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鐘聲叮叮當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3年級上冊第七課鐘聲叮叮當-廈門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音版3年級上冊第七課鐘聲叮叮當-廈門第二實驗小學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能用準確的節奏、正確的換氣和和諧優美的聲音來演唱歌曲《鐘聲叮叮當》的兩個聲部,初步感受合唱的藝術的美。
二、過程與方法:能從以鐘聲為主題的音樂作品中感受和體驗中外不同風格的美妙的“鐘聲”音樂,喚起學生心底的遐想,使之樂于參與音樂活動,增強音樂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能根據個人的認識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作出相應的反應,并通過合唱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2學情分析
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課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鐘聲”為主題,以“感受和表現不同風格的鐘聲音樂”為貫穿教學的鏈子和線索,有序地整合教學內容,層層深入展開教學。在教學策略的選擇上主要采用參與——體驗、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和表現音樂。力求通過創設濃郁的情境和多種感受體驗的形式通道,使學生在輕松愉悅、和諧互動的氣氛中主動參與學習,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習熱情,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音樂綜合表現力。本課教學過程的設計追求音樂課堂教學的動靜結合、張馳有度,使音樂課讓孩子們感到親切、清新、輕松、美麗,讓音樂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初步感受合唱并能積極參與合唱。
2.認識并掌握反復跳躍記號。
教學難點: 用和諧優美的聲音演唱《鐘聲叮叮當》這首二部合唱作品。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新課導入
1.歌唱導入:師演唱歌曲《平安夜》。
圣誕節前人們都會唱起平安夜這首歌曲,并且在十二點的鐘聲敲響時迎來歡樂的圣誕節。
2.聆聽一段鐘聲,分辨大鐘和小鐘的聲音。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演唱與氣氛的烘托,一下子抓住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活動2【講授】新課教學
(一)低聲部旋律教學
1.聆聽大鐘旋律,感受大鐘聲音特點。
2.總結大鐘聲音沉穩厚重的特點,演唱大鐘的旋律。
【設計意圖:優先學習低聲部旋律,熟悉低聲部,防止兩個聲部合起來演唱時低聲部同學受到高聲部旋律的影響!
3.加入歌詞“叮當”,完整演唱歌曲的低聲部。
4.伴隨著歌聲律動,感受歌曲八六拍的節奏特點。
【設計意圖:反復聆聽、演唱,讓學生熟悉歌曲旋律!
(二)高聲部旋律教學
1.聆聽小鐘旋律,感受小鐘聲音特點。
2.總結小鐘聲音特點。
3.教師邊范唱小鐘旋律邊畫旋律線。
【設計意圖:通過畫旋律線,加深學生對旋律的印象!
4.復習音樂記號,演唱小鐘旋律,感受旋律的起伏。
5.加入歌詞“叮當”,帶上強弱變化完整演唱歌曲的高聲部。
6.分組演唱歌曲兩個聲部,再次感受高低聲部旋律特點,熟記兩個聲部的旋律。
低聲部——高聲部
【設計意圖:通過變換動作演唱、表演,讓每個學生在的氛圍中充分的展現自我,培養學生的音樂表演能力。】
活動3【活動】師生互動
(三)聲部合唱教學
1.完整聆聽歌曲《鐘聲叮叮當》。
2.師生合作,學生演唱低聲部,老師演唱高聲部。
3.師生交換聲部再次合作,熟悉本首歌的和聲效果。
4.將全班學生分成兩部分,生生合作完整演唱歌曲。
5.全體學生有感情地合唱《鐘聲叮叮當》。
【設計意圖:學生初次接觸合唱歌曲,通過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配合、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配合來激發學生對合唱的興趣,增強學生對演唱二聲部合唱歌曲的信心。】
活動4【作業】總結
四、總結
今天,我們初步學習了合唱,感受了合唱,老師很高興你們能夠學會用優美的聲音演唱《鐘聲叮叮當》這首合唱歌曲。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美好的聲音,老師希望你們能夠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聆聽,去發現那些美好的聲音。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