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魔法師的弟子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六年級上冊《魔法師的弟子》伊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六年級上冊魔法師的弟子-伊犁
人音版六年級上冊《魔法師的弟子》教學設計
一 教材分析 :
童話交響詩《魔法師的弟子》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神奇的童話”中的一首欣賞曲目。是法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迪卡斯創作于1897年。樂曲以德國文學家歌德(1749-1832)的敘事詩《魔法師的弟子》為題材。 《魔法師的弟子》全曲分為序奏、諧謔曲、和結尾三部分。序奏部速度較慢,9/8拍。由小提琴和單簧管先后奏出兩個動機,描寫了魔法師輕聲咕噥,誦念咒語的情景。 第二部分是由諧謔曲組成的主體部分,詼諧、跳躍的主題,生動的描繪了掃帚拎水的情景,同時也使人聯想到魔法師的弟子得意洋洋的神態。在這一部分里,拎水的主題不斷的展開、升華,氣氛越來越熱烈,使人仿佛看到沒有學會解除魔法咒語的弟子在滔滔不絕的流水面前,手足無措的慌張神情。結束部分由銅管奏出的號角性的音調, 二、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對交響樂的興趣,感悟交響音樂的魅力。
過程與方法:初步學習欣賞交響樂的方法,提高對音樂的感受與鑒賞能力。 知識與技能:
1、 聽辨樂曲的主題音樂及主奏樂器的音樂 2、 從各音樂要素來分辨各音樂的表現作用。
3、 了解音樂體裁交響詩,通過欣賞提高音樂感受力與想象
力。
三、教學重、難點:
聽辨主題音樂的次數及力度、速度、節奏上的變化。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管弦樂隊的知識,誰來說說管弦樂隊的組成?有哪些代表樂器?
還記得《彼得與狼》是一部什么樣的作品嗎 《彼得與狼》的音樂體裁是什么?——交響童話 二、揭題:
1、今天,我們要來欣賞交響樂中的另一種體裁——交響詩(課件)
2、交響詩是類似于交響童話的一種體裁,我們知道交響童話就是用交響樂的形式來給我們講述童話故事,那交響詩呢也是跟交響童話一樣用音樂來給我們講故事,但因為交響詩所講述的故事會具有一定的魔幻、神奇、浪漫的色彩,所以才把它稱之為“詩”。同學們,今天我們要聽的童話交響詩《魔法師的弟子》,它是由法國作曲家迪卡斯于1897年創作的。講的是:在一座魔法城堡里,住著一位神秘的魔法師和他的徒弟。有一天,魔法師的弟子趁師傅外出的時候,偷偷地擺弄師傅的帽子,還對掃把施了魔法,結果如何呢?現在是不是充滿了好奇與期待?那么,就讓我們一起聆聽音樂,一起走進交響童話。
設計意圖:通過講述故事,讓學生熟悉故事情節,為欣賞樂曲作鋪墊。
三、分段欣賞《魔法師的弟子》 1、序奏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古老的城堡,(課件)請隨著音樂去看一看,這是一個怎么樣的城堡?——聆聽(神秘、安靜、可怕)
師:剛聽到的樂曲,給你什么樣的感覺?(陰森、恐怖、可怕、神秘、安靜)
師:想到了什么畫面?(魔法師輕聲嘟噥,念咒語的情景) 速度?(較慢)
在這個城堡里住著一位老魔法師,聽一聽,他是一個怎么樣的魔法師?——聆聽(可怕、法力高強)
大家剛才聽得非常認真,你注意到了嗎?是什么樂器的演奏讓我們感到城堡的陰森以及魔法師的神秘?(小提琴) 師:這段音樂是樂曲的序曲部分,小提琴的演奏的確把我們帶到了神秘的城堡,突出了魔法師施展魔法時神秘氣氛,而單簧管的演奏又讓我們感受到小徒弟偷窺師傅是的緊張好奇的心情。
3、這個魔法師有一件寶貝,是一個小掃把,只要對這個小掃把念動咒語,它就會幫你做任何事情,我們來聽一聽,這是一個怎樣的小掃把?——聆聽(調皮、可愛、活潑) 我們看到小掃把的樂譜上有許多什么記號?(頓音記號)頓音記號的作用是什么?(跳躍、有彈性)顯得小掃把非常的調皮、可愛。
讓我們來哼唱一下掃把的旋律,注意休止符要空出來,先聽老師來哼唱一遍——齊唱。
4、城堡里除了魔法師與這個小掃把之外,就是魔法師的小弟子,雖然,他做了魔法師的弟子,但是魔法師卻從來不教他魔法與咒語,每天都讓他干許多的粗活,其中,最辛苦的就是挑水了,城堡里有一個大水缸,師傅每天都讓弟子去河里挑水把水缸裝滿,所以,小弟子每天都非常地辛苦,但他卻很想學法術,所以,他每天都趁著魔法師念咒語時偷偷地
學上幾句,有一天,魔法師有事出去了,城堡里只剩下了小弟子一個,如果你是他,你會怎么樣?想做什么?——學生答
師:對,小弟子他偷出了掃把,用自己偷學來的咒語讓掃把幫自己挑水,那他的咒語能不能有效呢?我們來聽聽。 小徒弟的咒語生效了,此時他的心情是怎樣的
師:利用木管樂器中的大管主奏和其他管弦樂器的結合。仿佛讓我們看到了魔法師的弟子,得意洋洋的神態。 出示小掃把的主題音樂樂譜,請同學們觀察,譜面上有是嗎記號?一起來唱一唱。
這段樂曲中多次使用了頓音記號,使得樂曲風趣、活潑。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唱主題音樂旋律,加深印象,為后面的欣賞做好鋪墊。
師:接下來小徒弟開始用神奇的咒語命令掃把拎水。請同學們聽一聽小掃把主題出現了幾次?(三次) 再次聆聽——提問:主題音樂出現了三次,有什么不同? ——小徒弟的魔法靈了,心情怎么樣?(高興、得意洋洋)
6、小掃把開始勞動了,水缸里的水發生了什么變化?用動作來表示。——聆聽并做動作表示水滿起來的狀態。師:小徒弟看著掃把越干越起勁,自己便舒服的躺在師傅的椅子里,不知不覺打起盹來。 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事情呢? 小掃把不停地打水,聽一聽,這時,音樂里多了那種聲音?這種聲音的加入說明了什么?——聆聽(水已經往外面濺出來了)
聆聽音樂——水溢出來
你從樂曲的哪些方面感受到水溢出來了
(從力度、速度、節奏等方面有了變化,感受到水溢出來了) 水已經不停地往外面溢出來了,而小掃把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還在繼續邁著堅定有力的步伐繼續打水 此時,小弟子心情怎樣?如果你是他你會怎么辦? 小徒弟還會想什么辦法讓小掃把停下來?——學生答。——聽一聽,他究竟會把小掃把怎樣處理呢? ——聆聽(用斧子將掃把劈得粉碎)
音樂全部停了下來,是在告訴我們什么?(小徒弟用斧子將掃把劈得粉碎)
11、將掃把劈碎后,看看,可憐的掃把怎么樣了?請根據你聽到的音樂往下編故事。
——聆聽,編故事。
接下來又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是:掃把復活了,被劈碎的掃把的碎片又變成了一個個的小掃把,一群掃把一起去打水,城堡里的水不停地往外面滿出來了
——力度、速度、節奏的變化?(力度越來越強、速度越來越快、節奏越來越緊湊。)
12、聽一聽,這時音樂在表現水滿時加入了什么樂器?說明了什么?——聆聽(加入了鈸,說明了城堡里已經洪水大作,巨浪翻滾了)
師:除了銅管、木管、弦樂,還有神秘樂器在進一步表現這個非常恐怖的、難以收拾的場面?(定音鼓、鈸) 主題音樂重復出現,并且經過了多次的變化,作用是什么? (使得故事的情節和音樂更為生動、有趣,仿佛身臨其境) 四、結尾
師:樂曲進行到這里,此等場面,究竟該如何收場呢?小徒弟如何收場呢?——
學生答(師傅回來收拾殘局)。請聽一聽,師傅是何時回來的,你聽到師傅回來了,請舉手表示。——聆聽
師:由銅管樂器吹奏出的號角性的音調,預示著魔法師回來了。(氣派得音樂,說明師傅能收拾殘局,解除了魔法,水也能漸漸的退去了。)
師:再來聆聽一次由銅管樂器吹出來的號角聲。
4、師傅回來后,音樂掐然而止,一切恢復了平靜,此時小弟子心情怎樣?回到音樂主題:序奏表現的意境?主旋律表現了誰的神態?
樂曲的什么發生了變化,讓我們感受到到了小徒弟的慚愧? 生:是速度發生了變化,樂曲又回到了原來緩慢的拍子。 師:雖然小弟子已經很后悔,很慚愧了,那你們覺得平息災難后的師傅他會有什么反映?——學生答。——聆聽師傅的反映(嚴厲的懲罰了弟子)。 情景表演:
請欣賞一人扮演師傅,一人扮演小徒弟來演一演師傅回來退去大水后的場景。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場景表演,再次感受和理解音樂。 師:故事講完了,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那么,在音樂中我們把故事的起因稱做序曲,經過稱作諧虐曲,這兩個字理解為(詼諧、幽默、有諷刺的味道),結尾稱作尾聲。
9、啟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學習不能一知半解,做事應三思而后行,否則會到無法控制的地步。
17、音樂好聽嗎?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首交響詩的作曲家——迪卡斯
迪卡斯簡介:(1865——1935) 法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主要作品有:《C大調交響曲》、芭蕾舞劇《仙女》、歌劇《阿蘭娜和藍胡子》等。交響諧虐曲《魔法師的弟子》時期最具獨創性的代表作品,他是我國人民音樂家冼星海的老師。 他還有許多其他的作品,今后我們有機會可以再一起聆聽,欣賞。
18、迪卡斯的這首交響詩《魔法師的弟子》因為音樂形象鮮明、生動,極大的激發了美國迪士尼藝術家的創作靈感,1940年,迪士尼公司出品了一部卡通影片《幻想曲》,接下來就請大家欣賞影片。 五、拓展知識
師:剛才精彩的表演讓我們驚嘆于迪斯尼藝術家的才華,他們第一次的讓動畫畫面與古典音樂、動畫人物與音樂節拍融合的天衣無縫,讓我們在看動畫片的同時領略了古典音樂的迷人魅力。同時也讓我們領略到了法國作曲家迪卡斯的偉大才華。音樂無處不在,讓我們下節音樂課不見不散。 【教學后記】
本課圍繞著聆聽活動,主要是引導學生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發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與欣賞能力,提高他們的音樂審美情趣。如(聽聽音樂主題在全曲出現的次數,說說每次的節奏、速度、力度與情緒的變化有什么關聯,找出歌中的切分音,說說它在歌曲表現中的作用等等。),注重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與創造力。是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學會聆聽、賞析作品并加深對音樂作品的體驗與理解。在整節課中以聽中想、想中創、聽中賞為主線,以感受、體驗、賞析、升華為目標,引導學生在各種環節中有探的空間、創的靈感、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會聽、愛聽、樂聽的鑒賞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