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故鄉的小路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五年級上冊《故鄉的小路》-安徽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五年級上冊故鄉的小路-安徽省級優課
《故鄉的小路》音樂教學設計
合肥市曙宏小學 汪芳 【課 型】 音樂綜合課 【教學內容】
人音版音樂教材五年級年級上冊第5課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故鄉的小路》是一首兩段體的優美抒情歌曲。4/4、3/4拍,曲調流暢而又抒情,通過對故鄉小路的描述回憶起童年的幸福時光,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歌曲采用大調式,與周期性的變化的節拍,單二部曲式。第一樂段平穩的曲調描繪了人們懷著思緒萬千的心情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從而勾起了對往事美好的回憶。第二部分:合唱部分,情緒漸漸得以抒發,隨著音區升高,由衷地抒發了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通過這首歌曲的演唱,意在使學生初步掌握弱起、變拍子、變化音、延長音、等要素在烘托歌曲情緒,表現濃郁的思鄉韻味。同時能使學生初步感悟到歌曲表達委婉纏綿的思念之情。
【學情分析】
教學中我以思鄉為主線進行教學,從相關的音樂導入思鄉主題,本課中根據學生的實際音樂學習能力,力求學生在感知作品音樂要素的基礎上,能運用其初步唱出歌曲的第一聲部的風格韻味和音樂要素,表現歌曲情感,同時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表現歌曲的情感內涵。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歌曲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美好情感,能夠用優美、抒情的聲音,充沛的情感來演唱歌曲《故鄉的小路》。
2.了解變拍子與變音記號,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三拍子、四拍子樂曲的特點,加強對變拍子的認識。
3.能用連貫的氣息,自然圓潤的聲音演唱歌曲,進一步提高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和創造音樂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夠用優美、抒情的聲音,充沛的情感來演唱歌曲《故鄉的小路》 【教學難點】
嘗試學習二聲部合唱,變拍子節奏、臨時變化音等的準確掌握。
【教具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 【教學流程】 一、組織教學
1.課前律動《鄉間的小路》
師:伴隨著一首動聽的《鄉間的小路》,開啟了我們今天的音樂之旅,這首歌,勾起了很多兒時故鄉的美好回憶。
教學說明:能夠精神飽滿、自信地進行律動;用自然、親切的聲音師生問好,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中進入課堂。
二、導入新課 1.教師憶故鄉。
2.最美故鄉景,最濃故鄉情,在外上大學、工作時的日子里,思鄉之情常駐心頭,我想念那里的親人、朋友,特別是那條深深地印著我成長足跡的故鄉小路。
教學說明:教師通過語言、歌唱的方式創設教學情境,拉進課堂距離。
三、感受歌曲 1.初聽范唱
師:這是怎樣的一條小路呀? 生:„„
師:你的想象力太豐富了,其實剛才這首歌是由陳克正做詞,崔蕾作曲的歌曲《故鄉的小路》。第一次聽時,便深深的觸動了我,今天老師也把它推薦給你們,也帶著你們一起走一走這條故鄉的小路,相信它也會給你們帶去不一樣的感悟。
2.完整聆聽
預設:仔細聆聽歌曲,思考以下問題,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演唱情緒有什么特點?
生:„„
師:是由兩個聲部組成的童聲合唱;歌曲飽含深情,充滿濃濃地思鄉情懷。 3.復聽歌曲
師:這樣飽含深情的歌曲是通過什么樣的節拍來表現的呢?同學們可以用身體跟隨音樂一起律動,一起感受它的起伏。
師:這首歌的拍號有什么特點?介紹變拍子。
教學說明:學習聆聽音樂的方法,用不同的形式引導學生逐步養成有效聆聽音樂的習慣。在音樂活動中感受歌曲的節拍、情緒。培養聆聽的習慣,嘗試探索音樂的空間感,為學唱歌曲做好鋪墊。
四、學唱歌曲 1.模唱旋律
師:請同學們跟隨琴聲,唱一唱這條小路,我們用“路“來模唱第一聲部歌曲旋律。
生:„„
師:穿插講解變音記號#,三拍子時值要唱足,對比聆聽,有了變化音給人更加親切,跟著鋼琴伴奏唱一唱,八度大跳處的旋律。
師:我們再來一次(特別注意每句開頭都是弱起節奏,每句的換氣位置在哪比較合適?通過師生討論為歌曲標上呼吸記號“ⅴ”)
2.填詞演唱。
師:這么美妙的旋律,配上優美的歌詞,才會更加動聽,有沒有信心加上歌詞試一試,第一段我們接龍演唱,第二段由你們獨立演唱。
生:„„ 3.跟伴奏帶唱
每一句結束的字有幾拍?整體情緒需不需要變化?第一樂段,旋律平穩,如同訴說,勾起了對往事的美好的回憶,演唱時聲音可以輕柔些。跟著音樂伴奏,看著老師的指揮手勢試一試。
4.處理歌曲,跟伴奏帶唱,老師現場錄音像。
師:第二樂段,你覺得聲音力度應該怎么處理?結尾處的哼鳴呢?音樂起伏較大,情緒激動,由衷地抒發了主人公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嗯”讓你想到了什么?結束句仿佛人們沉浸在無盡的思念之中,情真意切,余味無窮。用嘴唇放松,聲音盡量到眉心的方式演唱“嗯”,力度漸弱。老師會用手機現場錄制你們的音像,回放給你們看,加油哦!(手機唱吧錄制)現場傳送回放。
5嘗試部分同學學習第二聲部
師:如果剛才的演唱總分100分,你給自己打多少分?那下一次能不能做的更好些?讓我們難度升級,加入二聲部演唱,哪些同學敢于挑戰第二聲部,舉手示意,我們調整下座位。跟琴試一試。
教學說明:通過不同方式的演唱,感受歌曲的情緒變化,關注歌曲情感的體驗,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感知與表達。
五、歌曲創編
1 .跟伴奏帶完整演唱。
同學們可分小組稍作練習,認為自己掌握較好的同學,你可以試著拿起你們小組的打擊樂器,加入伴奏
1.完整表演唱
師:全體起立,帶上你的笑容,亮出你的歌喉,配上動聽的樂器,讓我們一起來動情演繹這首歌曲吧。
教學說明:新課標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創編這一環節中我充分滲透了這一教學理念,通過生生合作和自主探究,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這一學習方式不僅為學生創設了民主、寬松、自由的氛圍,更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了自信心。
六、結束本課 1.小結課堂
師:今天這一路上,你有什么收獲嗎? 生:„„
師:故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無論我們走到何方,思鄉的旋律將永遠縈繞在我們的身旁。讓我們共同來熱愛我們的家鄉,熱愛我們的祖國,熱愛家鄉的小路。用最美妙的歌聲,來表達對家鄉的熱愛吧,共同演唱《故鄉的小路》。
七、教學反思
本課讓學生從音樂作品中領悟愛家、愛故鄉的做人基本素質。學生沒有這方面的親身感受,怎么樣讓學生“唱好”這首歌曲呢?思考后,我將本課設計思路以“濃濃故鄉情”為主線,作為情感鋪墊,在音樂情境中抒發故鄉情,表達故鄉愛。歌唱是學生音樂水平的直接體驗,一首歌曲經過學生聲情并茂地表現會更富感染力,因此,在這首歌曲的教學中,我通過抓住節奏、歌曲意境進行歌曲教學。
在音樂的學習里,我關注學生在情感世界能夠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親人、他人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他們走進音樂,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使他們在真善美的音樂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在整節課中,我始終貫穿著對學生評價,包括
師生間的評價、生生間的評價,還注重學生對老師的評價,特別是隱性評價的滲透,受到較好的效果。
但是本節課中也有不足之處,如學生學習歌曲的方式還可以更靈活多樣,以更大的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