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金蛇狂舞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教版(簡譜)四年級上冊金蛇狂舞-河北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教版(簡譜)四年級上冊金蛇狂舞-河北省級優課
《金蛇狂舞》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樂曲《金蛇狂舞》的表演形式是民樂合奏,以及樂曲表現了端午節時人們興高采烈地賽龍舟的情景。 2、能夠記憶A樂段主題旋律。
3、感受樂曲中打擊樂及“一領眾合”的形式所塑造的熱鬧氣氛,并對民族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感受民族打擊樂及管弦樂隊的音色特點,體會賽龍舟的熱烈場面。 2、熟記A樂段旋律。 三、教學過程 1、導入
(1)師:同學們,老師為大家演奏一段音樂,請你來說一說你聽完這段音樂后的感受?(師演奏琵琶曲《金蛇狂舞》片段) 生:非常的熱烈歡騰。
師:哪種顏色能代表你的這種感受呢?(出示課件紅色,藍色、黑色。) 師:誰來說一說?
生:我認為是紅色,因為樂曲表現了喜慶熱烈的場面。
師:好的,說的非常好!同學們音樂感覺真棒!這首樂曲非常的熱烈歡快,老師剛才演奏就是樂曲《金蛇狂舞》的片段。那今天就讓我們來一同學習這首《金蛇狂舞》。(板書《金蛇狂舞》)
〖設計目的:形式簡潔明了,以感受音樂快速進入課程主題〗) 2、背景介紹:
師:那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首樂曲就是著名作曲家聶耳先生創作的,(板書“聶耳”),他還創作了《國歌》、《賣報歌》、《鐵蹄下的歌女》等多部作品,被譽為“民族音樂家”,(許多樂器分別按不同聲部演奏同一首樂曲的形式)(板書“民樂合奏”)而且民間鑼鼓的加入,使樂曲更加歡快熱烈,簡單介紹廣東音樂(播放民樂合奏《金蛇狂舞》) 3、聆聽音樂
(1)師:那這首樂曲究竟表現了一種什么場景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師播放賽龍舟視頻,完整聆聽音樂)有沒有同學說一說? 生:描寫了端午節賽龍舟的場景,非常的熱烈歡快。
(2)師:恩,那樂曲《金蛇狂舞》到底指什么呢?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請同學們告訴我!那就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這種喜慶熱烈的賽龍舟場面,請大家邊聽邊看,說一說,老師做了哪幾組動作?(教師做動作,第一段用向前劃龍舟的動作,第二段做左右劃龍舟表示奮力向前,第三段做雙手打擊組合動作) (3)師:請同學們來說一說,共有幾組動作? 生:三組。
(4)師:好的!那由此我們樂曲分為了A、B、C(板書)三個部分,同學們你們劃過龍舟嗎?
生:沒有,那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劃一劃龍舟,鑼鼓聲響后,龍舟就要出發了,請大家拿起手中的船槳,做好準備!(師播放A樂段,生跟做) 4、演唱主題
(1) 師:同學們做的不錯,請大家先來哼唱旋律,我們先用“lu”來演唱。(彈
琴或播放A部分旋律,可糾正發音,提示學生演唱習慣,學生邊唱邊感受),好的,同學們唱的不錯!
(2) 師:那接下來,我們再用“la”來演唱
(3) 好的,那現在我要加大難度,考一考大家了,請學生們看大屏幕,我們這
段旋律的樂譜,你能試著唱一唱嗎?(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如不能演唱,可教唱旋律)
(4) 師:好的!讓我們配合一下試試!師領唱,生齊唱。(生唱紅色部分,師
唱白色部分)
(5) 分組進行配合演唱,比一比哪組更好一些。(龍船可向前一步) 5、主題瀏覽
(1)師:恩,同學們唱的不錯,我們掌聲鼓勵!接下來,龍舟出發之后我們要奮力地劃行了!(師播放B樂段,生做動作)
師: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動作不一樣了,之前是向前劃行,現在是左右兩邊劃行。 師:恩,說的不錯,還有嗎?那讓我們再來仔細的感受一下,
現在我們用“嗒嗒”來哼唱一下這一段旋律,和A樂段做一比較。(師:重點彈奏每樂段前兩小節,對比其中的重音變化,音區變化,音型變化,音樂色彩變化,從音樂要素中進行深入分析) (2)那請同學們來說一說,哪種樂段更明亮活潑?(出示淺紅色、淡紅色卡片,根據現場情況,提示學生哪個卡片更能體現出音樂歡快、喜慶的場面?淺紅色表示A樂段,淡紅色表示B樂段)
(3)師:恩,同學們真聰明!做的不錯!接下來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來聽一聽。
生:龍舟你追我敢,爭先恐后的向前劃。。。(此處根據實際情況,啟發學生,感受“一領眾合”的音樂形式)
(4)師:恩,說的不錯!那你們參加過比賽嗎?比如像運動會,體育賽事?有同學會說,我參加過短跑、長跑比賽、拔河比賽,我們會用豐富的語言來表述比賽的激烈,那么在音樂中,又是如何體現這種競賽場面呢?我們來感受一下。口號“嘿呦,嘿呦,嘿呦,嘿”
(XX XX XX X / XX XX XX X 并提示學生如果我們打擊的節奏不一致會怎樣?生回答:龍舟就會劃的慢了。)
師:所以我們要團結一致,步調統一。(三遍之后,學生基本掌握,之后,拿起手中的打擊樂,或準備一個“大鼓”,請一位學生上來,體會“一領眾和”的感受。最后老師彈奏鋼琴、琵琶,師生共同完成樂段的配合,之后播放C樂段,跟音樂配合,教師簡單總結,引出“螺絲結頂”的創作手法,點到即可)
師:好的。請同學們來說一說這段情緒表現如何?(此處要有對比,競賽歡騰的氣氛)
生:更加熱烈歡騰。 師:那請你來選擇哪個顏色的卡片來表現這一段?顏色越深,表現的情緒越熱烈,可以和之前的樂段進行對比。 生:朱紅色。
(5)師:很好,正是因為“螺絲結頂”的創作手法的運用,使得音樂情緒更加昂揚、奔放。在樂曲的最后,我們來聽一聽它和哪一段相似?(播放最后的一段) 生:和第二段。
師:那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速度更快了。
(6)師:好的,那就讓我們加快速度沖向終點吧!(播放音樂,加快速度劃龍舟)
師:那我們用哪個顏色的卡片來表現呢? 生:淺紅色。
師:因為比之前的速度更快了,所以我們用兩個淺紅色的卡片來表示。由此看出音樂要素的不同,就會帶來表現效果的不同。 6、完整聆聽:
師:我們再來回顧三個樂段,可以邊唱邊加入動作表演。(聆聽各段音樂主題和故事情節,完整表演,將顏色卡片最終形成圖案。)那究竟這首樂曲表現了什么場景呢?為什么這首樂曲叫做《金蛇狂舞》呢? 生:“金蛇”指龍舟,“狂舞”在江面上競賽。表現了龍舟比賽歡騰熱烈的場景。 7、樂曲拓展
(1) 這首樂曲深受人們的喜愛,還被改變成為多種樂器的獨奏版本,下面
老師就用古箏來為大家演奏一下這首樂曲,請大家認真聆聽。
師:謝謝大家,同學們聽得都很認真。
(2)師:這首樂曲深受人們的喜愛,享譽國內外,下面請大家欣賞改編自《金蛇狂舞》,由李云迪、王力宏精彩演繹的《斗琴》。 8、課程總結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民族經典是永恒的,是不會被人們忘記的,希望大家能夠多聆聽感受我們中國的民族音樂,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讓民族音樂的種子在心中生根發芽!讓我們打起鑼鼓跳起舞,感受這喜悅歡騰的場景吧!同學們再見!(聽《金蛇狂舞》音樂,離開教室) 四、教學反思:
(一)、課程設計有兩條主線:
1、各樂段的音樂表情為主線,通過對比聆聽不同樂段音樂要素作為基礎,感受音樂發展層層遞進,逐步深入的創作構思。并運用不同顏色和同一顏色的不同深淺程度,讓學生從視覺中,直觀感受音樂情緒變化。
2、用“劃龍舟比賽”故事性情節貫穿始終,增強趣味性。讓學生在動作中記憶旋律,感受音樂變化。以鑼聲響作為比賽的開始,分為起始階段,劃行階段、爭奪階段、沖刺階段,并以鑼鼓為伴奏,加入“螺絲結頂”的創作手法,使音樂形象更加生動活潑。
(二)、不同樂器、不同演奏形式的運用,使得學生更加深入了解音樂主題,記憶音樂旋律,并對獨奏合奏的形式加以區分,感受民樂合奏的魅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