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想和你們,一起玩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小學《道德與法治》人教版一年級下冊13我想和你們一起玩-江西省 - 南昌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小學《道德與法治》人教版一年級下冊13我想和你們一起玩-江西省 - 南昌
《我想和你們一起玩》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我想和你們一起玩》選自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我們在一起》的第一課。本單元由第13課《我想和你們一起玩》、第14課《請幫我一下吧》、第15課《分享真快樂》和第16課《大家一起來》四課組成,主要是引導學生養成與同伴共在的觀念與習慣,針對一年級學生在同伴群體生活中樂群、互助、分享、合作四個基本的核心主題,引導學生反觀自己的生活,學習解決與同伴相處的這些問題,從而形成和諧共進、共同成長的同伴關系。
學情分析: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社會性發展的程度還不高,在與人交往時容易表現出霸道、自私、膽怯、不懂禮貌、不講文明等特點。而且,在小學一年級,學生的群體交往正在形成,所以教師在教會學生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和基本的與人交際的技巧的同時,還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樂群習慣的引導,培養學生的交往技能,從而使學生能與他人更好地相處。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回憶、對比等方式、方法,了解大家共同玩耍的
快樂。讓學生喜歡和同學在一起玩,體驗和同學一起玩兒愉悅;
2. 懂得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學會主動參與到大家中的方法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1) 感受大家一起玩耍的快樂;
(2) 懂得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初步掌握基本的交往
技能。
2. 難點:(1)主動參與到大家中的方法和能力; (2) 激發學生的樂群情感。
教學準備:
1. 課件
2. 相關視頻和音頻文件; 3. 兒歌《我喜歡和伙伴在一起》; 4. 游戲要用到的卡片和玩具; 5. 獎勵給學生的“快樂徽章”。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感知情感
1.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喜歡)那我們先來玩一個游戲——《喊數抱團》。說明游戲規則后,請一組學生玩第一輪游
戲。(6人一組,2人抱)
2. 師:這組同學都抱對了人數嗎?然后采訪幾個玩游戲的學生:剛才玩游戲你感覺開心嗎?(開心)再采訪臺下的一名學生:你看的他們的游戲結果,你有什么感受?為什么?
3.指名1位學生上臺來玩第二輪游戲,這輪游戲之后請這位學生談談自己一個人玩的感受。師:是啊!這個游戲需要很多人一起才好玩嘛!你想和大家一起玩嗎?(想)請你來邀請大家和你一起玩吧,生大聲說出“我想和你們一起玩”。(板書課題。)
3. 第三輪游戲(8人一組,3人抱)師采訪沒報對人數的兩名學生:你們沒有抱對人數,心里會覺得不開心嗎?為什么?
4.是啊!不論游戲結果如何,只要是和大家一起玩就會感到很開心。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與同伴一起玩的快樂,通過對比的方式讓學生知道游戲要與大家一起玩才開心和能更好地融入到大家庭中主動尋找朋友。】
二、回憶往事,流露真情
1. 同學們,平時你一定和好伙伴玩過很多游戲,來看看這些游戲,你們玩過嗎?玩過的同學可以說出它的名字。(出示游戲圖片)
2. 除了剛才圖片上的游戲,你和小伙伴還玩過哪些游戲?指名說。
3.(課件出示教師的旅游照)師:同學們,老師也喜歡和朋友們一起玩,看,這是我和朋友們一起外出旅游拍下的照片,我發現和朋友們在一起玩不僅開心,還可以增進彼此間的友誼、互相幫助和關心。
4.師:剛才老師分享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和朋友在一起的歡樂瞬間,接下來,請你們小組內交流分享自己和的伙伴們一起游戲時的歡樂時光,談談自己的收獲。待會兒請每個小組派1名同學上臺和大家一起分享。
5. 小組交流、匯報。
6 .剛才有幾位同學和我們分享了自己和伙伴們游戲時的歡樂和收獲。那現在請看看圖中這幾位同學在和好伙伴一起玩游戲的時候,他們又收獲了什么?(出示圖片、播放音頻)到了約定時間,小明還沒有來,我們該怎么辦呢?(等他)為什么要等呢?(因為是好朋友)如果不等小明,他會怎么想呢?(難受)哦,原來你在關心他,關心朋友是一種快樂,被關心的小明也感受到了快樂,互相關心更是一種快樂。大家一起歡樂多。(板書)
小結:同學們,和小伙伴一起玩,不僅能收獲歡樂,還可以學到新的本領,還可以得到朋友的幫助,最難能可貴的是能夠得到朋友對自己的關心。其實,和小伙伴一起玩,能夠收獲的還有很多很多,需要有心的你去發現。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教師的示范下,回憶自己和伙伴一起玩游戲的歡樂瞬間,并引導學生發現和伙伴一起玩除了感到開心,還有很多其他的收獲。同時,通過呈現小伙伴一起活動的愉快場景,知道樂群的意義。】
三、創設情景,解決煩惱
1. 師:今天,還有一位小朋友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他叫小布丁,他也想跟你們一起玩,但是他遇到一件煩惱的事情,你們能幫幫他嗎?(能)你們真是一群熱心的孩子。(播放《小布丁和小蝴蝶的故事》繪本,只播放開頭)
2. 師:小布丁遇到了什么困難?你們有過這樣的經歷嗎?(遇到過,覺得一個人玩很沒意思。)師:他和小布丁一樣,不想一個人待著,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可是,又不敢。
3. 師:你們想知道小布丁后來是怎樣解決問題的嗎?(繼續看繪本故事) 小布丁后來成功地找到好伙伴嗎?那他是怎樣做到的呢?(大膽的嘗試)
小結:同學們,想要跟不熟悉的小伙伴一起玩,需要我們大膽的嘗試,主動伸出友誼的手(板書),這樣才能與更多的人成為朋友,才能收獲更多的快樂。
【設計意圖:通過播放繪本故事,讓學生試圖站在小布丁的立場上分享自己的內心體驗,引發學生共鳴,并鼓勵學生多與同齡孩子交往,樹立其樂群的信心。】
四、活動明理, 解決困難
1.咱們學校一年級2班有兩個小朋友,很想和高年級的同學打乒乓球,我們來看一看他們都是怎么做的?(播放視頻)
(1)視頻中的小男孩球打得怎么樣?為什們他打得不好,高年
級的同學為什么愿意和他玩呢?
(2)再來看看這個小姑娘是怎么做的?(播放視頻)如果你是這個小女孩,想和高年級同學一起玩的話,你會怎么做呢?指名回答。
3.師:除了說“我想和你一起玩”這句話,其他同學有沒有更好的辦法能讓高年級同學和你一起玩?還有哪些友好的方式?指名回答。
4.誰能用友好的語言和小哥哥說說,讓他同意和你一起玩?指名回答。
5.情景游戲:請1名學生抽取教師手中的禮貌協商用語的卡片,然后再挑選任意一件玩具,邀請臺下的1名同學簡單地依據卡片上的場景,表演一個需要大家一起參與的小游戲。
小結:同學們,今后我們想和別人一起玩,除了主動、大膽地嘗試,還要懂得用協商的方式與人交往。(板書)
【設計意圖:教師利用情境,引導學生大膽嘗試,學習用協商的方式與人交往。】
五、設身處地,分析問題
1. 師:大家玩的開心嗎?可是大家一起玩也有不愉快的時候,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同學都遇到了什么樣的問題?(播放視頻)
視頻1:(1)他們為什么玩不下去了?(不遵守規則) (2)想要繼續玩下去,該怎么辦?
(3)師:大家在玩的時候如果不遵守游戲規則就會出現矛盾,遵守了規則大家才能玩得開心。(板書)
視頻2:(1)故事發生了什么事情,誰來告訴大家? (2)遇到這樣的情況能玩得下去嗎?為什么?
(3)想要繼續玩下去,可他又走了,你還會和他繼續做朋友嗎? (4)如果你是球場上的小伙伴,你會對生氣的男孩說什么? (5)你還會怎么說?
(6)如果你是生氣的男孩,聽了伙伴們的話,你有什么想法? 3.想和伙伴們一起好好地玩,還必須懂得理解和寬容。(板書) 4.平時,你在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時候,你還遇到過哪些不愉快的事情?
(1)排隊打飯有人插隊(2)取難聽的外號(3)有人想成為游戲的主宰者
5. 一起來想辦法解決問題。 6.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小結:同學們的點子真多,要想和伙伴們一起玩下去,不僅要懂得遵守游戲規則,還要懂得相互協商、互相理解、寬容(板書),還有互相尊重、鼓勵、謙讓等等(板書),這樣大家就會玩得痛痛快快。 【設計意圖:通過教材列舉的實際生活中有代表性的實例,引發學生回到自己的真實生活中去,舉一反三,進而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方法,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師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要想和大家一起玩,首
先要學會主動嘗試、互相協商;在和大家一起玩的時候,我們要注意遵守規則、懂得理解和寬容,這樣,大家一起才歡樂多!
就讓我們伴隨著歡快的音樂,讀著兒歌結束這節課吧! 出示兒歌:《我喜歡和伙伴在一起》
伙伴們,在一起,同學習,同游戲。你喜歡我,我喜歡你,好伙伴,多親密,在一起,多歡喜。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