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大自然,謝謝您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8課《大自然,謝謝您》天津市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8課《大自然,謝謝您》天津市級優課
(2018) 大自然,謝謝您小學道德與法治人教2011課標版
一、教學目標
1、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感受大自然的變化,體驗人與自然共在的美好與快樂。
2、感知生活中來自于自然的各種物質饋贈,深入了解大自然的禮物豐富而珍貴,能夠感悟到它們與我們的生命、生產、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3、在與大自然的共在中成長,領悟大自然的博大,形成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感恩之情。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水平處于啟蒙階段,他們生性活潑好動,喜歡接觸大自然,對大自然的一切充滿了好奇。但是由于他們的年齡局限和認知特點,對大自然的感知一般只停留在欣賞和游玩上,對大自然的給予人類的饋贈沒有深入探究的意識。在行為上一般表現為沒有完全建立起要珍惜和愛護大自然的禮物的意識,不懂得自律與節制,更談不上要去感恩和回報大自然了。
孩子們對大自然四季的變化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能感受到大自然的變遷,初步體驗到在大自然中活動的樂趣。只是在現階段,學生的這種觀察、體驗和感悟大部分仍停留在表層比較淺顯。還不能完全明確大自然與人類生產、生活的密切的聯系。
一年級學生既處于品德行為習慣的形成期,也處于品德潛能開發的黃金時期,此時學生的智慧潛能逐漸凸顯并迅速發展,規則意識也逐漸萌發,對大自然的語言給予人類的智慧啟迪及與本課內容相關的法制知識的認識,如“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們的基本國策” 等均處于萌芽階段。 三、重點難點
1、 引導學生通過與大自然接觸,感受生活中來自大自然的饋贈,提升自己對大自然的認識與情感,實現對日常生活的意義引導與建構。
2、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兒童自發地認識到人類離不開自然,美好的生活取決于人類對大自然的關心與愛護;取決于人類的辛勤勞作、自律與節制。
3、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節約資源、愛護環境”意識及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情趣。激發學生感恩大自然的情感。
4、培養學生主動對自然智慧啟迪的探尋。初步了解與本課內容相關的國策、法規,初步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
4.1 第一學時 一、教學目標
1、親近自然,喜歡在大自然中活動,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感受大自然的變化,體驗人與自然共在的美好與快樂。
2、感知生活中來自于自然的各種物質饋贈,深入了解大自然的禮物豐富而珍貴,能夠感悟到它們與我們的生命、生產、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3、在與大自然的共在中成長,領悟大自然的博大,形成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感恩之情。
二、學時重點
1、 引導學生通過與大自然接觸,感受生活中來自大自然的饋贈,提升自己對大自然的認識與情感,實現對日常生活的意義引導與建構。
2、聯系生活實際引導兒童自發地認識到人類離不開自然,美好的生活取決于人類對大自然的關心與愛護;取決于人類的辛勤勞作、自律與節制。
三、學時難點
1、 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節約資源、愛護環境”意識及負責任、有愛心的生活情趣。激發學生感恩大自然的情感。
1、教師過渡語:自然媽媽真美,她給我們帶來了春夏秋冬這四季,讓我們在這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快樂。想一想,不同的季節自然媽媽給我們帶來了哪些不同的快樂呢?
2、播放學生在春夏秋冬四季的活動照片,請學生分別講述在不同的季節活動的特點和活動帶來的快樂。
【設計理念:抓住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和拓展點,通過孩子們在四季的大自然中活動的獨特體驗,交流大自然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并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注意環保”、“知道節約”、“愛護動植物“、“做文明小公民”等等。兒童在大自然中發展,在發展中細細品味與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
(二)、“大自然中的快樂”分享會
1、教師過渡語:有一個小朋友啊,他特別寫了一首小詩來和大家分享他在大自然媽媽懷抱中的快樂,大家愿意一起來讀一讀嗎?
2、課前,老師讓同學們做好準備,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在今天的課堂上和大家分享你在大自然中快樂,同學們準備好了嗎?
3、“大自然中的快樂”分享會:分別用圖畫,兒歌,歌曲等方式表達自己回歸自然時的心情,感受在大自然中嬉戲、玩耍的愉悅,體會與自然共在的美好與快樂。
【設計理念: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手抄報,耳熟能詳的兒歌,隨口傳唱的歌曲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引導學生通過動腦、動手、動口與自然交流、親近,讓感恩之情愈加飽滿豐盈。】
(三)、家長寄語,殷殷期望
1、教師過渡語:同學們多美的大自然哪,因為我們的愛護,天更藍了,水更清了,山更綠了,我生活的環境更優美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們通過辛勤的勞動創造著更美好的生活,
大家知道嗎?”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們的基本國策“,雖然我們還很小,但是,我們要有決心用自己的小小力量和大人們一起努力建設美麗中國。
2、家長寄語: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的同學小鄭鄭的媽媽,昨天呀,鄭鄭問我,她說媽媽,我們還這么小怎么保護自然呢?阿姨告訴大家,只要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就很棒啦,比如我們少開空調,盡量步行少開私家車,就是在減少空氣污染,保護自然。我們隨手關燈、關水籠頭就是在保護自然資源,我們愛護小樹,不踩草坪就是在保護環境呀。我們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呢!飲水思源,大自然這么神奇和無私,我們要懂得用自己的力量回報她呀!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說:“大自然謝謝您”!
【設計理念:摒棄枯燥的說教和生硬的灌輸,借助”家長寄語“的方式,以成人之口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人與自然的密切關系,明確自己“可以做什么”既而“應該怎么做”更益于學生接受。如此,潛移默化地增強了感恩教育的實效,以家長的殷殷囑托做引領,為孩子們導行。】
三、大自然的語言
(一)、探尋自然智慧的啟迪。
1、教師過渡語:自然媽媽無私地奉獻給我們賴以生存的寶貴禮物,還帶給了我們這么多的快樂,大家打開書30到32頁,看一看想一想自然媽媽用這些特別的語言,是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2、拓展:利用“學習單”說一說自己還能聽懂、看懂、讀懂的自然媽媽的哪些語言。 【設計理念:繪本《大自然的語言》富有童趣,意境優美,用童眼、童心看世界的方式,描繪兒童對自然的理解與感悟,針對有的學生平時缺少對生活的觀察,認知還遠遠不夠,通過“學習單”將學生視角延伸至課外,引導學生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繼續親近自然、擁抱自
然 。“學習單”上學習任務的布置還能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積極思考,理解自然的時間節奏、理解自然的運動與變化規律,收獲大自然帶給人類的智慧啟迪。】
(二)、品味金句,升華情感
1、教師引用習近平的話總結本課:同學們,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系,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破壞了就很難恢復。所以,我們要從小就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2、一詠三嘆,升華主題,學生齊聲呼喊:大自然媽媽,謝謝您!
【設計理念:反復吟詠“大自然媽媽謝謝您”起到了一詠三嘆、升華情感的作用,點燃了孩子們內心深處的感恩火焰,具有強烈的召喚力。依據一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點,在本課學習過程中及結尾處點染性地引用習近平爺爺的“金句”,引導學生初步了解與文本相關的國策、法規,潤物無聲地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