞蹈將學生帶入特有的情境和韻味中,初步感受歌曲的風格特征。
師生律動,通過學跳具有代表性的新疆舞蹈動作,從而再次感
受歌曲的韻律。
新授階段
出示歌譜 揭示歌名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具有新疆哈薩克族風味的歌曲; 出示歌譜(師自己書寫并設計圖畫)同時板書課題:《在葡萄架下》;
師:能把葡萄甜甜的滋味讀出來嗎?
生有感情地讀歌名。 出示歌譜,揭示歌名。 師有感情地范唱
師:仔細聽,誰在葡萄架下做什么?請認真觀察歌譜,從旋律和歌詞中,你能捕捉到哪些與音樂相關的信息? 生聽老師范唱,觀察并捕捉信息。 生在聆聽老師聲情并茂范唱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歌曲韻律,并觀察樂譜,捕捉與音樂相關的信息。
8
新授階
段
師板書“捕捉信息”
(1)過隊日,介紹建隊日; (2)調號、拍號; (3)樂器: ①大手鼓 ②冬不拉 (4)音樂記號; 師:作曲家為什么要運用這些音樂記號來表現這首新疆哈薩克族風味的歌曲呢?我們邊唱邊去感受和體會......
生說一說捕捉到的信息: ①少先隊員在葡萄架下:過隊日;
②學生捕捉到調號和拍號 ③學生捕捉到樂器 (師出示課件)生介紹兩件特色樂器,師生共同模仿演奏樂器動作。 生了解手鼓和冬不拉的樂器構造及音色特點;通過模擬敲起大手鼓和彈起冬不拉的演奏姿勢,從而感受歌曲特有的韻律。
聽錄音范唱,自學歌曲
師:根據同學們捕捉到的信息,再結合我們已有的學習經驗,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自學歌曲; 師板書“自學要求” 音高唱準 節奏唱穩 師:你用什么方法自學的?
生邊看樂譜邊聆聽錄音范唱,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自學歌曲;
生說一說; 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通過聽錄音范唱,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自學歌曲。
師生接龍演唱歌曲旋律
師:老師申請與同學們接龍演唱歌曲的旋律,可以嗎?誰先唱?我們進行兩小節接龍; 提示:接龍時要注意節奏的銜接和情感的交融。
①學生、老師接龍唱第一段旋律;
②師生互換接龍唱第二段旋律;
③師生一起演唱結束句。
師給學生以充分的自主權,通過各種接龍的形式,以較快地掌握歌曲的節奏和旋律。 新授階段
及時糾錯,突破難點
(1)師:合作愉快,在演唱中,有不太滿意的地方嗎?
(2)師板書:下滑音“”和“”
(3)再唱旋律(出示課件)
生自己找一找,唱得不太好的地方: ①練唱結束句; ②生用手指劃寫下滑音“”和“”; ③單獨練唱難點;用手勢,帶動歌聲; ④生再唱休止符加連線的難點樂句。要求:聲斷氣不斷,聲斷情不斷。
學生自己找出不足,師生共同改進,及時糾錯。
再次熟練演唱旋律,以達到音準更好,節奏更穩的目的。
加歌詞完整演唱 師:請同學們帶歌詞完整演唱,邊唱邊傾聽,我們的歌聲哪里好?哪里可以唱得更好?
①生完整演唱歌曲,并在前奏、間奏處,加拍手伴奏; ②找不足,再唱,著重演唱第二段后半部分。
帶入歌詞,用自然歡快的歌聲,完整地演唱歌曲。 分
析歌曲
(1)師板書:上波音“”
(2)用鈴鼓來推動;(表現漸強)
(3)字體從小到大,力度從弱到強;
(出示課件)
①生用手指劃寫上波音“”;
②生體會音樂記號在歌曲中的運用和意義,用歌聲來表現歌曲的韻味;
③模仿小鳥飛翔來表現上波音“”。
用生動形象的肢體語
言來表現音樂符號,并用鈴鼓從下往上的晃動來表現漸強。
10
分析曲式結構
(1)師生通過對比演唱來引導孩子們劃分樂段;
師板書:帶尾聲的二段體結構
(2)再次分析第一樂段、第二樂段的情緒對比;
(3)師:尾聲部分兩樂句運用了哪些手法來升華歌曲的情感? (4)結束句的處理房買你,用眼神的“對視”來規范節奏,達到整齊結束的效果。
《在葡萄架下》
(帶尾聲的二段體結構)
情 緒
第一樂段 第二樂段 尾聲
由學生自己來填寫
尾聲部分: ①旋律上行 ②歌詞反復 ③漸慢再回原速 ④結束再長音上
通過有對比的演唱,分析出歌曲的曲式結構,及各樂段不同的情緒特點;
最高音“”的出現,把歌曲推向高潮。
在解決結束句的演唱不整齊的情況時,老師采用與孩子們眼神“對視”的方法,不僅有了眼神的交流,更有了心靈上的觸碰和感知,真是一個好辦法!
展示階段
綜合表現
師:同學們不僅歌唱狀態好,而且記憶力強。不看歌譜,可以演唱嗎?(出示課件) 學生觀看圖畫,有感情地背唱歌曲。在前奏、間奏、結束長音處加拍手伴奏。 全體學生參與到唱、奏和律動中,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來表現歌曲。
拓展階段
結束語
師:彩云之南有2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音樂和舞蹈,請孩子們課后收集你的民族,你的家鄉特有的音樂和舞蹈素材。下節課我們再一起來分享!
學生邊唱邊律動,愉快地離開教室。 激發學生探索家鄉及本民族音樂舞蹈素材的興趣,加深對本民族音樂舞蹈的理解,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