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可愛的動物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 《7可愛的動物》廣東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 《7可愛的動物》廣東省級優課
《可愛的動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走進生活,了解熟悉的動物的特點。
2、通過講故事、欣賞情境劇、觀看漫畫等活動,培養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并在與動物相處的過程中,懂得保護動物且避免受到傷害。
3、引導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珍愛生命,懂得與動物相處的基本知識與策略,并學會保護自己。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講故事、欣賞情境劇、觀看漫畫等活動,培養學生愛護動物的情感,并掌握與動物相處的方法,避免受到傷害。
難點:引導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珍愛生命,懂得與動物相處的基本知識與策略,并學會保護自己。
學情分析:
課前我對孩子們進行了“你喜歡什么動物”“說說你與動物的故事”的采集,在采集中我發現,雖然孩子們都很喜歡動物,但與動物接觸的機會并不多。因此,對動物的認知相對局限。盡管他們有和動物交朋友的愿望,但還不清楚怎樣才是真心喜歡動物,更不清楚怎樣與動物相處,才能免受動物的傷害。針對上述的實際,本課對于孩子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
教學準備:
1、課前讓學生填寫“信息采集表”,并根據“信息采集表”中內容,設計學生喜歡的動物頭飾。
2、準備好動物音頻、評價音頻和“被動物咬傷后該怎么辦”視頻。 3、準備好“瓶子”紙箱和捕蟲網。
4、錄制好“小蜻蜓的來信”和“小男孩的疑惑”。 教學課時:第一學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搭上火車齊出游
1、師:同學們,今天,老師想帶你們去一個有趣的地方,想去嗎?(想) 2、(PPT出示火車)師:喔,火車已經來了,我們趕快上車吧。 3、音樂響起,教師與學生一起“開火車”。
4、師:你們看,目的地到了,請同學們慢慢走下車(回坐位)。
5、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去的地方就是(出示“動物王國”PPT),學生齊讀課題。
6、師:動物王國里住著許多可愛的動物。(貼課題)
【設計意圖:孩子都喜歡出游,上課伊始,以帶著孩子搭上火車出游為導入,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伙伴分享——說說“我與動物的故事”
過渡:動物王國里的動物都到哪去了?喔,原來動物們聽說你們要來都很高興,說要和你們玩一個游戲,這個游戲的名字叫“猜猜我是誰”,想玩嗎?
1、學生玩“猜猜我是誰”的游戲,課件播放動物叫聲和圖片。
【設計意圖:從孩子們熟悉的動物叫聲入手,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并熟悉身邊的動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師:同學們真厲害,一猜就猜中了,看來你們對動物還挺熟悉啊。那么,你們有喜歡的動物嗎?
3、學生介紹喜歡的動物。
4、師:看來同學們真的很喜歡動物,怪不得老師在同學們的信息采集表中(出示信息采集表PPT),發現了很多,你們與動物的故事。所以,老師給你們每個人都做了一個頭飾,(學生戴頭飾)你愿意和你的同桌一起分享你與動物的故事嗎?
5、同桌互相分享“我與動物的故事”。 6、指名到講臺前分享。
【通過利用課前采集表上的信息,讓學生戴上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與同桌一起分享“我與動物的故事”,不僅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讓學生更好地了解熟悉的動物,獲取更多關于動物的知識。】
三、情境感受——體會“怎樣才是真喜歡”
過渡:有一位小朋友,他叫小明,他和同學們一樣,也很喜歡小動物,尤其是小蜻蜓,今天他和他的好朋友小蜻蜓給同學們帶來一個小故事,我們一起來欣賞。(學生表演情境劇)
1、老師訪問兩位表演者。 (1)師:(訪問女同學)你剛剛在紙箱里有什么感覺? (2)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紙箱(紙箱展示)。這是一個半開放性的紙箱。剛剛,這位同學只在紙箱里待了一會兒,她就覺得不舒服、難受,試想一下,小蜻蜓被關在這樣(指紙箱上的瓶子圖案)的一個瓶子里,它會是怎樣的感受呢?如果你是是小蜻蜓,你愿意被關在這個瓶子里嗎? (3)師:(訪問男同學)你那么喜歡小蜻蜓,為什么要把它放走呢? 過渡:正是因為小明真心喜歡小蜻蜓,他才能體會到小蜻蜓被關在瓶子里的痛苦和難受,即使他有再多的不舍,他還是覺得應該把小蜻蜓放了。小蜻蜓飛啊飛,很快就回到了家,它想了一下,覺得應該給小明寫一封信,告訴他自己心里的想法。我們一起來看看信上寫了什么。
2、出示“小蜻蜓的來信”。
【通過讓學生欣賞“小明與小蜻蜓的故事”情境劇,了解“小明”和“小蜻蜓”的感受,以及讀“小蜻蜓的來信”,使學生體會到“怎樣才是真喜歡”。】
四、小組合作——用心辨別“真喜歡”
過渡:小明會把小蜻蜓放了,那是因為,小明是真心喜歡小蜻蜓,那么,同學們能不能分清,哪些行為是真心喜歡動物的,哪些行為不是真心喜歡動物的呢?
1、介紹材料及小組合作任務要求。 2、小組合作完成任務。
3、展示學生作品并PPT出示正確答案。
4、引導理解為什么①②⑤號圖里的的行為是錯誤的。 學習①號圖:
(1)師:為什么說1號圖是錯的呢? (2)預設:小男孩追打貓是錯的。
(3)師:小男孩子追打小貓的這種行為是真心喜歡小貓嗎? (4)那么,與動物相處,首先要注意什么?(板書:不傷害) 小結:不傷害動物,是真心喜歡動物的首要要求。 學習②號圖:
(1)師:2號圖為什么是錯呢?
(2)預設:因為小男孩給金魚喂食過量,金魚被撐死了。
(3)師:老師家里養了一只小貓,每次我都給小貓喂很多貓糧,但它吃飽后就不會再吃了,也沒有出現被撐死的情況,這是為什么呢? (4)引導學生理解每一種動物都有其獨特的習性。
(5)那么,在喂養動物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板書:遵習性)
(6)小結:了解動物的習性,并遵從這些習性與動物友好相處,這就是真心喜歡動物的表現。
學習⑤號圖:
(1)師:5號圖錯在哪里?
(2)預設:圖上寫著“請勿投食,但小女孩還是給長頸鹿喂食,所以說小女孩的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3)師:為什么不能給長頸鹿喂食?
(4)引導學生理解在不了解動物習性的前提下,隨意給動物喂食,很有可能會使動物受到傷害或死亡。(板書:守規則)
小結:遵守動物園里的規則,不隨意給動物喂食,這也是真心喜歡動物的一種表現。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共同合力分清材料中的六張圖片的行為是否正確,從而鞏固“怎樣才是真喜歡”,也培養了學生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換位思考——喜歡也要防傷害
1、過渡:在剛剛的活動中,老師發現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很多與動物相處的方法。現在,有一位小男孩在與小狗相處時,遇到了一些疑惑,你們能幫幫他嗎?
2、出示漫畫。
3、師:小男孩喜歡小狗,但小狗卻把他咬傷了,為什么呢?(因為小男孩子去拉它的尾巴)
4、師:同學們,現在你們拉一拉自己的頭發,有什么感覺?(很痛),那試想一下,小狗被拉尾巴了,它有什么感覺?
5、師:當小狗被拉痛以后,會有什么反應?
6、師:從這漫畫中,你明白了什么?
7、師:那么 ,與動物相處時,我們還需要注意什么?(板書:防傷害)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漫畫,到“拉頭發”后的換位思考,讓學生體會到小狗的感受,明白與動物相處不當時,動物也有可能會傷害我們,從而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
六、觀看動畫——受傷之后怎處理
1、師:那么,如果我們在與小狗玩耍時,不小心被小狗咬傷了,那該怎么辦呢?
2、師:老師請了一位小笨熊老師來給同學們解答這個問題。 3、播放“被動物咬傷了怎么辦?”視頻。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被動物咬傷了怎么辦”的視頻,讓學生懂得被動物咬傷以后,該怎么處理,提高學生的應變處理能力。】
七、你說我說——學畢總結促鞏固
1、同學們,上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呢?(出示PPT)
2、總結:其實,動物都是可愛的,只要我們不去傷害它,多了解它們的習性,并遵守一定的規則,與它們保持適當的距離,那么人和動物就能成為好朋友了。你們看,動物們聽到你們的心聲了,都忍不住豎起大拇指要夸獎你們了。(板書:大拇指)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所得,既回顧了這節課學過的知識,又提高了學生的總結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