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挫折
所屬欄目:心理健康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五年級心理輔導活動教學《挫折也精彩》江蘇淮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小學五年級心理輔導活動教學《挫折也精彩》江蘇淮安
挫折,也精彩
——小學五年級心理輔導活動教學設計
葛艷青
【設計意圖】 挫折是指人們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
由于受到阻礙和干擾,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出
現的消極情緒反應。如果處理不當,它會給
人造成心理壓力,從而影響學習和生活,損
害身心健康。
小學五年級學生,對社會和生活有自己
一定的認識,心理處于懵懂的半成熟狀態,
對生活和成長由中低年級的簡單逐步增加
多元化和復雜色彩,如學習壓力、交友壓力
等挫折現象顯現出來,加上家庭教育“慣養”
模式,迫切需要對學生進行簡單的挫折教
育。
通過本課的教學,旨在轉變學生看待挫
折的方式,化挫折為動力,在挫折中成長,
敢于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失敗,激發學生戰
勝挫折的勇氣,形成健康人格。筆者在課堂
上采用試聽結合、游戲輔助的形式,引導學
生在游戲活動中體驗挫折,在體驗中感悟挫
折,在感悟中學會成長。
【活動目標】 1.了解挫折是普遍存在的,遇到挫折是
人生中的正常現象。
2.初步學習調整挫折情緒的一些方法,結合生活體驗,嘗試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
和挫折。
3.初步感悟挫折是成功的基石,增強“我要成功”的信心。 【活動準備】課件,調查問卷及統計,愛心型加油卡(每組1張)、“蝴蝶高飛卡”每人1張
【活動形式】游戲體驗 活動交流 主題
探討
【活動年級】小學五年級
【活動過程】 一、熱身游戲:尋找星海娃
1.同學們,我們先來做個有趣的游戲,
互相認識一下。游戲的名字就叫“尋找星海
娃”。游戲規則:老師說尋找某種特征的星
海娃,如果你的身上具有這種特征請快速起
立,咱們一起拍拍手。
2.尋找(愛好運動、喜歡音樂、有智慧、
有夢想……)的健身娃、藝術娃、智慧娃、
夢想娃……
設計意圖:通過熱身游戲,既活躍了現
場課堂氣氛,拉近與同學之間的心理距離,
又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互相認識,了解班
級部分學生特點。
二、猜猜他是誰
1. 根據老師出示的挫敗經歷的提示,
猜出他們分別是誰。(愛迪生、霍金、馬云、
自己)
挫敗經歷 人物
只念過三個月的小學, 12歲意外患上嚴重的失聰癥, 為一項發明試驗了6000多種材料……
愛迪生
21歲患上會使肌肉萎縮的盧迦雷氏癥, 全身癱瘓、不能言語,
只有三根手指能活動……
霍金
第一次高考數學僅1分;兩次高考失利; 多次求職因外貌被拒;
連續4次創業失敗……
馬云 學走路時摔倒過; 某次考試考砸過; 被父母或老師或同學冤枉過 ……
?
2.看了他們曾經的一些挫敗經歷,你有
感受?
3.人生這一條路上,從來都不是一帆風
順的。一個人無論他是偉大,還是平凡,在
他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過挫折或正在經歷挫折,誰也無法避免。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聊聊“挫折”這個話題。(板書:挫折)
4.說說自己對挫折的認識,當你遇到這些挫折時,心情怎么樣?
設計意圖:通過“猜猜他是誰”的游戲,幫助學生認識挫折,并了解到挫折是學習和生活中的正常現象。不論是偉大的人物,還是平凡的人,在他的人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經歷過挫折或正在經歷挫折,誰也無法避免。甚至偉大的人物會遇到更多挫折,當再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要恐懼,學會正確對待挫折的態度。
三、游戲體驗:“長成大樹” 1.出示游戲規則:
①每組由組長負責,以石頭、剪刀、布兩兩猜拳PK。
②種子想長成大樹,要經歷種子、小芽、小樹、大樹的過程。每次PK后贏者升級,再和相同級別的人繼續PK,任一環節輸者退回種子重新開始。
2.每組推薦一名同學上臺參與游戲體驗,并交流游戲體驗者的生長歷程和心情。
3.全班游戲,由組長帶領每一組的組員,自由尋找一片空地開展游戲,再次交流生長歷程和心情。
(重點采訪兩次游戲中結果不同的同學,交流兩次游戲體驗活動中心情的變化。)
小結:同學們,雖然這只是一個游戲,但人的一生中,類似這樣的場景似乎并不少見。有的人努力了能一次成功;而更多時候可能努力過、奮斗過,但最終還是失敗,還需面對一次次的挫折。就像愛迪生發明電燈,僅尋找合適的材料做燈絲就試了6000多種材料,做了7000多次實驗,每一次試驗都是重新開始,從挫折的起點再出發。但每一次的失敗也意味著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設計意圖: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是對課堂的尊重,更是對學生生命成長的尊重。只有解放了學生的時空,才能解放學生的思維,學生也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成長。從熟悉的人物愛迪生的故事,從看似不起眼的的燈泡和幾千次試驗的巨大反差,給學生以新的認識】
四、故事分享:挫折,也精彩 1. 《破繭成蝶》故事分享 草地上有一個蛹,被一個小孩發現并帶回了家。過了幾天,蛹出現了一道裂縫,里面的蝴蝶掙扎了好長時間,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來。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掙扎的樣子,十分不忍,于是他拿起剪刀把蛹剪破,讓蝴蝶脫蛹而出。然而,由于這只蝴蝶沒有經過破蛹前必須經過的痛苦掙扎,身軀臃腫,翅膀干癟,根本飛不起來,不久就死了。
2.交流:蝴蝶為什么飛不起來最后死了呢?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3.遇到挫折,要靠自己克服,這是來自自我的信念與不竭的動力。不經歷挫折,怎會有破繭成蝶的成長呢?挫折是人生中可貴的財富,挫折也精彩。(板貼:也精彩)
【設計意圖:以“破繭成蝶”的故事,讓學生領悟到挫折是完整人生不可或缺的營養品,讓學生升華對挫折的認識:感恩挫折,笑迎挫折!】
五、觀看視頻Ezra的故事,學習應對挫折
1. 人生中,可能會有一些無法預料的事,當這些挫折來臨時,我們該如何面對呢?在遙遠的美國洛杉磯,有這樣一個小男孩他叫Ezra(埃茲拉),這個男孩是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但他又有些特殊,他出生時左手只有一根手指,左腿沒有膝蓋,有些扭曲。兩歲時做手術切除了扭曲部分,裝上了假肢,并將左腳的大拇指移植到了左手上,于是Ezra(埃茲拉)的左手擁有了兩根手指。
2.現在他已經十一歲了,以你的理解,他現在的生活過得怎么樣?
3.下面,我們來看一段關于Ezra的視頻,感受他是如何戰勝挫折,戰勝命運的。 (出示視頻)
4.請各小組在組長的組織下討論交流,并提煉出他能夠戰勝挫折的關鍵原因,用記號筆將相關詞語寫在彩色心形卡片上,并分享交流。
5.Ezra能夠戰勝挫折 ,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他的家庭和同伴有沒有給予他什么?面對挫折,我們有時候也可以借助別人的力量幫助自己。
6.聽了Ezra的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嗎?
小結:同學們,以后當你遇到挫折,失望、難過的時候,希望你能想起Ezra,想起這個不向挫折和命運低頭的小男孩。
【設計意圖:觀看視頻,通過小組交流及全班分享Ezra積極應對挫折的方法,引導學生了解自己在挫折面前怎樣的做法是合適的,并聯系學生所遭遇的挫折,以積極態度去面對,尋找解決挫折的積極方法,讓學生把這節課所學付諸實際,也體現了運用團體動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輔導效果。】
六、我的挫折 1.課前,老師在我們班進行了關于挫折的小調查,(出示表格)收到53份問卷,發現同學們或多或少都遇到過挫折,甚至有同學遇到挫折的次數在10次以上,而挫折大部分來源于學習和同學交往兩個方面。
2.請同學們靜靜地想一想,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挫折是什么?對于挫折的態度,之前有不少同學選擇無所謂,不管它的態度,那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現在對挫折的認識或態度有沒有什么變化呢?
【設計意圖:反饋前期的調查問卷,將本節課中學習到的應對挫折的方法應用到自己平時的實踐中。通過一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能正確對待學習生活中的挫折,由原來無所謂的態度正確認識挫折,甚至積極應對,變挫折為動力。】
七、總結升華 1.寫蝴蝶卡
請大家拿起桌上的蝴蝶卡,在背面簡單地寫一句你對挫折的感悟。(配樂寫話)
2.學生寫話,交流分享。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到彩虹呢?讓我們不僅這樣說,還能這樣去做,這樣去面對。
總結:人的一生就像這只小船,成功和挫折就像小船的兩只槳,一邊是成功,一邊是挫折,如果只用其中的一只槳劃船,只能品嘗人生的一種味道,那小船只能在原地打轉,無法駛向人生的彼岸。
五5班的星海娃們,星光燦爛,海納百川,讓我們在歌聲中,舉起你手中的蝴蝶,帶著對挫折的感悟,在星光斑斕里放歌,笑迎人生海洋的挫折。(齊唱《隱形的翅膀》)
設計意圖:通過寫蝴蝶高飛卡,分享自己對挫折的感悟,以及校訓“星光燦爛、海納百川”和歌曲《隱形的翅膀》,提升本節課的主題,引導學生能笑迎挫折,享受挫折,學會在挫折中成長!
【教學反思】
本節心理活動課總體上來說是成功的,通過學生在游戲中體驗、在活動中交流,學生通過積極地參與,了解到挫折是人生中的正常現象,并通過《特殊的普通男孩》的視頻欣賞和交流,初步學習調整挫折情緒的一些方法,嘗試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困難和挫折。尤其是結合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的挫折時,很多同學感悟到挫折是通向成功的基石, 再次面對這些挫折時,會積極面對,并主動地與伙伴們分享了調整情緒的方法,不但學到了方法,還體驗了分享的快樂。
整堂課突出了學生的參與性、互動性、體驗性和領悟性,學生的個體資源得到了充分開發,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體現。
(本課為江蘇省首屆心理健康教育年度峰會展示課)
【名師點評】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教育的基本目的是“把一個人在體力、智力、情緒、倫理多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使他成為一個完善的人。”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目標中指出,使學生學會學習和生活,正確認識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強調控情緒、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關于挫折的話題,在綱要中學階段強調較多,但仔細研究,不難發現“困難與挫折”的主題從小學低、中、高年段到初中、高中是一脈相傳的,從小學低年級的“適應新環境、新集體和新的學習生活”中的“新”到小學中年級“在學習生活中感受解決困難的
快樂”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好與興趣、娛樂之間矛盾,小學高年級“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正確面對厭學等負面情緒”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階段“逐步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著重培養應對失敗和挫折的能力,高中階段“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承受失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對“困難與挫折”的人是和解決能力是螺旋上升、逐步遞進的。
當下的社會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心理問題在很多方面已經影響到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甚至一些心理問題有“低齡化”的發展趨向。由于上世紀獨生子女政策的影響,目前大多的年輕父母正是獨生子女的主體,他們正在上中學或小學的孩子也基本上為獨生子女,一個年輕的家庭中有兩到三個獨生子女,與上一代人相比,“雙獨”或“三獨”的他們,缺少生活的磨練,更缺少貧困、饑餓、災害的考驗,當然也缺少教育孩子(或幾個孩子)的經驗與歷練——順風順水的成長方式讓他們幾乎以一種“滿足”的方式,將幸福、甜蜜、美好、富足等喂養給自己的孩子,加上鼓勵教育,“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等教育觀念的影響,忽視或放棄了一些教育中本應占有一席之位的“困難與挫折”部分,人生成長中欠缺了一些“苦難”“逆境”的打磨,欠缺了一些深沉的壯美。
葛老師的《挫折,也精彩》心理輔導活動課,正是基于這樣的大社會背景和教育現象之下,扣住了教育中的難點和熱點問題,用自己對學生的愛引領著學生的成長。
一、活動目標明確,定位科學。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遇到了一些困難與挫折,但大多是交友、學習之類。基于這樣的學情基礎,葛老師的課堂目標定位是準確的,讓學生在小學高年級學生了解挫折是人生中正常的普遍的現象,初步學習調整挫折情緒的一些方法,初步感悟挫折是通往成功的基石。這樣的目標是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水平,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生活經歷和認知特點的,也是“困難與挫折”這一長程教學內容種下的一顆種子,體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預防和正面引導的特點。
二、活動內容設計適切,方法得當。以
游戲、活動、故事、案例、問卷等展開心理健康輔導,沒有進行機械的概念知識教學和繁瑣的操作方略傳授,而是在參與中體驗,在交流中啟發,在閱讀中自省,在表達中碰撞,立足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活動化的方式讓學生站在課堂中央,同伴互助,自我建構,生長心靈的力量。事實上,課堂現場效果也反映了學生參與廣、興趣濃、思考深,效果好。
對于“困難與挫折”,更希望葛老師能嘗試著進行主題系列化設計,打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學,對于學生成長,善莫大焉。 (點評者:朱俊 江蘇省教海探航杰出水手,淮安市學科帶頭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