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龍的傳人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音版六年級上冊《龍的傳人》西安市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音版六年級上冊龍的傳人-西安市
《龍的傳人》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20年前,龍的傳人這首歌曲曾在中國廣為流傳,作者和原唱都是臺灣省的音樂人,這首歌的歌詞具有豐富的內涵,形象鮮明,富有想象力,感情從較為深沉含蓄轉為振臂疾呼,富有歷史感和號召力。曲調和旋律采用了自然小調式,結構為不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音域僅五度,級進為主,易于傳唱,同時采用了復沓回環的手法,既精當洗練,又給人無比眷戀之感,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人民渴望回歸統一的感情趨向。 【教學目標】
1. 通過學唱《龍的傳人》,感受小調式旋律的色彩特點。 2.通過多媒體教學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鑒賞力。
3.通過音樂互動教學培養學生主動的參與各種音樂活動,鍛煉他們的合作與協調能力,增進群體意識、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4.教學中應適時的發展學生的想象培養他們的創造潛力。 【教學重點】 能主動的參與互動教學并能自信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 發展學生想象力,創編節奏型參與音樂活動。把學生對龍的喜愛轉化為對祖國的愛國情懷。
【教法】 為了讓學生更加直接形象地了解和學習歌曲,幫助學生收到最好的學習效果,使他們更好地掌握和感受音樂的作用,我采用了一下的教學方法 1. 情景導入法。 2. 教唱法。 3. 情感
教學法。 4. 節奏創編互動法。
【學法】 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聽”“唱”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演唱方式 。學法指導分析: 1. 參與——體驗法, 2. 課程討論法 ,3. 自評互評法 。 【教學過程】 一 . 導入新課。 1 . PPT出示龍的圖片:
請同學們談談關于龍,你都有哪些了解?
2 . 師總結,簡介龍的神話形象與中國華民族的淵源。
在上古時代,各個部落都有自己的圖騰。黃帝部落逐漸強盛,經過不停地征戰,漸漸吞并周圍部落,把他們的圖騰形象融入到自己的圖騰中,它有鯨之須,蛇之身,虎之眼,巨蜥之腿,蒼鷹之爪,紅鯉之鱗,白鯊之尾等組成一個新的圖騰—龍。龍是中國傳說中是一種善變化、能興云雨、利萬物的神異動物。在民間是祥瑞象征,在古時則是帝王統治的化身。 二 . 新授歌曲教學。 1 . 初聽歌曲。
聆聽歌曲《龍的傳人》張敏明版本,對歌曲有初步的感知。 2 . 簡潔歌曲的創作背景。
《龍的傳人》由臺灣音樂人侯德健創作于1978年,是一首具有深厚愛國情感的歌曲。1988年香港歌手張明敏在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
從此紅遍大江南北。它的歌詞糅合了濃厚的民族情感,我們都是龍的傳人,表達了臺灣同胞對祖國大陸的懷念。無論我們身處何方,都是炎黃子孫,都深深地眷戀著我們的祖國。 3 . 復聽歌曲,分析曲式結構。 (1)這首歌曲是幾幾拍的? (2)歌曲的旋律可以分為幾個樂段?
分析樂句,引出單二部曲式結構,講述調性。 4 . 跟琴輕唱歌曲,教師指導演唱。 三 . 音樂拓展教學。 1 . 豎笛吹奏歌曲。 (1)跟琴演唱曲譜。 (2)跟教師對指法。 (3)吹奏全曲。 2 . 綜合音樂活動。
結合打擊樂器,和學生合作完成歌曲。 四 . 總結本課內容。
結合欣賞器樂曲《龍的傳人》,結合ppt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