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古代科技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道德與法治人教五年級上冊《燦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四川省成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道德與法治人教五年級上冊《燦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四川省成都
〖教材分析〗 《燦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是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四單元第九課 《古代科技,耀我中華》的第一課時。本課的編寫依據是《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 主題五“我們的國家”第 9 條“知道我國是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掌握應有 的歷史常識,了解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珍愛我國的文化遺產。”這 就要求學生了解古代中國科技史的基本常識,有助于學生建立民族文化任榮,培 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對祖國科技文化遺產的珍愛之情。本課時由閱讀 角、相關鏈接、活動園三部分組成。其中“閱讀角”講述了幾位中國古代科學家 的故事,包括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南朝數學家祖沖之、明朝醫學家李時珍,這些 只是古代科技巨人的冰山一角,要求老師以此為引,發動孩子課前搜集還有哪些 科學家的故事,拓展知識,從而為后面的學習奠定知識基礎和情感基礎。“相關 鏈接”中講道“為了紀念我國古代科學家對世界科學技術的偉大貢獻,國際上用 張衡、祖沖之等科學家的名字來命名月球上的環形山。”這里旨在通過課堂學習, 激發孩子的課后延續性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將學習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活動園” 中介紹了《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造》一書,并進行了簡表的一部分填寫,通 過課前布置搜集資料的任務,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分組探究,進行補充,并梳理出 涉及到的科技領域。要求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活動。 〖學情分析〗 在學習技能方面,五年級的孩子已經具有一定的資料搜集和整理的能力, 可以通過上網、實地考察、采訪他人等方式進行搜集;他們在學習方式上已 經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通過有組織的小組合作進行討論,分享,實現 一些主題活動的探究。情感方面,孩子們有了我是中國人的認知基礎,能通 過學習感受到中國的強大,具備實現“明白自己的責任,并付諸行動”這個 目標的情感基石。 〖教學目標〗 1.感受中國古代科技巨人的品質,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意識。 2.了解我國古代科技巨人的故事及其成就與影響。舉例說明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 成就多,領域廣,影響大。 3.在探究活動中,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傾聽他人的意見,積極參與小 組合作學習活動。 〖教學重點〗 了解我國古代科技巨人的故事及其成就與影響。舉例說明古代中國的科學技 術成就多,領域廣,影響大。 〖教學難點〗 感受中國古代科技巨人的品質,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意識。 〖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在班級內進行調查,調查內容為學生對中國古代科學家的了解。 教師準備:課件 學生準備:搜集自己喜歡的古代中國科學家的姓名、貢獻、小故事,并做記錄(星 星正面寫科學家的姓名,背面寫貢獻;記錄本上寫小故事)。 〖教學方法〗 1、調查研究法 2、探究學習法 3、小組討論法 4、實踐運用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1.課前,我們在班級內針對大家對中國古 代科學家的了解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請 大家看看調查結果。 2.你發現了什么? 1.觀察調查結果 2. 談 談 自 己 的 感 受:我們對自己國 家古代的科學家知 道的太少了;發明 創造,大部分同學 只知道四大發明。 通過切身的調查, 用直觀的數據,真 實 地 把 孩子 們 對 我 國 古 代科 技 的 知 之 甚 少這 一 現 象 擺 在 他們 的 面 前,為新課的學習 奠 定 一 個情 感 基 礎,促使他們想去 學習,想去了解。 環節一: 概述四大發 1.師言:同學們所了解的四大發明 ---------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 明 引入古代巨 人 火藥,是中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對中國的科技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 作用。指南針和火藥還傳入歐洲, 給世界科技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人 類的發展史,就是一部科技的發展 史。在這條歷史的長河中,古代的 中國人民智慧斐然,涌現出了一批 批燦若繁星的科學巨人,他們的發 明創造領先于世界,并無私地奉獻 給世界,我們一起去認識他們吧! 2.板書:古代科技巨人 生看圖片,聽老師 講解 看老師寫板書 從 調 查 問卷 中 孩 子 熟 知 的四 大 發 明,自然而然地走 進新課《燦若星河 的古代科技巨人》 的學習,孩子們才 能順勢進入課堂。 1.師提問:請你說一說,你課前了解的古 代科技巨人有哪些?他們的姓名、主要成 就和涉及的領域。 2.師追問:你發現了同學們的推薦中涉及 的領域都有哪些呢? 2. 師引導:歷史的車輪來到了南朝,你 看,一位科學家正緩緩走來,他就是數學 家祖沖之,通過課前搜集,你知道他的哪 些故事呢? 4.師補充背景:在祖沖之之前,也有人對 圓周率做出了貢獻: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 德、我國魏晉朝數學家劉徽,都對圓周率 近似值進行過研究,祖沖之再接再厲,潛 心研究,于世界首次確定了圓周率的取值 范圍在 3.1415726---3.1415927 之間,精 確到了小數點后 7 位數,這一偉大貢獻, 1. 生回答:搜集到 的科學家。(個別回 答) 2. 生回答師梳理: 中醫藥學、天文學、 算學、地理學、農 學…… 3. 請學生全班交 流分享:祖沖之全 世界首次確定圓周 率π的近似范圍、 祖沖之在天文學方 面的研究、國際上 用祖沖之的名字為 月球環形山命名。 4.學生請聽老師的 學 生 用 課前 查 找 的 資 料 進行 學 習 活動,有話可說, 興趣盎然。 帶 領 學 生把 形 同 類別的進行梳理, 潛 移 默 化地 教 給 學生分類的方法。 全 班 進 行交 流 分 享,在學生分享、 交流、補充等學習 方 式 上 進行 有 效 地鍛煉,讓每一個 學 生 都 積極 融 入 課堂的活動之中。 師生合作,資料更 環節二 聚焦科技巨 人 增強自豪情 感 比西方國家早了 1000 多年。更是對中國 和西方國家的數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 響。科技不斷進步,在今天,我們已經可 以把圓周率這一個不循環小數精確到小 數點后十萬億位了;很多腦力比賽、吉尼 斯世界紀錄都有挑戰背誦圓周率的項目 呢!試問如果沒有祖沖之的科技貢獻,這 一切又從何談起呢?老師還可以補充 1888 號行星,命名為“祖沖之小行星”。 5.作為現代人,如果請你為祖沖之寫一段 頒獎詞,你打算從哪些方面來寫?并用一 句話說一說。 6.老師梳理應該寫的方面。(貢獻、精神、 贊美之情) 7.老師綜合學生的意見,展示自己給祖沖 之寫的頒獎詞。 是您,不拘泥于前人的成就開拓進 取;是您,不怕失敗地反復驗算,奠定了 圓 周 率 的 范 圍 , 精 確 在 3.1415926---3.1415927 之間。您給全世 界的數學研究打開了一扇窗,月球上也有 您的名字鐫刻。我們后人永遠銘記您 ---------偉大的數學家祖沖之。 8.請學生分小組交流自己收集的科技巨 人的故事,按照活動要求在小組內進行活 動和交流分享, 教師巡視指導。 資料補充。 5.學生各抒己見, 老師適當梳理應該 寫的方面,并用一 句話進行概括。(貢 獻、精神、贊美之 情) 6. 學 生 齊 讀 頒 獎 詞。 7. 學生分小組交 流自己收集的科技 巨人的故事,按照 活動要求在小組內 進行活動和交流分 享。 小組合作要求: 全面,對科學家祖 沖 之 的 了解 更 加 深刻,對科學家的 敬 佩 之 情慢 慢 醞 釀。 對 祖 沖 之有 了 深 刻的了解,寫頒獎 詞就不在話下了, 調動學生的智慧, 師 生 合 作完 成 頒 獎詞的撰寫。在撰 寫時的積極思考, 在 朗 讀 時的 深 情 表白,都把自己作 為華夏子孫,對古 代 科 學 家的 敬 佩 之 情 表 現得 淋 漓 盡致,為后面填寫 各 位 古 代科 學 巨 匠成就的活動,奠 定了感情基礎。 課后推薦,從課內 9. 師推薦:還有一個好的推薦,2016 年,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整理編 纂了一部著作《中國古代重要科技發明創 造》。(展示目錄圖片)同學們可以根據自 己課前的資料搜集,分組進行詳細查閱, 填寫表格,聚焦古代的這些科技巨人。 請學生個別展示他為喜歡的科學家撰寫 的頒獎詞。 10.師追問:我國古代科技成果如此之多, 涉及范圍如此之廣,五千年的文化,燦若 星河,作為華夏兒女,此時此刻,你的內 心怎么樣? 由組長組織安排分享 的順序。 小組內依次交流自己 收集的科技巨人的故 事,一個人說完以后, 其他人進行補充。 仿照老師的做法,給你 最喜歡的科學家撰寫 頒獎詞,并交流評價。 8.同學們根據自己 課前的資料搜集, 分 組 進 行 詳 細 查 閱,填寫表格,聚 焦古代的這些科技 巨人。 9.生回答:我驕傲, 我是中國人!我自 豪,我是中國人! 延伸到課外,體現 道 德 與 法治 課 程 的 開 放 性和 延 展 性。 科學家璨若星河, 不可能一一了解, 用填表的方式,選 擇 他 們 喜歡 的 科 學家進行了解,并 相互補充,在活動 中 記 憶 ,又 快 又 好。 一系列的活動,將 古 代 科 技的 璀 璨 展示了冰山一角, 已 經 讓 學生 的 民 族 自 豪 感油 然 而 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