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我不拖拉
所屬欄目:品德社會生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3課我不拖拉-遼寧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小學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3課我不拖拉-遼寧省 - 大連
《我不拖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通過微課、生活中的事例 ,知道什么是拖拉。
2. 能從生活中找到自己拖拉的事情,知道拖拉的危害,找到克服拖拉的方法。 3. 初步樹立不拖拉的意識,愿意養成不拖拉的好習慣。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由于年齡特點,不能更清楚地認識自己身上的不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利用微課、生活中的事例等進行一步步地引導,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身上存在的各種各樣的拖拉現象。再運用深層次地追問,讓孩子們知道拖拉會影響到自己的成長,也會影響周圍的人以及團體。通過川航事件與生活中的“小拖拉”進行對比,讓學生們明白:生活中的小拖拉如果不及時改正,不養成好習慣的話,將來遇到大事件也將會處理不好。通過對比,讓學生再次感受拖拉的危害。最終,讓學生擁有主動改掉拖拉的壞習慣的意識,從現在開始,做一個不拖拉的孩子。
任何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都是需要時間的。因此,教師利用“好習慣成長樹”,讓學生用一段時間來改正自己愛拖拉的壞習慣,從而逐步養成不拖拉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體會什么是拖拉
1.老師:同學們都準備好了嗎?老師看到有的同學動作有些慢,好了,大家都準備好了,咱們準備上課,起立,同學們好!老師您好!
2.老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新朋友,看!它來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聽聽有關于這只小鳥兒的故事,好嗎? 播放微課
3.第三張圖片:天氣越來越冷,刮起了大風,這只鳥凍得直打哆嗦,打哆嗦什么樣啊?這個時候這只鳥心里會想些什么啊? 預設:生:明天就壘窩
那這只鳥最后會怎樣做呢?讓我們繼續聽故事。
4.第七張圖片:最后怎么樣啊? 預設:生:最后被凍死了。 追問:它為什么被凍死了?
生1:做窩不著急,總說來得及。
生2:當別人勸它搭窩的時候,它說來得及來得及。 教師板書:“不著急”“來得及”。
5.總結:像這只鳥這樣,遇到事情就想著不著急,還來得及,這樣做就是拖拉。
二、尋找生活中的小拖拉 (一)、吃飯拖拉
1.這只拖拉鳥,遇到事兒,心里就想著不著急,來得及。那我們小朋友,在生活當中有沒有這樣的現象?
2.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小拖拉,我們一起來看看,發生了什么事兒? 預設:
生:爸爸媽媽做好飯了,叫了小明好幾次,該吃飯了,可小明總是不著急,還是一個勁兒地在玩自己的玩具。
3.是呀,那他會說什么呀?(等一會兒) 貼板書:“等一會兒”
4.師:總是把“等一會兒”放在嘴邊也是拖拉的一種表現。
(二)尋找生活中的拖拉現象
1.教師引導:那在生活當中,你自己身上也有拖拉的時候嗎? 大家先想一想,再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好嗎? 2.全班交流: 預設:
1. 起床拖拉:
(1)提問:都怎么拖拉了?
媽媽叫我起床的時候,我不愛起來,媽媽叫我好幾遍,我也不愛起來,就賴在被窩里,被窩里暖和極了,就不愛起床了。
(2)追問:那就多睡一會兒,不行嗎? 生:不行
(3)追問:為什么? 生1:老師會批評我。
上學來晚了,老師講的知識就學不到了。老師上課講得挺好的,你突然進教室了,還會打擾了老師的正常上課,也會耽誤了同學們的學習,老師就會生氣,就會受到批評。
生2:你因為起床拖拉了,到學校遲到了。老師正在教室里上課,同學也在教室里上課。結果本來好好的一堂課全被你打斷了,我覺得這是不尊重別人的行為。 (4)你起床拖拉的時候,媽媽當時會怎么想?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播放錄音:《媽媽的心聲》
(5)總結:原來,你起床拖拉那么一會兒,媽媽也會著急上火的。媽媽五點半就起床準備你的早餐,可你卻沒吃上,上學晚了,又會端誤大家的學習,耽誤老師的工作,弄得所有人都不開心呀。
2.寫作業拖拉
(1)提問:你們還在哪些方面拖拉了?
(2)追問:寫作業拖拉,就拖拉一會兒唄?會怎么了?
生1:寫作業拖拉的話,時間就會被浪費了,如果你趕緊寫作業的話,省下的時間不是可以做更多你想做的事兒了嗎?
生2:你寫作業拖拉的話,家長老師都會跟著著急上火的。愛自己的媽媽就趕緊寫作業。別讓他們生氣。
生3:寫作業東看西看,一會兒玩一會寫的,養成壞習慣就不好。
3.排隊拖拉
1.提問:排隊拖拉有什么不好的? 2.學生間交流:
生1:會影響自己,愛玩的活動沒玩成。沒學到知識。 生2:會影響班集體
生3會影響到老師上課。
3.我們來聽聽體育老師是怎么說的?(播放視頻) 生4:還會影響到自己以后,還能養成壞習慣。 4.總結
4.川航事件
(1)教師講述:就在前幾天,有一架載有119名乘客的飛機,遇見了一件驚心動魄的事件,我們一起看看,發生什么事兒了?
生:玻璃破了,有一個人身子都探出一半。
(2)當時情況十分緊急,這個飛機在一萬米的高空,玻璃碎了以后,駕駛艙里的溫度是零下40度。而開飛機的人,只有13秒的時間處理,如果13秒之內沒有處理好,飛機就會從一萬米的高空跌落下來。13秒的時間有多長?讓我們來感受一下。 播放音樂。
(3)咦?你們怎么了?怎么不跳了? 生:音樂停了
是呀,這就是13秒的時間,是不是很短呀? 是啊13稍很短,可他卻只用了7秒的時間,這位英雄機長完成了所有的操作,他救下了119名乘客的生命,也救下了8位機組人員。你覺得他是怎么做到的? 生:平時做事都非常專心,因為他平時就不拖拉。從來不拖拉。 生:因為他知道他心中知道做事不拖拉,既能救自己,也能救別人。
是呀,只有平時做到不拖拉,才能在關鍵的時刻也做到不拖拉。就像這位開飛機的機長,你看救下了119名乘客。
5.對比感受,感知小事兒也不能拖拉。
(1)提問:剛才我們說的都是生活當中的小事兒,可能也遇不到剛才川航的大事兒。那小事兒拖拉一下要緊嗎?
生:不行!小事兒也不能拖拉,老拖拉就會養成一種壞習慣。
(2)總結:是呀,只有在小事兒上不拖拉,在大事兒上你才能從容冷靜地處理好。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我們都不能拖拉。
三、尋找拒絕拖拉的方法
那怎樣才能不這樣說,不這樣做?怎樣才能做到不拖拉? 1. 珍惜時間 2. 尊重別人 3. 熱愛集體 4. 做事專心
四、共建好習慣成長樹
1.教師講述:我們要做到不拖拉,得知道自己身上有哪些拖拉的壞習慣才行。現在大家閉上眼睛想一想,你身上都有哪些拖拉的壞習慣。
2.現在我們就把自己想到的,寫在老師給你發的小綠葉上。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棵好習慣成長樹,我們就來把自己發現的拖拉的壞習慣寫下來,然后貼到我們的好習慣成長樹上。 3.分享看一看,讀一讀。
打開希沃軟件,全班分享交流。
5. 兩周以后我們再來看看這棵成長樹,誰拖拉的壞習慣改正過來了,就來找老師,老師就
給你換成一個紅蘋果,老師期待我們的成長樹上結滿果實。
五、課后活動
1.孩子們幫老師把“好習慣成長樹”從黑板上拿下來。 2.孩子們幫老師把教室里原有的墻報給換下來。 3.孩子們一起往教室里的墻報上粘“好習慣成長樹”。
4.班級里的孩子們一起看墻報,了解彼此想要改掉的拖拉的壞習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