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侗家兒童,多快樂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音樂人教版(簡譜)四年級上冊唱歌侗家兒童多快樂-湖北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音樂人教版(簡譜)四年級上冊唱歌侗家兒童多快樂-湖北省級優課
《侗家兒童多快樂》教學設計
授課教師:胡雅雯
【教學設計理念】
1.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弘揚民族音樂”的原則,以及學會識譜等課程目標,我在教學中采取節奏、聆聽、感受、視頻、創造等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讓學生在充滿生動情趣的活動中感受音樂。
2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要讓學生通過學習中國民族音樂,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因此,我所設計的這一課,其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優秀的侗族音樂文化,在孩子們心中播下民族音樂的種子。
一、課題名稱: 《侗家兒童多快樂》
二、教材分析:
《侗家兒童多快樂》是一首根據侗族大歌形式所創作的一首二聲部合唱歌曲,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歌曲為2/4拍,曲調活潑跳躍,全曲由一個擴充性樂段組成的民族五聲調式。前2個樂句節奏活潑歡快,
表現了兒童天真活潑的性格特征,中間段采取了二聲部合唱的形式,表現侗族大歌的特點,后2個樂句,巧妙的加入休止符使之前一字一音的平穩規律,突然停頓一拍,更加描繪出侗家兒童天真爛漫、風趣可愛的神情。
三、授課年級:四年級 四、教學課時;一課時 五、課 型;唱 歌 六、教學目標:
1.學會能用活潑歡樂的情緒、輕快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侗家兒童多快樂》。
2.了解二聲部合唱的特點。
3.能進行簡單的歌舞表演,體驗侗家兒童幸?鞓返纳睢
七、教學重難點:
1 .能和諧、統一的演唱二聲部合唱。
2.用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侗家兒童多快樂》。 3.感受侗族歌曲風格特點。
八、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自制沙錘 3手搖鈴 4 鼓
九、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播放土家族民歌《龍船調》,讓學生聆聽,聽完后老師引進,然后導入課題。
【設計意圖】土家族民歌《龍船調》是學生們都耳熟能詳的一首歌曲,運用《龍船調》導入,更能激發同學們的興趣和熱情。
(二)初次聆聽歌曲 回答問題 (三)二聲部的合奏——合唱訓練
1.進行二聲部節奏訓練:先分別進行高低兩個聲部的節奏訓練。 2.二聲部的合奏訓練:讓兩個聲部按節奏進行合奏訓練。 3.老師唱音符,讓學生跟著旋律進行填詞演唱
4.當二個聲部都能單獨進行時,就分組進行二聲部的合奏訓練,要求和諧、統一。
【設計意圖】從節奏訓練——節拍訓練——填詞演唱,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二聲部的學唱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難點,通過這樣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學生能夠弄清楚兩個聲部的區別,讓每個聲部各個擊破,然后分組進行二聲部的一個合唱,這樣有利于使兩個聲部能和諧、統一進行。
(四)學唱一,二、五、六句
(五)民族文化 拓展延伸
侗族有最具特色的侗族村寨、侗族鼓樓、侗族風雨橋,那里的人們穿著穿著各種各樣的美麗服飾,在侗族每當有重要的節日時,人們就會在鼓樓面前跳起歡快的羅也舞。侗族素來有“詩的家鄉,歌的海洋”之美稱,而侗族大歌,則是最具特色的中國民間音樂藝術之一,下面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去欣賞這最具特色的民間音樂藝術——侗族大歌。
最后,讓我們一起跟著快樂的侗家兒童唱起來,跳起來慢慢走出教室,去迎接我們更美好、更快樂的明天。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侗族的民族服飾,特色建筑及侗族大歌等讓學生體會、感受侗族的音樂文化魅力,更希望同學們能熱愛我們的民族藝術。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