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水族館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yōu)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教版(簡譜)一年級上冊欣賞水族館-北京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教版(簡譜)一年級上冊欣賞水族館-北京市第十八中學附屬實驗小學(原芳星園小學)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一)指導思想
本課教學將無形的欣賞過程和有形的表現(xiàn)性活動有機的結合起來,根據(jù)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特點,引導學生以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看、想、畫、猜、辨、演的方式了解樂曲的主題、結構以及特色配器,從而完成抽象的樂曲欣賞過程。 (二)理論依據(jù)
《課程》中指出:教師應通過各種有效的途徑和方式引導學生走進音樂,在親身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中喜愛音樂,掌握音樂基本知識和初步技能,逐步養(yǎng)成欣賞音樂的良好習慣,為終身愛好音樂奠定基礎。
二、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1.對作品曲式結構的分析:
(1)《水族館》是圣.桑創(chuàng)作的《動物狂歡節(jié)的》中的另一首作品、曲調平穩(wěn)柔和,由鋼琴彈奏出清緩的琶音,猶如玻璃水族箱里清水的波動。長笛與弦樂奏出舒緩的旋律,表現(xiàn)了魚兒在水中悠閑地游來游去的樣子,描繪出水底世界的奇幻與神秘。全曲為a小調、4/4 拍子、小行板,由單主題發(fā)展而成,共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反復一次,第二部分為第一部分的模仿發(fā)展。結構清晰單純:
A包含兩樂句,即A=a(4)、b(8),其中a由兩個相同的樂節(jié)構成(2+2),b由帶旋律部分4小節(jié)+擴展半終止4小節(jié)(即9-12小節(jié)看似連接句的位置,這其實是a小調的屬和弦的延伸,可以從低音E進行判斷);之后再整體重復一遍,至擴展終止位置變?yōu)閍小調主和弦(21-24小節(jié))。所以,A部分應為一個復樂段結構(即僅相當于一個樂段、一部曲式規(guī)模)。
3
B部分由c(4)、d(11)構成,其中c由兩個相同樂節(jié)構成(2+2),d由帶旋律部分6小節(jié)(同樣由兩個相同樂節(jié)組成3+3)+ 擴展終止5小節(jié)(主和弦)。
2.對作品中特色配器的分析
高聲部的音樂主題由小提琴加弱音器在高音區(qū)演奏,并用長笛的中音區(qū)予以重復,使音色柔和透明。“鋼片琴”的加入把魚兒在水面翻滾在陽光下閃爍光點的樣子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作曲家為了要裝點音響色彩,在作曲中還增添許多具有透亮音色的特色樂器。如:譜中非常清晰地顯示有玻璃口琴這件特殊的色彩性樂器,它在音響中所發(fā)出的聲音不是我們平常聽到的口琴的音色,屬于非常規(guī)樂器,在這個作品中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
另外,作品中的鋼琴標注了una corda,是利用一種裝置在鋼琴移動機構一側的軟踏板,當踩下時,琴槌只敲擊三根琴弦中的一根,因此每個音符發(fā)出的聲音會變得更加安靜。兩架鋼琴用上下交織流動的琶音作為織體伴奏,表現(xiàn)出水波蕩漾的聲音,主題后又接以由連續(xù)減三和弦構成的琶音節(jié)奏音群在兩架鋼琴上出現(xiàn),這些都是圣-桑的創(chuàng)新技法,使作品音樂形象更加完善。
3.對本課圖形譜的分析
“圖形譜”是利用一些簡單易畫的圖形、線條來高度概括音樂旋律的走向、速度、力度等的一種樂譜。根據(jù)“圖形譜”,我們可以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直觀地看到音樂進行中的變化、發(fā)展、重復等特點。而且,在聆聽中邊劃“圖形譜”邊聆聽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作品的情緒情感、調動注意力。
本課圖形譜的設計具有趣味性、明了性的特點,運用的圖形與作品內容十分貼切,并能形象的顯示出旋律走向和作品的結構特點,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了合作學習能力,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效率。
4.對作品音響的分析
(后略)
本曲的主題旋律是由小提琴與長笛混合的音色線條,小提琴聲部(包括第一和第二提琴)演奏比長笛高八度的旋律,而長笛處于相對弱勢音區(qū),不易發(fā)出透亮有力的聲音,而小提琴聲部本身樂曲較多,在音量和音區(qū)上更有利,所以基本掩蓋了長笛的聲音,長笛在其中僅僅起到點綴潤色的作用,因此聽者會有錯覺,以弦樂為主明顯聽到高八度的 a音,感覺與譜例中紅色方框中的音不符。
5.教師駕馭本課內容分析:
本人有一定駕馭課堂的能力和低年級教學經驗,教學基本功比較扎實,具有一定的作品分析能力,具備指導學生深入作品內涵的能力。教學過程中,還應力求言語準確,把握教學時間。
(二)學生情況分析
心理特點:此學段的學生剛剛入學,好奇、好動,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 已有音樂能力:各種音樂能力還處于初步培養(yǎng)階段。經過兩個多月的學習,已具備初步的音樂感知力和聆聽音樂的經驗,有一定的音樂想象力,樂于參與音樂活動。但是學生的音樂積累薄弱,對管弦樂合奏的演奏形式只是初步接觸,對于正處在形象思維為主的他們來說,在對作品的感受與理解上具有一定的困難
相關學習內容:本課內容是《動物狂歡節(jié)》中的第七首作品,是學生學習過的第四首管弦樂合奏。學生對這種演奏形式有了一些初步接觸,由于上節(jié)課剛剛學習了圣.桑的《引子與獅王進行曲》,對《動物狂歡節(jié)》的組曲的構成以及作曲家有一定的了解。
視頻來源:優(yōu)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