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兩步連乘解決問題,兩位數連乘問題解決
所屬欄目:小學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三年級下冊52頁例3《兩步連乘解決問題_兩位數連乘問題解決》廣東省 - 東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五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計劃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20×3,200×
3),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每位乘積不滿十)(43×2),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乘法、筆算乘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會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乘積不滿十)。 過程與方法
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重點:
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 教學措施: 1、讓學生通過解決問題學習計算方法。 2、讓學生主動探索計算方法。 3、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4、注意處理好口算、估算、筆算三者之間的關系,要做到三算互相促進,
達到共同提高的目標。 課時安排:課時
口 算 乘 法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41頁例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進行一位數成兩位數的口算 過程與方法
2、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 數乘整十、整百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 教學難點:
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口算下面各題: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自己選兩題,說說口算方法。
二、探索發現 1、獨立嘗試
(1)仔細觀察例1圖 (2)請學生提出問題。
(3)從學生回答中選擇例1的兩個問題:
每筐裝15盒草莓,阿姨買了3筐 ,3筐草莓有多少盒? 2、組內交流
(1)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算式: 15×3 3×15
(2)小組討論:怎樣想出得數? 3、小組匯報
各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方法一:將15分成10和5,口算:10×3=30,5×3=15,15+30=45。
方法二:根據豎式的計算方法,5×3=15,個位上的數相乘滿十向前進一,十位上的數1和相乘得3個十,加上個位上進來的1個十,就是4個十。
4、小結口算方法:
可以把兩位數分成一個整十數和一個一位數,用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相加,就可以利用豎式計算的方法進行口算
三、鞏固練習 1、基本訓練
(1)出示:42×10 23×30 14×200 請學生思考,討論怎么算?
(2)組織交流,并由教師評價每種方法。 2、拓展練習
13×5 12×6 25×2 150×4 46×2 14×3 22×4 410×5 27×3 (1)先由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引導學生總結,發現規律。 小華每分鐘走48米,從家到體育場要用5分鐘,小強騎自行車每分鐘行180米,從家到體育場要用4分鐘。
(1)小華家到體育場有多少米?(2)小強家到體育場有多少米?
四、布置作業
練習冊同步內容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口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讓學生能快速正確的口算,先讓學生自己觀察情境圖發現圖中的數學信息并提出相應的數學問題,再讓學生自己找出口算方法——“將相乘的兩個因數0前面的數進行相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練習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對一位數成兩位數的口算進行練習。 過程與方法
2、經歷探索口算方法的過程,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 數乘整十、整百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 教學難點:
鞏固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回顧學過的口算方法 口算下面各題:
40×4 60×5 30×3 300×7 200×8 12×4 24×2 13×3 32×3 11×5 自己選兩題,說說口算方法。
二、新課 1、提出問題
(1)仔細觀察習題圖 (2)請學生提出問題。
(3)從學生回答中選擇例1的兩個問題:
郵遞員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 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報紙? 2、探討口算方法。
(1)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算式: 300×10 300×30
(2)小組討論:怎樣想出得數?
(3)各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4)評價。
3、嘗試解決問題。
(1)請學生運用口算方法解決其余的問題。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 (2)組織交流。
請學生說一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讓學生在交流中品嘗學習的樂趣。 4、探討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 23×30 14×200 請學生思考,討論怎么算?
(2)組織交流,并由教師評價每種方法。 三、練習
98×28= 95×25= 94×34= 47×57=
46×76= 93×35= 92×62= 88×49=
87×38= 84×44= 27×57= 26×76=
83×2 82×5 79×19= 36×76=
四、總結、作業
練習冊同步內容
第
3課時
教學內容: 一位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兩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基本方法和算理。 過程與方法 2、體驗其口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正確的進行口算,形成一定的計算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在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
體驗口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教學難點:
整百數乘整十數口算的算理。 教學準備: 口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1、口算下面各題:
40×1 60×2 30×4 300×7 200×8 12×4 24×2 13×3 30×3 11×5
2、把在圖中獲取的信息匯總,說成完整的一道題:橙子每盒6個,10盒有多少個?
已知每個盒子里面裝有6個橙子,求10個盒子里有多少個橙子,應該用乘法計算, 列示10×6
二、探索發現 1、獨立嘗試
(1)出示例2圖:請學生仔細觀察。你從圖中了解到什么? (2)把在圖中獲取的信息匯總,說成完整的一道題: 蘋果每盒12個,20盒有多少個?
已知每個盒子里面裝有12個蘋果,求20個盒子里有多少個蘋果,應該用乘法計算
2、組內交流探討口算方法。
(1)請學生思考、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出算式:12×20 (2)小組討論:怎樣口算得數?
3、各組代表向全班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因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時,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積,然后再用它們的積乘10. (4)比較、評價。 4、教師小結
口算一位數、兩位數乘整十數,可以先用一位數或兩位數中0前面的數相乘,再在末尾添上一個0。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8×10 9×10 13×10 19×10 28×20 33×30 11×20 22×300 (1)先由學生獨立計算;
(2)集體訂正,講講口算的方法。 2、拓展練習:
水果商店運進30筐蘋果,每筐23千克,水果店共運來多少千克蘋果? (1)學生認真讀題,理解題目要求。 (2)請獨立列出算式并進行計算。
3、總結
四、布置作業
練習冊同步內容
教學反思:
今天課堂上充分顯示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本節課上我還充分發揮“一幫一”的作用,讓學生在組內就解決了問題。今天的課堂教學效果證明,像這樣比較簡單的教學內容,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第4課時
教學內容: 口算乘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學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及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每位
乘積不滿十) 過程與方法
體驗其口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正確的進行口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價 值。 教學重點:
體驗口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難點:
整百數乘整十數口算的算理。
教學準備: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口算練習:
30×3 20×6 20×4 13×3 2×4 200×4 9×50 120×2 40×7 2×3 23×2 400×2 讓學生任選兩題說說口算的方法。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42頁例2.
(1)出示例2. 觀察圖,你從中知道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6×10.
(2)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
(3)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學生總結口算方法, 老師板書。
口算10×6時,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六九五十四“求出9個6是多少由于算式中要求的是10個6是多少,因此,還要再加上一個6 列式解答:6×10=60(個) 答:10盒有60個。
(4)要求20盒有多少個蘋果,怎樣列式呢? 生答,師板書:12×20
教師:應該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口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口算方法。
(5)學生總結口算方法,
因為可以把20看作2×10,所以口算12×20時,可以先口算出12×2的積,然后再用12與2相乘得積乘10.
列式解答:12×20=240(個)
答:20盒有240個。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
(1)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做一做“,完成后集體訂正,每道題各選幾名同學說一說自己的口算方法。 (2)、教師提問:這幾道題和我們前面學過的題有什么區別?引導學習探究計算方法,根據前面學習的經驗,你能說一說你想怎么計算它們的結果嗎?(先讓學生說一說,然后在教材上完成) (3)、教師板書小結。 2、口算。
70×40 300×4 30×70 24×20 19×10 14×20 40×700 50×50
3、送水的叔叔騎三輪車每分鐘大約行200米,如果每天用2小時送水,他每天大約行多少千米?
4、李紅買20個6角的練習本和30支8角鵝鉛筆。
(1)一共要付多少元? (2)付出50元,應找回多少元? 5、動腦筋。
()×30=900 40×()=2000 80×()=32000
四、作業
練習冊同步內容
教學反思:
今天課堂上充分顯示了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本節課上我還充分發揮“一幫一”的作用,讓學生在組內就解決了問題。像這樣比較簡單的教學內容,教師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第5課時
教學內容: 口算乘法的練習課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和兩 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
2、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正確、熟練的進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確率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正確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口算卡片、紅旗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70×70 60×90 80×50 11×40 30×80 20×70 40×60 31×20
2、學生們完成后,選兩行學生按順序每人一題訂正結果,教師要統計學生口算的正確率,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及時鼓勵表揚,有錯誤的學生要讓其說出是哪道題錯了。
3、老師選兩個學生當代表到前面比賽,其他學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學生按箭頭的順序分別把答案寫在題目的兩邊,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奪得小紅旗。 讓學生一起訂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對的學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通過比賽讓學生明白看,一味只圖快,做的題不正確,是得不到紅旗的)
二、探究新知
1、運用口算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44頁的第7題,這是一道圖文結合的題。引導學生認真看題中的文字,還要認真觀察圖,看圖中都告訴了我們哪些信息。說一說,你從題中都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想:
(1)題中讓我們解決什么問題?
(2)解決這三個問題需要哪些數據信息?
(3)在充分分析題意之后,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解答過程,訂正結果。 例:50×11=550(千克)
答:李紅家的蠶子可產蠶550千克。 50×80=4000(千克)
答:李家村的蠶子可產繭4000千克。 18×50=900(元)
答: 50千克繭能賣900元錢。
2、小象出生后,體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后這頭大象重多少千克? (1)讓學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題需解決的問題和解決問題需要的信息數據。學生之間互相訂正,互相補充。
(2)引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計算過程和結果。
例:200×20=4000(千克) 4000=100=4100(千克)
答:20年后這頭大象重4100千克.
三、課堂練習: 1、口算。
2、小明要買12本書,每本書19元,小明大約要帶多少元錢? 3、教材第45頁的第10題。
4、不計算,把估算結果寫在括號里。 100×24 200×30 32×10 74×100 20×40 60×50 6×100 10×700 12×30 34×4 40×6+8 57×0+57
5、李叔叔平均每天組裝19輛自行車,9月份大約共組裝多少輛自行車?
四、作業:
練習冊同步內容
2、筆算乘法
第6課時
教學內容: 筆算乘法 教學目標:
1、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不進位乘法的筆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個因屬十位上的數乘第一個因數的多少個“十”,乘得 的數的末位要和因數的十位對齊。 教學重點:
掌握筆算方法并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解決乘的順序和第二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問題。 教具準備:
例1主題圖、彩色筆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筆算并說出計算過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46頁例1.
出示圖,讓學生說一說,這幅圖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1)(王老師去書店買書,買了12套,每套書有14本,她在想一共買了多少本)
(2)讓學生說一說,這道題如何列式。引導學生去想這是一道什么樣的乘法算式。(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算式)
你能不能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來探究今天擺在我們面前的這個問題呢?組織學生用充足的時間進行討論,把討論的結果記錄在練習本上,然后各組選代表說出本組的想法,展示各組不同的計算過程和結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1)有些學生會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結果相加,
(2)有些學生可能由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乘法,想到兩位數乘兩位數也可以用筆算,但學生們在寫豎式時不一定能寫對,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師要在這里重點指導。
(3)先讓學生說他是如何寫的,在這過程中針對學生說得不對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師要加以指導,也可以讓寫得對的組給同學講一講。 (4)教師在指導分析過程中,要把每步板書詳細列出。 2、教師歸納總結,板書強調每步難點。在總結過程中提問:
(1)兩位數乘兩位數一種是口算方法,一種是筆算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好?(2)筆算中乘了幾層,為什么?乘得的結果怎么樣?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為什么和十位對齊?
教師總結完后出示課題,說明我們今天主要學習的是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而且是不進位的。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習完成“做一做”。
(1)讓學生先獨立完成這4道題,選4個學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題的學生說出計算過程,全班學生傾聽,互相彌補不足,教師要把關鍵的第二層積用彩色筆描出,引起學生們的注意。
(2)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教材第47頁練習十第2題的4道豎式計算題,集體訂正。
3、筆算下列各題。
2 1 1 2 2 4 2 2 ×1 3 ×1 4 ×1 2 ×3 3 4、列豎式計算。
33×33= 12×12= 11×26= 41×21=
5、飯店買來21袋茶葉,每袋23元,買這些茶葉共用去多少元? 6、每個教室需要11米白紗布做窗簾,17個教室共需白紗布多少米?
四、作業:
練習冊同步內容
教學反思:
2、長途電話的收費標準為每分鐘1元2角,爸爸打長途電話共用了14分鐘,應付多少錢?
3、明明在做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題時,把第二個因數22個位上的2看成了5,寫錯的因數比第一個因數多出11這兩個兩位數的乘積應是多少?
第7課時
教學內容: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 過程與方法
2、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乘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 教學難點:
理解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乘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在開始本節課之前,我們先復習一下以前學過的知識。 1、基本訓練
出示算式:51×8 34×2 列豎式計算 (1)說一說,在列豎式時需要注意什么?
(2)教師總結:多位數乘一位數豎式的算法,強調數位對齊,從個位乘起。 2、導入新課
學過的知識大家掌握的都很好,下面老師考考沒學過的知識你們能不能積極思考,算出正確結果?
二、探索發現 1、獨立嘗試
從圖中你能讀出哪些數學信息?誰能列式不計算。
每套書有14本,王老師買了12套。一共買了多少本? 列式:14×12= 2、組內交流
(1)觀察這個算式和原來學過的有什么不同? (2)用學過的方法試著計算本題結果,說出算法; (3)小組匯報
學生一:先算14×2=28,14×10=140 再算140+28=168
把12個14分成了2個14和10個14.我們要算12個14,把兩部分合并起來。 分開算后就變成了以前學過的兩位數乘一位數,或是兩位數乘整十數的計算了。 學生二:先算4×12=48,10×12=120再算: 120 +48=168 (4)教師點撥
學生出現筆算的方法:剛才還有同學列豎式計算,勇敢的進行了嘗試,誰愿意將你的豎式展現給大家看看。
今天我們來學習用筆算方法計算14×12。(板書課題: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乘法) 在列豎式時我們需要注意什么?(數位對齊) 1 4
× 1 2 2 8 ······14×2=28
+ 1 4 „„1 4 × 1 0=140 1 6 8 „„28+140=168
看了這個豎式,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28是怎么來的?140是怎么來的?168是怎么來的?
三、鞏固練習
1、基本訓練(豎式計算)
44×11 32×12 23×13 12×12 13×22 2、拓展訓練
李爺爺家用24個籠子養兔子,每個籠子里有12只兔子,李爺爺家養了多少只兔子? 四、評價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
五、布置作業:
練習冊同步內容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及多位數乘一位數筆算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于學生已經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乘法,所以學生對于學習筆算乘法并不陌生。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第8課時
教學內容: 筆算乘法練習課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方法(不進位),并能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
2、運用所學知識正確、熟練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和會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筆算和會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計算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復習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34×20 17× 10 13×30 21×30 43×20 32×40 51× 70 63×30 72×10
鞏固復習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為復習筆算打好基礎。 2、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
12×44 32× 13 42×11 21×23
指名四位同學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學在 練習本上完成,完成后每個同學說一說計算過程,指名學生任選一題說出計算過程。
3、教師小結: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乘法時,用第二個因數的每一位上的數分別去乘第一個因數,再把兩次乘得的結果加起來。
二、鞏固練習 1、筆算。
12×44 32× 13 42×11 21×23 23×32 41× 21 22×23 34×12 全體同學在練習本上完成,集體訂正結果。
2、39×11 31× 31 23×33 22×24 12×41w W w .x K b 1.c o M 讓同學們任選兩題在練習本上完成(豎式計算),老師巡視,把完成既正確書寫又好的同學的練習本進行展示,讓其他同學向他學習,并把這道題的卡片送給這位同學,以示鼓勵和表揚。 3、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47頁的第4、第5題,然后指名學生回答,列式計算,寫出計算過程和結果。
這兩道題是圖文結合題,所以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題和圖,正確找出解決問題的信息數據。
三、作業練習 1、列豎式計算。
34×21 31× 13 12×12 22×11 11×25 2、每個膠卷售價21元,買14個交卷要用多少元? 3、每箱蘋果重13千克,32箱蘋果共重多少千克?
4、每個工人每天挖樹坑11個,15個工人一天挖樹坑多少個?
5、小華每天堅持寫13個毛筆字,他在7月和9月共寫了多少個毛筆字?
6、李老師買了2個足球,張老師買了4個籃球,王老師買了1個足球、1個籃球、3個網球,他們每人所用的錢正好相等,1個足球的價錢相當于幾個網球的價錢?
第9課時
教學內容:筆算乘法 (進位)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 過程與方法
2、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在學習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
能夠正確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 教學難點:
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具準備:
例2主題圖、彩色筆。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
38×10 20×14 91×40 81×60 72×30 50×31 62×30 70×21 2、筆算。
35×7= 23×21=
讓學生集體完成并指名兩位同學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請同學說一說計算過程,全班集體訂正。
二、探究新知
1、學習教材第49頁例2. 出示例2.
(1)讀一讀題,你從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說一說。
(2)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個48是多少,怎樣列式呢? (3)回答,老師板書:37×48 (4):怎樣計算呢?同學們可以根據以前學過的乘法計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組討論,看看怎樣得出得數,各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各種計算方法。 2、估算方法:48≈50 37≈40 50×40=2000(盒) 大約有2000盒。
3、筆算方法: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7去乘第一個因數各數位上的數,方法與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個位上寫6,向十位進5;7再乘第一個因數十位上的4,得28個十,加上個位進上來的5個十,得33個十,所以在十位上寫3,百位上也寫3;再用第二個因數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積的末位和十位對齊,最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因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怎樣計算。學生討論后總結。
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乘法的筆算方法:進位乘法和不進位乘法的計算過程相同,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分別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時,與哪一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相加時不要忘記加進位的數。
4、教師總結:今天學習的是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完成下面的練習。
23×34 54×13 39×27 17×28
可以讓學生按組做,哪幾個組做哪個題,做完后讓同學們互相說一說筆算的過程,互相改正補充,然后指名學生發言,集體訂正筆算的過程和結果。 2、
24×41 22×74 44×59 15×21 53×27
在黑板上出示計算卡片,讓學生從中任選一題在練習本上完成筆算,老師把寫的正確的和書寫規范的同學的練習本拿來展示,得到同學們的認可后把對應的卡片送給這位同學以示表揚。
3、一輛汽車每小時行駛85千米,從甲地到乙地要用14小時,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4、有36行蘋果樹,每行17棵,一共有多少棵蘋果樹?
四、布置作業:
練習冊同步內容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進位的方法。我首先復習了與新授教學有關的加法口算及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不僅喚起學生的舊知,同時也為新課的教學做好準備。
第10課時
教學內容: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計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乘法。
過程與方法
2、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經歷計算的全過程,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3、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乘法。 教學難點:
在理解算理基礎上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授
呈現下酸奶的畫面,介紹有關酸奶的特點及優點。
1、春風小學有37個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頓午餐要為每人配備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2、請學生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列出算式37×48。
二、探索發現 1、獨立嘗試
用估算方法解決問題48≈50 37≈40 50×40=2000(盒) 2、小組交流:怎樣計算48×37 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3、小組匯報
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說清楚的,就寫在黑板上。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教師對學生發表的意見作以肯定或補充。使學生了解每一種算法的特點和適用范圍。 4、教師點撥
進位乘法和不進位乘法的計算過程相同,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和十位上的數分別與第一個因數相乘時,與哪一位乘得的積滿幾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幾,然后把兩次乘得的積相加,相加時不要忘記加進位的數。
三、鞏固發散
1、基本練習(豎式計算)
15×23 89×23 57×35 25×25 28×31 2、拓展練習
三年級同學植樹,共植了25行,每行16棵,共植樹樹多少棵?
四、評價反饋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并交流。
2、教師強調:用豎式計算時,每次乘得的數的末位應該和那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正確處理進位問題。
五:布置作業:
練習冊同步內容
教學反思:
教學中成功創設了問題情景。教學時,我充分的利用了學生的年齡特點,給他們創設生動的情境,在學生入迷的聽講中,順勢提出數學問題,教學效果非常好。有效的培養了學生認真書寫乘法豎式的習慣.。
第11課時
教學內容: 筆算乘法復習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