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家鄉贊歌
所屬欄目: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家鄉贊歌》小學音樂人音版-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實驗小學遠洋城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家鄉贊歌》小學音樂人音版-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實驗小學遠洋城分校
教學目標評論
教學目標:通過聆聽欣賞《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梭羅河》、《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三首歌曲感受歌曲中所表達的對家鄉的贊美和熱愛之情。在聆聽欣賞的基礎上,能用自己對作品的感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作品。并通過歌曲的學習進一步了解人生分類的知識,認識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的音色特點。
2學情分析評論
學情分析: 學生在歌曲鑒賞方面有了一定的經驗,在二年級對人聲的分類已有初步了解,。在這一課當中,我以引導和激發為主要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接觸較少的三首歌曲《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梭羅河》、《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以現有的知識積累對歌曲產生共鳴,比如《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我以自主聆聽感受曲調用已知的舞蹈動作表現歌曲為切入點,學生很快被吸引到作品當中。
3重點難點評論
教學重點與難點:通過回顧以前學過的人聲分類知識,結合本節課三首歌曲進一步掌握人聲的分類,重點區分女高音和女中音以及男高音,并初步了解各自的演唱特點。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新設計評論
《家鄉贊歌》教學設計
天津市濱海新區遠洋城小學(實驗分校) 郝楊
教學目標:通過聆聽欣賞《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梭羅河》、《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三首歌曲感受歌曲中所表達的對家鄉的贊美和熱愛之情。在聆聽欣賞的基礎上,能用自己對作品的感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作品。并通過歌曲的學習進一步了解人生分類的知識,認識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的音色特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了解人聲的分類,重點區分女高音和女中音以及男高音,并初步了解各自的演唱特點。
教學器材:鋼琴 多媒體 課件 手鼓 非洲鼓 新疆帽子
教學內容:聆聽欣賞《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梭羅河》、《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三首歌曲,重點了解人聲的分類。在總體了解人生分類的基礎上,讓學生以判斷為主,聆聽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三首歌曲,了解其演唱特點并感受各自的表現力。
教材分析:本單元是三年級下冊最后一個單元,學生在二年級已經初步了解了人生分類中的童聲、女聲和男聲,按照“課標”中對中、高年級學生聽辨人聲音色的要求,本科編排了更為細致的人聲聽辨與分類的內容。即:“女高音、女中音和男高音”音色。針對這三類音色的了解與聽辨,編排了聆聽女高音演唱的歌曲《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女中音演唱的歌曲《梭羅河》和男高音演唱的歌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的內容,要求學生能分辨出這三種人聲音色的特點,感受它們的表現力。
學情分析: 學生在歌曲鑒賞方面有了一定的經驗,在二年級對人聲的分類已有初步了解,。在這一課當中,我以引導和激發為主要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接觸較少的三首歌曲《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梭羅河》、《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以現有的知識積累對歌曲產生共鳴,比如《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我以自主聆聽感受曲調用已知的舞蹈動作表現歌曲為切入點,學生很快被吸引到作品當中。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1分鐘):
師生問好(師生音樂問好)
老師女低音音色:同學們好!你好—你好—同學們好!
學生模仿女低音音色回應:老師您好,您好—您好—老師您好!
老師女中音音色:同學們好!你好—你好—同學們好!
學生模仿女中音音色回應:老師您好,您好—您好—老師您好!
老師女高音音色:同學們好!你好—你好—同學們好!
學生模仿女高音音色回應:老師您好,您好—您好—老師您好!
設計意圖:緊扣教學目標,這個環節作為組織教學的部分,但我有意創設和人聲分類內容相關聯的情境,既作為組織教學又自然連接到導入環節。
二、導入(5分鐘):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和大家打招呼的方式是不是有點特別呀?
學生:是很特別。
師:那誰能說一說特別在哪里?
學生:老師唱了三遍,是從低到高來唱的。
師:說的真好!那老師這樣的問好方式有沒有讓你想起以前學過的一個關于人聲分類的知識呢?誰來說一說,我們之前學過的人聲分類分為哪幾類?
(找學生舉手回答)男聲、女聲、童聲
2、觀看《小丁丁奇遇記之人聲的分類》微課片段視頻,進一步了解人生分類(5分鐘)
老師:其實人聲的分類還可以再細細劃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設計意圖:回顧舊知引出新知,在這一環節,通過微課的預習學生們對人聲分類已有了解,在課堂上播放微課中的主要部分重點回顧,加深印象,為后面的環節展開打下基礎。有了本環節的設計,后面的女高音獨唱《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女中音獨唱《梭羅河》以及男高音獨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作為學生對于微課所學知識實踐判斷的對象出現,是一個自主探究的過程,是一個對所學知識分析確認的過程。
3、教師范唱《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第一段(2分鐘)
老師:現在大家對人聲的分類有沒有進一步的了解啊?那我能考考你們嗎?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直以來我非常喜歡的歌,你們想聽嗎?
老師:那我可有兩個要求:(1)請你來判斷一下老師是女高音、女中音、還是女低音。
(2)請你聽一聽這首歌來自我們中國的哪個少數民族地區?如果你聽出來了,就用這個地區的舞蹈動作為老師伴舞,怎么樣?
設計意圖:教師以范唱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初步感知歌曲。歌曲有很強的新疆地域特色,學生不難判斷,并用已知的新疆舞蹈動作表現出來,是一個感受——判斷——表現的過程,這和學生自身的學習經歷、生活經歷以及音樂素養有關,這個時候不要求整齊劃一,學生自由發揮,充分感受音樂、表現自我。
老師:請同學們回答問題:(1)老師所演唱的是人聲分類當中的哪一類?學生回答
(2)這首歌來自哪個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回答
老師:你們有沒有去過新疆阿?學生回答。今天啊,老師就想在音樂課上開展一次音樂采風活動,讓我們去親身感受一下用歌聲描繪的美麗的地方。你們想去嗎?
4、引出課題《家鄉贊歌》
師:下面啊老師就給大家說一下這次采風活動的內容:首先,這次活動的主題是《家鄉贊歌》,我們來聽一聽歌唱家是如何用歌聲來贊美家鄉的,同時呢,我們還將跟隨歌唱家的歌聲走進歌曲所描寫的地方:一個在我們中國的新疆,一個在印度尼西亞的梭羅河畔。
為了方便活動,老師要把我們所有的學生分成兩個隊,請各組來派代表抽簽,紅隊首先擁有答題權,我們可以通過踴躍回答問題幫本組得分,每答對一題得一分,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帶有新疆和印度尼西亞風光的書簽,誰的表現好就送給誰!
同學們是不是迫不及待了,快讓我們出發吧!
設計意圖:以分組競賽、獎勵書簽的形式出現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集體榮譽感、競爭意識以及合作意識。同時用以抓住學生注意力,
三、新課
(一)、欣賞《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15分鐘)
首先,讓我們去往第一個活動地點——新疆。
大家對新疆的了解有多少呢?
新疆有吐魯番的葡萄,維吾爾族的小姑娘,能歌善舞,新疆有羊肉串…說的非常好!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的是新疆又一個美麗的地方——帕米爾高原!
(出示圖片:新疆帕米爾風光圖,字幕:新疆帕米爾高原)帕米爾高原在海拔4400米——7000米之間,那里也居住著一個著名的民族——塔吉克族,在塔吉克語當中“帕米爾”是“世界屋脊”的意思。
1、介紹手鼓
提到新疆,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新疆最具代表性的樂器——手鼓。這是當地人非常喜歡的打擊樂器。下面老師就教教大家簡單的手鼓演奏方法。
節奏柔緩時用散板細碎節奏敲鼓。2、簡單介紹7/8拍,學生嘗試打節奏。3、歡快熱烈的場面拍一下鼓然后雙手打開。
老師:下面我們就領略一下帕米爾風光,別忘了帶上小手鼓!我們的比賽也正式開始了問題就藏在美景當中!
設計意圖:學生第二次聆聽全曲,在欣賞帕米爾風光的同時進一步感受音樂,老師提示學生“把手鼓帶在身邊”,引導學生將聽到音樂的感受用剛剛學到的手鼓演奏形式表現出來。
帶問題聆聽,歌詞和帕米爾風光圖是對應的,檢驗學生對歌詞的理解。
紅隊問題: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
藍隊問題:歌中描繪了哪些景色?(看圖回答,出示五張圖片,答對三張即可)
聽音樂,女生學習新疆舞蹈動作表現歌曲。(6分鐘)
老師:看誰的動作美,節奏準確,老師還有一個驚喜給大家!
設計意圖:此時老師戴一頂塔吉克族成年女性帽子教女生舞蹈動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以驚喜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驚喜就是老師還帶來了塔吉克地區漂亮的小女孩的帽子,再次激發學生的表演熱情,最后選出表演動作最漂亮的女生到前面展示。同時男生當中誰的節奏感好,動作標準,也將被選出到前面展示。
女生:1、節奏柔緩時學生自由做柔美的動作。2、7/8拍出現,節奏感強的時候,強拍拍手、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注意強調翻手腕。3、托帽手的動作。
男生:將剛才手鼓演奏形式加入表現音樂
合作表演:分別找男生和女生到前面示范,全體學生合作表演。播放歌曲前半段(2分鐘)
我們兩隊表演的都非常好,我們都可以獲得一面小旗子。同學們表現這么好,老師還要給大家一個驚喜:你們想不想知道剛才為我們帶來這首歌曲的歌唱家是誰呢?
簡單介紹吳碧霞
想一睹她的風采嗎?
聆聽吳演唱。
設計意圖:小學生通過電視觀看文藝節目的機會應該很多,但欣賞演唱會的經歷應該不會太多,讓學生欣賞吳碧霞音樂會現場視頻是想讓學生簡單了解這種藝術表演形式。
過渡語:聽完歌唱家的演唱,我們就要和美麗的帕米爾說再見了,讓我們一起到達下一個活動地點——印度尼西亞的梭羅河。看看那里有什么驚喜在等著我們!
(二)欣賞歌曲《梭羅河》(共10分鐘)
(解說歌曲創作背景,《梭羅河》作為背景音樂小聲播放)
解說詞:梭羅河是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最大的河流,給當地人們航行、灌溉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名歌曲《梭羅河》創作至今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了。作曲家格桑先生在旱季的一天漫步在梭羅河畔,望著河兩岸的美麗風光,回憶起祖國悠久的歷史,飽含深情的創作了這首歌曲。這首歌在印度尼西亞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被譽為印度尼西亞民歌,身處國外的印度尼西亞僑民聽到這首歌時常常會激起思念家鄉的情感,甚至激動的流下眼淚。
1、接下來我們就跟隨著歌唱家的歌聲去領略一下梭羅河風光(3分鐘)
提問:這首歌的演唱屬于人聲分類當中的哪一類?
第一關搶答題:這一輪呢,有一個搶答題,要在音樂結束后,老師說開始再舉手回答。那就讓我們在歌唱家的歌聲中走進梭羅河。
那為我們演唱這首歌的是哪位歌唱家呢?
是我國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關牧村老師。關牧村老師更是來自我們天津的歌唱家,是天津歌舞團的一名獨唱演員,是不是為自己的家鄉感到自豪啊。
就在剛才聆聽這首歌的時候我看好多同學都和關牧村老師一起唱了起來,我們是不是很喜歡這首歌呀?《梭羅河》這首歌受到世界各國人們的喜愛,同時也被改編成了好多的表演形式。
3、那么下一題我們就來感受一下兩種不同的改編形式,分別完成任務。(3分鐘)
(1)第二關合作題:第二關的問題是這樣的,請你聽一聽這種改編形式用到了哪兩種主奏樂器?請兩隊分別用動作來表示,先出現的樂器由紅隊表示,后出現的樂器由藍隊表示。(要求:模仿樂器演奏的動作要標準,只要聽見自己隊的樂器演奏就做出相應動作,如果兩個隊合作的默契,都可以得到旗子,如果合作的不夠默契,就都不能得到旗子了)(強調動作美,可以提示學生哼著曲調,有同學已經不自覺哼出來了。)
(2)第三關:(3分鐘)
演奏非洲鼓,我們班有沒有會演奏非洲鼓的?紅隊或藍隊派出一個人,另外一支隊老師給你們一個答題的機會,這首改編后的《梭羅河》使用哪種樂器作為主奏樂器演奏的。聽完回答。(一個同學演奏非洲鼓,其他同學徒手演奏,灑脫自然)
揭示主奏樂器答案:薩克斯
(三)聆聽《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3分鐘)
剛剛教室里的氣氛這么熱烈,桃花都為我們盛開了。
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那現在就請你說一說:這首歌屬于人聲分類當中的哪一種?
男高音 他是我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老師還要告訴你們讓你們感到自豪的事,蔣大為老師也是天津人。
設計意圖:扣住本課教學重點,回顧主要內容——人聲的分類,通過聆聽判斷歌曲是由人聲分類的那一類來表現的,鞏固課堂最初內容,首尾呼應作為整節課的尾聲。
四、拓展
(一)連線題:(3分鐘)
《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 女高音—— 聲音清脆明亮;
《梭羅河》------- 女中音—— 聲音渾厚圓潤;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男高音—— 聲音高亢昂揚。
設計意圖:用一個連線題總結本節課內容,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難,只是把一整節課內容貫穿起來,在欣賞之后理性的梳理知識,將感知與理性相結合,鞏固加深記憶。
五、小結(2分鐘)
師生以演唱形式再見。
老師女高音音色:同學們再見!再見—再見—同學們再見!
學生模仿女高音音色回應:老師再見,再見—再見—老師再見!
老師女中音音色:同學們再見!再見—再見—同學們再見!
學生模仿女中音音色回應:老師再見,再見—再見—老師再見!
老師女低音音色:同學們再見!再見—再見—同學們再見!
學生模仿女低音音色回應:老師再見,再見—再見—老師再見!
設計意圖:同樣是一個首尾呼應的設計,開頭是問好,結尾是再見,開頭是從低到高,結尾是從高到低,暗示性的扣住本課重點內容,再次給學生加深記憶。
相關資料:
(根據人的性別和年齡,人聲可以分為童聲、女聲、男聲三類。根據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異可分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各種聲音的音色以及風格特點分類:
女高音:高音區音色明亮,圓潤,輕松自如,中低音區力量力度較弱。(歌劇中,女高音又分為戲劇女高音,抒情女高音以及花腔女高音。戲劇女高音音色堅實有力,抒情女高音音色柔和,圓潤富于詩意;花腔女高音音色秀麗,高音靈巧,富有彈性) 女中音:整個中音區音色明亮,豐滿,渾厚圓潤,高音不很隨意,音色略暗 女低音:中低音區音色渾厚,結實,有力。高音區較弱較暗 男高音:中高音區音色明亮純凈,有穿透力,低音略弱。(在歌劇中,男高音分為戲劇男高音和抒情男高音,戲劇男高音音色結實嘹亮,鏗鏘有力;抒情男高音音色清脆,優美, 抒情而柔和) 男中音:音色飽滿,結實,有陽剛氣質 男低音:音色深沉厚重,寬廣有力)
4.1.2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溫故知新評論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和大家打招呼的方式是不是有點特別呀?
學生:是很特別。
師:那誰能說一說特別在哪里?
學生:老師唱了三遍,是從低到高來唱的。
師:說的真好!那老師這樣的問好方式有沒有讓你想起以前學過的一個關于人聲分類的知識呢?誰來說一說,我們之前學過的人聲分類分為哪幾類?
(找學生舉手回答)男聲、女聲、童聲
2、觀看《小丁丁奇遇記之人聲的分類》微課片段視頻,進一步了解人生分類(5分鐘)
老師:其實人聲的分類還可以再細細劃分,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設計意圖:回顧舊知引出新知,在這一環節,通過微課的預習學生們對人聲分類已有了解,在課堂上播放微課中的主要部分重點回顧,加深印象,為后面的環節展開打下基礎。有了本環節的設計,后面的女高音獨唱《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女中音獨唱《梭羅河》以及男高音獨唱《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作為學生對于微課所學知識實踐判斷的對象出現,是一個自主探究的過程,是一個對所學知識分析確認的過程。
3、教師范唱《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第一段(2分鐘)
老師:現在大家對人聲的分類有沒有進一步的了解啊?那我能考考你們嗎?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直以來我非常喜歡的歌,你們想聽嗎?
老師:那我可有兩個要求:(1)請你來判斷一下老師是女高音、女中音、還是女低音。
(2)請你聽一聽這首歌來自我們中國的哪個少數民族地區?如果你聽出來了,就用這個地區的舞蹈動作為老師伴舞,怎么樣?
設計意圖:教師以范唱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初步感知歌曲。歌曲有很強的新疆地域特色,學生不難判斷,并用已知的新疆舞蹈動作表現出來,是一個感受——判斷——表現的過程,這和學生自身的學習經歷、生活經歷以及音樂素養有關,這個時候不要求整齊劃一,學生自由發揮,充分感受音樂、表現自我。
老師:請同學們回答問題:(1)老師所演唱的是人聲分類當中的哪一類?學生回答
(2)這首歌來自哪個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回答
老師:你們有沒有去過新疆阿?學生回答。今天啊,老師就想在音樂課上開展一次音樂采風活動,讓我們去親身感受一下用歌聲描繪的美麗的地方。你們想去嗎?
4、引出課題《家鄉贊歌》
師:下面啊老師就給大家說一下這次采風活動的內容:首先,這次活動的主題是《家鄉贊歌》,我們來聽一聽歌唱家是如何用歌聲來贊美家鄉的,同時呢,我們還將跟隨歌唱家的歌聲走進歌曲所描寫的地方:一個在我們中國的新疆,一個在印度尼西亞的梭羅河畔。
為了方便活動,老師要把我們所有的學生分成兩個隊,請各組來派代表抽簽,紅隊首先擁有答題權,我們可以通過踴躍回答問題幫本組得分,每答對一題得一分,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帶有新疆和印度尼西亞風光的書簽,誰的表現好就送給誰!
同學們是不是迫不及待了,快讓我們出發吧!
活動2【活動】寓教于樂評論
(一)、欣賞《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15分鐘)
首先,讓我們去往第一個活動地點——新疆。
大家對新疆的了解有多少呢?
新疆有吐魯番的葡萄,維吾爾族的小姑娘,能歌善舞,新疆有羊肉串…說的非常好!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的是新疆又一個美麗的地方——帕米爾高原!
(出示圖片:新疆帕米爾風光圖,字幕:新疆帕米爾高原)帕米爾高原在海拔4400米——7000米之間,那里也居住著一個著名的民族——塔吉克族,在塔吉克語當中“帕米爾”是“世界屋脊”的意思。
1、介紹手鼓
提到新疆,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新疆最具代表性的樂器——手鼓。這是當地人非常喜歡的打擊樂器。下面老師就教教大家簡單的手鼓演奏方法。
節奏柔緩時用散板細碎節奏敲鼓。2、簡單介紹7/8拍,學生嘗試打節奏。3、歡快熱烈的場面拍一下鼓然后雙手打開。
老師:下面我們就領略一下帕米爾風光,別忘了帶上小手鼓!我們的比賽也正式開始了問題就藏在美景當中!
帶問題聆聽,歌詞和帕米爾風光圖是對應的,檢驗學生對歌詞的理解。
紅隊問題: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
藍隊問題:歌中描繪了哪些景色?(看圖回答,出示五張圖片,答對三張即可)
聽音樂,女生學習新疆舞蹈動作表現歌曲。(6分鐘)
老師:看誰的動作美,節奏準確,老師還有一個驚喜給大家!
女生:1、節奏柔緩時學生自由做柔美的動作。2、7/8拍出現,節奏感強的時候,強拍拍手、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注意強調翻手腕。3、托帽手的動作。
男生:將剛才手鼓演奏形式加入表現音樂
合作表演:分別找男生和女生到前面示范,全體學生合作表演。播放歌曲前半段(2分鐘)
我們兩隊表演的都非常好,我們都可以獲得一面小旗子。同學們表現這么好,老師還要給大家一個驚喜:你們想不想知道剛才為我們帶來這首歌曲的歌唱家是誰呢?
簡單介紹吳碧霞
想一睹她的風采嗎?
聆聽吳演唱。
過渡語:聽完歌唱家的演唱,我們就要和美麗的帕米爾說再見了,讓我們一起到達下一個活動地點——印度尼西亞的梭羅河。看看那里有什么驚喜在等著我們!
(二)欣賞歌曲《梭羅河》(共10分鐘)
(解說歌曲創作背景,《梭羅河》作為背景音樂小聲播放)
解說詞:梭羅河是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最大的河流,給當地人們航行、灌溉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名歌曲《梭羅河》創作至今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了。作曲家格桑先生在旱季的一天漫步在梭羅河畔,望著河兩岸的美麗風光,回憶起祖國悠久的歷史,飽含深情的創作了這首歌曲。這首歌在印度尼西亞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被譽為印度尼西亞民歌,身處國外的印度尼西亞僑民聽到這首歌時常常會激起思念家鄉的情感,甚至激動的流下眼淚。
1、接下來我們就跟隨著歌唱家的歌聲去領略一下梭羅河風光(3分鐘)
提問:這首歌的演唱屬于人聲分類當中的哪一類?
第一關搶答題:這一輪呢,有一個搶答題,要在音樂結束后,老師說開始再舉手回答。那就讓我們在歌唱家的歌聲中走進梭羅河。
那為我們演唱這首歌的是哪位歌唱家呢?
是我國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關牧村老師。關牧村老師更是來自我們天津的歌唱家,是天津歌舞團的一名獨唱演員,是不是為自己的家鄉感到自豪啊。
就在剛才聆聽這首歌的時候我看好多同學都和關牧村老師一起唱了起來,我們是不是很喜歡這首歌呀?《梭羅河》這首歌受到世界各國人們的喜愛,同時也被改編成了好多的表演形式。
3、那么下一題我們就來感受一下兩種不同的改編形式,分別完成任務。(3分鐘)
(1)第二關合作題:第二關的問題是這樣的,請你聽一聽這種改編形式用到了哪兩種主奏樂器?請兩隊分別用動作來表示,先出現的樂器由紅隊表示,后出現的樂器由藍隊表示。(要求:模仿樂器演奏的動作要標準,只要聽見自己隊的樂器演奏就做出相應動作,如果兩個隊合作的默契,都可以得到旗子,如果合作的不夠默契,就都不能得到旗子了)(強調動作美,可以提示學生哼著曲調,有同學已經不自覺哼出來了。)
(2)第三關:(3分鐘)
演奏非洲鼓,我們班有沒有會演奏非洲鼓的?紅隊或藍隊派出一個人,另外一支隊老師給你們一個答題的機會,這首改編后的《梭羅河》使用哪種樂器作為主奏樂器演奏的。聽完回答。(一個同學演奏非洲鼓,其他同學徒手演奏,灑脫自然)
揭示主奏樂器答案:薩克斯
(三)聆聽《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3分鐘)
剛剛教室里的氣氛這么熱烈,桃花都為我們盛開了。
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那現在就請你說一說:這首歌屬于人聲分類當中的哪一種?
男高音 他是我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老師還要告訴你們讓你們感到自豪的事,蔣大為老師也是天津人。
活動3【測試】融會貫通評論
(一)連線題:(3分鐘)
《帕米爾,我的家鄉多么美》------ 女高音—— 聲音清脆明亮;
《梭羅河》------- 女中音—— 聲音渾厚圓潤;
《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男高音—— 聲音高亢昂揚。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家鄉贊歌”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家鄉贊歌》小學音樂人音版-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實驗小學遠洋城”,所屬分類為“小學音樂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家鄉贊歌》小學音樂人音版-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實驗小學遠洋城”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